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不同佐剂对兔出血症灭活冻干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健康新西兰成年兔 2 0只 ,随机分成 4组 ,在接种兔出血症灭活冻干苗的同时 ,各组分别注射左旋咪唑 (L MS,2mg/ kg)、黄芪多糖 (APS,2 .4 mg/ kg)、亚硒酸钠 (Se,0 .1 mg/ kg)和生理盐水 ,于免疫后 8、1 4、2 1、2 8d无菌心脏采血 ,应用间接 EL ISA和 MTT比色法检测机体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显示 ,L MS组抗体和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在 1周后即可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 .0 5 ) ;APS组 ,第 2周抗体水平达到最高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显著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Se组 ,抗体上升的过程较慢 ,第 3周达到峰值 ,与对照组和 L MS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L MS短期效果明显 ,但持续时间短 ;Se的作用缓慢 ,第 2 1天抗体水平才明显上升 ;APS调节效果最好 ,免疫后 8d即迅速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且可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

关键词: 兔出血症 左旋咪唑 黄芪多糖 抗体 淋巴细胞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提高棉花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双价基因(分别定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1996~2000年温室及病圃多代筛选鉴定,已培育出对枯、黄萎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棉花株系。将抗病基因导入国产抗虫棉品种GK19中,还获得了兼抗病、虫的转基因优系。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β-1,3-葡聚糖酶基因 转基因棉花 枯、黄萎病抗性

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践及其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实践 农业科研 导向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黄素(lutein)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含紫罗酮环的二羟基类胡萝卜素,也是人眼视网膜黄斑色素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叶黄素可有效预防并辅助治疗老年性黄斑退化病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其在生物活性物质利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万寿菊是工业上提取分离叶黄素的理想工业原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万寿菊叶黄素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叶黄素的新型提取方法及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叶黄素 万寿菊 提取 分析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个引进和自选的常规玉米自交系及其ae近等基因系为基础材料,测定了自交系本身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简单回交转育成的品种ae基因能显著提高其直链淀粉含量,但只有ae基因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50%左右,缺乏商业应用价值。遗传背景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非加性效应,注重正向修饰基因的积聚,通过轮回选择等手段提高育种群体直链淀粉含量,是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玉米 ae基因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棉套作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总结了 4种油棉套作模式 ,提出了油棉套作油菜品种以史力丰为主、棉花以杂交抗虫品种为主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油菜 棉花 套种模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无土育苗棉苗移栽后的生长表现初报

中国棉花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