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培养基和放养密度对池塘底质及底栖动物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3种底栖动物培养基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对池塘底质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积累量和底栖动物种类及其生物量的影响。3种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鸡粪、鸡粪与猪粪混合)和3种虾、蟹混养方式(虾、蟹分别为6000、1000,8000、800,10 000、300 ind./667 m2,虾放养规格为300~400尾/kg,蟹放养规格为120只/kg)按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9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组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积累量均显著低于鸡粪培养基和鸡粪与猪粪混合培养基组(P<0.05),而底栖动物种类及总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培养基组(P<0.05);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高密度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组底质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克氏原螯虾中、低密度组(P<0.05),而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低于中、低密度组(P<0.05);养殖密度水平对底栖动物种类则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为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克氏原螯虾与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养殖密度分别为8000、800 ind./667 m2时的组合为最佳。

关键词: 培养基 密度 总氮 总磷 总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鱼类福利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工程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水产养殖密度是现代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生产管理要素,不合理的养殖密度易使鱼类长期处于应激胁迫之中,从而影响到鱼类福利水平,增大养殖管理风险。目前国际上对鱼类福利养殖的密度问题十分重视并广泛开展研究。本文将重点阐述鱼类表观现象,如生长状况、健康状态、应激反应和行为特征等指示因子,对养殖鱼类福利进行密度评估,以探讨最佳养殖密度和向生产者提供有实际参考意义的技术理论。

关键词: 养殖密度 鱼类福利 集约化养殖 生长 健康状态 应激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的SWOT分析与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罗非鱼产品的出口量与出口额持续增加,但其面临的危机也开始出现。通过对中国罗非鱼出口贸易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罗非鱼出口绝对数值的上涨、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是其出口贸易的优势,而国内市场消费量少、过分受制于国际市场与外商而带来的出口价格、利润过低则是其发展的瓶颈;世界渔业资源的衰竭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为罗非鱼的出口提供了发展机会,外界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出口目标国的过于集中、竞争国家与竞争鱼类对罗非鱼出口的影响是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危机。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巩固已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建立自有品牌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罗非鱼 出口 国际竞争力 SW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SNP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最具商业价值和养殖前途的海水鱼类之一,雌雄间生长有一定的差异。其高通量雌雄转录组测序的完成为大规模鉴定和开发SNP标记提供了参考序列。本研究基于大菱鲆雌雄转录组测序数据,选择其中45个SNP位点,设计引物63组,其中21个位点(46.7%)应用小片段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分型成功。对其进行多态性检测,21个位点均具有二个单倍型。观测杂合度Ho的分布范围为0.256—1.000,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276—0.518,19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4个SNP位点位于基因编码区,其中3个属于非同义突变。含有这些SNP位点的基因大多与信号转导和转录翻译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小片段HRM适合大规模SNP标记开发,为大菱鲆的分子遗传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资源。

关键词: 大菱鲆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转录组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R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思考

