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万寿菊干花粉对海兰灰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蛋黄粗脂肪、胆固醇和叶黄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产蛋高峰期且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35周龄海兰灰蛋鸡48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10、20和40 g/kg的万寿菊干花粉.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万寿菊干花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产蛋重(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料蛋比(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g/kg万寿菊干花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第4周蛋黄色泽和蛋壳重以及第8周蛋重、蛋壳重、蛋黄重、蛋黄色泽和蛋壳强度(P<0.05或P<0.01),显著降低第4周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对蛋黄粗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0和20 g/kg的万寿菊干花粉可显著提高第4周蛋黄叶黄素含量(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万寿菊干花粉可极显著提高第8周蛋黄叶黄素含量(P<0.01),且第8周蛋黄叶黄素含量随着万寿菊干花粉添加水平的提高呈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鸡蛋品质,提高蛋黄中的叶黄素含量,且以添加水平为40 g/kg、添加8周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蛋鸡 万寿菊干花粉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胆固醇 叶黄素


尤溪县金柑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风险评估
《福建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为明晰尤溪县金柑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现状,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采集来自尤溪县管前镇和八字桥乡20个果园共100件土壤样品,分析了As、Hg、Pb、Cd、Cu、Cr等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尤溪县金柑园土壤样品pH在4.52~6.45,呈弱酸性.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国家标准对旱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20个果园中6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除Hg外均在0.7以内;综合污染指数大于0.7小于1,表明土壤中6种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线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指数为126.4,表明尤溪县主要金柑果园土壤处于轻度生态危害水平.尤溪县20个金柑果园土壤中6种重金属虽然达到轻度污染水平,但还处于果园安全生产对产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限定的范围内.


小串链霉菌XG40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小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enulae XG40对琯溪蜜柚黑斑病的生防效果,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发酵条件优化,以菌浓度和抑菌带宽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一步用乙酸乙酯提取菌株XG40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并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菌株XG40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0 g/L,黄豆粉9 g/L,酵母粉6 g/L,NaCl 0.5 g/L,K2HPO40.5 g/L,MgSO4.7H2O 0.5 g/L,FeSO4.7H2O 0.01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0,温度28℃,装液量100 mL/500 mL,接种量7%,转速160 r/min,发酵时间6 d.菌株XG40发酵液的活性物质对蜜柚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活性物质较耐酸碱和短时间(180 min)紫外线照射,耐贮性高,但高温对其抗菌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小串链霉菌XG40可为开发针对蜜柚黑斑病的生物农药提供新的原材料,其活性物质抑菌效果良好,稳定易保存,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串链霉菌XG40 蜜柚黑斑病 发酵条件优化 次生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铁皮石斛茎部鲜样中的酚酸类物质的技术及应用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 2022
摘要: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检测铁皮石斛茎部鲜样中13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采用甲醇水溶液提取后,以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纯乙腈为流动相体系,经Waters T3 C18柱(50mm×2.1 mm,1.8μm)梯度洗脱,使用Waters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目标化合物。结果表明,13种酚酸类化合物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为0.5~5.6μg/L,定量限为1.5~15.2μg/L;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4.8%~95.2%,相对标准偏差为1.0%~6.9%。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在铁皮石斛茎部鲜样中共检出7种酚酸,其含量在0.187~38.523 mg/kg之间;其中阿魏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芥子酸、丁香酸、水杨酸等,对香豆酸的含量最低。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铁皮石斛中多种酚酸类组分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酚酸 铁皮石斛


不同碳氮比对螺旋藻藻泥/猪粪渣堆肥的影响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22
摘要:螺旋藻藻泥是加工螺旋藻产品后的剩余产物,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研究其与猪粪渣联合堆肥过程及产品品质,开发以螺旋藻藻泥为主要原料的高品质有机肥产品,从而实现螺旋藻藻泥及猪粪渣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以螺旋藻藻泥为主要原料,以养猪场固液分离后的猪粪渣为调理剂,采用条垛式堆肥方法,分别设置 C/N=25 (处理编号:ZZ1)和 C/N=30 (处理编号:ZZ2)两组不同处理,研究两个不同 C/N 处理的堆肥过程温度、C/N、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 (全 N、全P2O5、全 K2O)和重金属含量 (Cu、Zn、Cd和Pb)的变化。结果表明:ZZ1处理和ZZ2处理堆肥高温期持续较长,堆肥温度高于55℃天数分别为35、42d,高于60℃天数分别为15、24d;两个处理的C/N 均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一致,且堆肥结束后ZZ1处理和ZZ2处理的有机碳含量降幅分别达到27.5%和31.6%,说明猪粪渣中的碳源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和转化;堆肥过程中全氮、全磷和全钾随有机碳含量的降低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全磷和全钾的增加幅度较大;两个处理堆肥产品的重金属 (Cu、Zn、Cd和Pb)含量在堆肥后均有所提高;堆制58d后,各处理堆肥总养分含量和重金属 Cd、Pb含量均符合 NY 525-2012 《有机肥料》中的要求。螺旋藻藻泥/猪粪渣堆肥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且螺旋藻藻泥/猪粪渣堆肥的 C/N=25时堆肥产品质量更优。


茶园杂草艾蒿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行为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艾蒿Artemisia argyi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的驱避或引诱作用,以期为茶小绿叶蝉“推-拉”策略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艾蒿植株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3龄若虫的行为选择,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提取和分析艾蒿植株挥发物组分,并对活性单体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在室内,艾蒿嫩茎植物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提取并鉴定出艾蒿植物挥发性化合物72种,其中,单组分中β-石竹烯、D-樟脑、大牛儿烯D和左旋-α-蒎烯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大,分别占总量的27.81%、10.94%、7.19%和4.23%;浓度为1μL/mL和0.01μL/mL的挥发物单体β-蒎烯对茶小绿叶蝉3龄若虫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P<0.01);浓度为1μL/mL的β-石竹烯和浓度为100μL/mL的cis-香芹醇对茶小绿叶蝉3龄若虫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P<0.05),浓度为0.01μL/mL的胡椒酮对茶小绿叶蝉3龄若虫具有显著引诱作用(P<0.0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β-蒎烯、β-石竹烯和cis-香芹醇具有驱避茶小绿叶蝉成虫的作用,与对照比较,降低了黄板上茶小绿叶蝉成虫数量。【结论】艾蒿植物挥发物中β-蒎烯、β-石竹烯和cis-香芹醇3种化合物是驱避茶小绿叶蝉的重要物质,其驱避效果与挥发物的物质浓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