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花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土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化肥减量配施两种不同黄腐酸钾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影响,采取盆栽试验模拟大田花生种植,以不施肥、纯施化肥为对照,设置100%化肥配施100%有机肥、75%化肥配施25%有机肥、50%化肥配施50%有机肥、25%化肥配施75%有机肥和施用100%有机肥处理,探讨了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LOC)和惰性有机碳(ROC)在花生不同生育期内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各处理SOC及其组分含量在花生各生育期均表现为:花针期显著高于结荚期和成熟期,其中DOC和MBC含量结荚期显著高于成熟期(P<0.05);各处理SOC及其组分含量均表现为:25%化肥配施75%生化黄腐酸钾处理显著高于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50%化肥配施50%矿源黄腐酸钾处理显著高于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其中花针期25%化肥配施75%生化黄腐酸钾处理SOC、DOC、MBC、LOC和ROC含量分别为133.0 g/kg、284.4 mg/kg、269.7 mg/kg、30.76 g/kg和111.2 g/kg,50%化肥配施50%矿源黄腐酸钾处理SOC、DOC、MBC、LOC和ROC含量分别为130.9 g/kg、250.5 mg/kg、251.7 mg/kg、29.86 g/kg和110.8 g/kg。综上,化肥减量配施生化黄腐酸钾对SOC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整体优于配施矿源黄腐酸钾,化肥减量配施黄腐酸钾花针期含量显著高于结荚期和成熟期(P<0.05),其中25%化肥配施75%生化黄腐酸钾处理对提升SOC及其组分含量效果最佳。


不同品种恰玛古(芜菁)营养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恰玛古(芜菁)营养功能成分的差异,综合评价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恰玛古品质特性,为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优质恰玛古种质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白色小恰玛古、黄色恰玛古、紫色恰玛古和白色大恰玛古4个恰玛古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粗纤维、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矿物元素等34种基础性营养指标和3种功能性成分指标;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恰玛古品质。【结果】在测定的34种基础性营养指标中,不同品种恰玛古中的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粗纤维、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蔗糖、VC、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元素指标有显著性差异,3种功能性成分指标中粗多糖、总黄酮、皂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的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获得的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8.882%(反映大多数原变量信息)。黄色恰玛古综合评分排序最高,白色小恰玛古次之,紫色恰玛古和白色大恰玛古分别为位列第3和第4。【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恰玛古的营养功能成分之间存在品种间差异,而水分和总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基本稳定,不同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获得4个主要成分可以表征不同品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黄色恰玛古为品质最佳品种。


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4
摘要:季铵盐类消毒剂是指用具有消毒作用的季铵类化合物制成的消毒剂,是一类应用于公共场所、食品加工、水产养殖、卫生保健等领域的强效阳离子抗菌消毒剂,在防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由于不合理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导致细菌逐渐对其产生耐受性,耐受菌的检出率也逐年上升,而消毒剂耐受性基因的产生更是加剧了“人-动物-环境”界面的相互传播。细菌可通过生成生物被膜、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主动外排系统、合成降解酶、改变作用靶点和获得遗传因子等不同作用机制,对季铵盐类消毒剂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综述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耐受性现状、耐受性检测方法和耐受性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细菌对季铵盐类消毒剂产生耐受性的影响因素,为科学认识和规范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及有效遏制细菌对其的耐受性提供参考。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中华辣椒果实发育期相关的miRNA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的成熟过程是一个受基因调控表达以及多种通路协作完成的复杂的过程,其中microRNA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索辣椒果实中miRNA及其靶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构建了中华辣椒(Capsicum chinense)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不同成熟时期果实的小RNA文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调控过程中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三个时期分别获得22 138 507、17 692 000和14480 729条miRNA序列,共鉴定出149条保守的miRNA.其中,绿熟期到转色期下调表达和上调表达的miRNA分别有3和7条,绿熟期到红熟期下调表达和上调表达的miRNA分别有26和22条,说明microRNA参与了果实成熟的过程.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它们可能参与了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途径.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辣椒成熟中的激素调节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


基于指标成分及指纹图谱多模式识别的不同品种红花质量评价
《中国现代中药 》 2024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品种红花指标成分、建立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识别模式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建立不同品种红花质量比较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2批不同品种红花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山柰酚含量;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32批红花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采用Origin 2022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32批红花样品除3批未检出外,其余29批的HSYA质量分数为0.4%~2.5%,32批红花样品中山柰酚的质量分数为0.004%~1.060%;其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6个共有峰,指认了色氨酸、HSYA和6-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等5个成分,相似度为0.510~0.936,不同品种的红花质量差异显著。结论:通过HPLC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建立及多模式识别法,可实现不同品种红花的质量差异分析比较,研究结果提供了不同红花品种潜在的育种方向,对红花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红花 指标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S院为例
《当代会计 》 2024
摘要:作为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内部审计起着查漏补缺、纠错防弊的作用,有助于单位加强法治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总结农业科研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成效分析
《中国种业 》 2024
摘要:为摸清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种质资源家底,于2022年5月对特克斯县进行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通过本次行动,共收集种质资源81份,其中粮食作物19份、经济作物5份、蔬菜57份,包括本县地域特色(优异)种质资源3份:特克斯菥蓂(当地俗名野红花)、特克斯野芹菜和新疆橡胶草。通过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基本摸清了特克斯县种质资源家底,后续应进一步强化对这些种质资源的保护宣传力度,以发展促保护,开发利用好所收集到的特色优异种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