经营管理者 2014

摘要:上市公司是公司的典型代表,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而关联交易又常常影响着上市公司的会计利润。关联方交易是客观存在的,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关联方交易不恰当应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给正常有序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同时也伤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投资信心,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出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规范关联方交易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关联方 关联交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鲤、鲫、草鱼肌肉中重金属含量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8月至9月,在东北三省的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长春、舒兰、前郭、沈阳、铁岭、辽阳9个市县45家鱼场采集鲤鱼、草鱼、鲫鱼共计177个样品,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品中As、Hg、Pb、Cd、Cr、Cu、Zn 7种重金属(含类金属As)含量。这7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鱼类肌肉中残留范围分别为nd~0.534、nd~0.175、nd~1.76、nd~0.130、nd~0.521、nd~2.00mg·kg-1和1.68~27.2 mg·kg-1(湿重)。7种重金属在3种鱼体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但个别样品鱼体肌肉中As、Cd和Pb含量超出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超标率分别为0.6%、1.1%和9.0%。Pb超标样品多来自于局部区域或个别渔场。东北地区3种鱼肌肉中7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MPI)在0.113~0.163之间,三种鱼肌肉中的Zn、As、Hg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鲫鱼体内重金属总体含量明显高于鲤鱼和草鱼,不同省份之间鱼体肌肉的Cr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吉林省明显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研究结果反映了东北三省养殖的3种大宗商品鱼类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了解该地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以及开展环境及水产品安全评价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金属 评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玛亚历山大藻毒素及其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所推荐的小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测定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株)毒素粗提液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毒性;采用浸浴方式,研究了该藻株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采用HE染色方法,分别对有毒藻浸浴处理和毒素粗提液注射处理后96 h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鳃和肝胰腺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藻株麻痹性贝毒毒性为3.9×10–5 MU/cell(相当于7.3 pg STX Equal/cell),在同种藻株中属低毒藻株;在96 h急性毒性实验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0×104 cells/m L,安全浓度(SC)为1.0×103 cells/m L;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与毒素粗提液分别引起了鳃和肝胰腺组织出现细胞肿胀、空泡化等病理变化。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塔玛亚历山大藻对中国对虾有急性致死作用。为了保证中国对虾的健康养殖,养殖水体中的塔玛亚历山大藻浓度至少应该控制在1.0×103 cells/m L以下;鳃的病变直接导致对虾窒息死亡可能是塔玛亚历山大藻暴露后对虾急性致死作用的最重要原因;塔玛亚历山大藻所产的PSP毒素可引起虾体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器官—肝胰腺的病变。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中国对虾 麻痹性贝毒 毒性 组织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扑草净在养殖水体中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生物灾害科学 2014

摘要:扑草净是一种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在清除水体青苔和杂草方面卓有成效。但因其具有较难降解的特性而对养殖水环境存在着污染隐患。本文阐述了扑草净在养殖水体中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扑草净对养殖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其对水草和藻类属于高毒物质,对鱼、虾类的毒性介于中毒和高毒之间,并可通过藻类间接影响鱼虾的生长代谢。扑草净在环境中的半衰期长达数月,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微生物降解。降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20多种。微生物对扑草净的降解主要是通过酶促反应完成的,受物质本身结构、环境温度、pH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微生物共存时的降解效果较好。目前利用微生物降解扑草净的研究多数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实际生产中尚无规模化的应用,对其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毒性效应研究不多。因此如何有效地筛选高活性的降解菌株,降低扑草净在养殖环境中的停留,减少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将是未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 除草剂 均三氮苯类 扑草净 生态毒理 微生物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位循环水池塘与普通池塘高温时节浮游植物群落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并比较了高位循环水池塘与普通池塘在高温时节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高位循环水池塘中浮游植物总密度约5.5×108ind./L,普通池塘中浮游植物总密度约3×107~7×107ind./L,总体看来高位循环水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比普通池塘高1个数量级;高位循环水池塘的浮游植物湿质量高达66.333 mg/L,总体上也比普通池塘高1个数量级。在组成方面,高位循环水池塘的主要门类为硅藻门,其湿质量约占总湿质量的86.33%,组成主要为针杆藻属和小环藻属;普通池塘的组成主要是绿藻门的十字藻属、空星藻属,以及硅藻门的针杆藻属,裸藻门的裸藻属等。此外发现,高位循环水池塘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明显低于普通池塘,高位循环水池塘的浮游植物种属数量比普通池塘少。对两者的比较表明,高位循环水池塘以硅藻门为绝对优势,可能与其采取增氧、循环水处理措施有关,这表明养鱼池塘浮游植物可以调节硅藻门优势,从而为池塘浮游植物的调控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改进池塘的养殖管理。

关键词: 高位循环水池塘 普通池塘 浮游植物调控 硅藻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核DNA含量的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吉富罗非鱼的外周血细胞为样本、小鼠淋巴细胞DNA为标准(7.0 pg/2C),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内标法测定血细胞的核DNA含量。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的核DNA含量为小鼠淋巴细胞的0.339 2±0.009 0倍,绝对含量为(2.374 5±0.063 0)pg/2C。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