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江苏省乡村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江苏省乡村康养产业实践先行,因发展区域不同,产业融合不同,基础类型不同,造成经营成效存在差异,且缺乏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包含3个项目层、8个要素层、32个因子层的乡村康养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此评价体系,对22个江苏省乡村康养项目进行实证调研,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结果表明,得分较高的乡村康养项目具有康养资源独特、提供康养商品;区位优势突出,毗邻生态景区;康养活动丰富,活动类型集中;基础设施完备,康养食宿优良;品牌荣誉众多,客户趋向高端定制等特点。同时,江苏省乡村康养产业存在用地限制和资金短缺、同质化竞争和客源不足、研发偏少和专业人才匮乏、品牌建设及宣传引导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整体规划,统筹布局;建立标准,科学引导;政策保障,有序推进;打通链路,活化市场;培育品牌,建设精品等对策和建议。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促进江苏省乡村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乡村康养 评价 高质量发展 层次分析法 权重 对策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生菜薹新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2025

摘要:为满足消费者对菜薹外观、品质的需求,生产上常使用丙环唑等农药调控株型,不但使生产成本增加,而且还带来了食品安全风险,为此,特选育矮生菜薹新品种进行解决。以矮生菜薹新品种苏薹5号和苏薹6号为研究对象,以特选油绿70天菜心为对照(CK),通过2季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个矮生菜薹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尤其是外观品质特佳,应用于生产的潜力较大。

关键词: 矮生 菜薹 苏薹5号 苏薹6号 丙环唑 品种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病原真菌中β-氧化途径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摘要:氧化是脂肪酸降解的重要途径,对不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都至关重要。基于此,从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过程、参与β-氧化途径的核心酶、致病机制及其上游转录因子的精准调控网络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病原真菌β-氧化途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建议持续开展病原真菌转录因子与脂肪酸β-氧化途径之间的互作网络与调控机制以及病原菌死体营养阶段能量供给机制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对病原菌致病机制的了解,对设计新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β-氧化 病原真菌 致病力 转录因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孢子组成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及毒素污染程度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精准度,在江苏宜兴市、句容市、姜堰区等6个地区试验田开展抽穗扬花期间田间孢子捕捉及鉴定,调查不同田块赤霉病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测定收获的小麦籽粒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水平,分析孢子组成对小麦赤霉病发生及其镰刀菌毒素污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6个地区试验田共捕捉镰刀菌孢子650株,其中禾谷镰刀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 FGSC)占总孢子数的35.5%。淮南地区(宜兴市、句容市、姜堰区、盐都区)捕捉到的FGSC占当地捕捉总孢子数量的比例均在35%以上,但淮北地区(宿豫区、铜山区)均在27%以下,淮南地区试验田小麦赤霉病DI及镰刀菌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淮北地区(P<0.05)。6个地区DI与镰刀菌毒素含量均与FGSC孢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当地总孢子数量没有相关性。采用子囊孢子飞散数量法预测赤霉病时,应对捕捉孢子中FGSC数量予以明确。

关键词: 抽穗扬花期 孢子 小麦 赤霉病 镰刀菌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区所视域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系统院地一体化建设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25

摘要:开展院地一体化建设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省农科院”)着眼于“建成高水平国际化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目标定位,加快整合专业所与农区所技术力量,从而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强大合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农科院系统院地一体化建设的背景,分析了院地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从全面梳理现有研究方向、开展学科交叉融合试点、强化双向协同创新、强化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农区所视域下开展院地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一体化建设 江苏省农科院 农区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花生脱壳机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小区育种试验花生脱壳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用量小,脱壳作业质量要求高,同时要求设备易于清理及场上转移。目前,小区育种花生脱壳仍以手工作业为主,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为此设计一款小型花生脱壳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设备作业性能的各关键参数取值范围,随后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参数组合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破损率的因素顺序从大到小为脱壳间隙、滚筒转速、喂料速率;影响脱净率的因素顺序从大到小为喂料速率、滚筒转速、脱壳间隙。最优参数组合:喂料速率为15 g/s,脱壳间隙为30 mm,滚筒转速为233 r/min。验证试验得到破损率为1.32%,脱净率为90.84%,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后续小区育种花生脱壳相关设备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脱壳机 小区育种 正交试验 加工机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冬瓜产业发展及新品种保护与测试现状

中国蔬菜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冬瓜在保障我国瓜类作物的稳定供应和种植户的种植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培育优良冬瓜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是冬瓜育种者的重要工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冬瓜新品种进行全流程保护,激励了冬瓜育种者的原始创新能力。而目前冬瓜新品种保护和测试存在着育种家新品种保护意识不强,冬瓜测试指南有待进一步完善,冬瓜已知品种分子库亟需完善,测试设施条件存在不足等问题。针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应加强普法宣传的工作,建议指南研制单位联合测试单位一起修订指南,同时国家应提高测试机构经费投入等,使冬瓜DUS测试更加适应冬瓜育种技术创新和种业发展需求,以促进冬瓜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我国冬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新品种保护 冬瓜 DUS测试 问题与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三角地区大葱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蔬菜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大葱的主要产区之一,为全面了解本地区大葱生产现状,更好地为大葱产业服务,对 2018-2023年长三角地区大葱种植分布、栽培品种、育苗采收、经营主体、生产效益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大葱产业存在种业"卡脖子"问题突出、种苗质量难以保证、机械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生产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主栽品种国产替代、专业化育苗、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系、推进种植基地建设等应对策略,以期为长三角地区大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葱 长三角地区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机械化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机械化播种是玉米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农机产品技术创新型研发的重要途经.根据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实施应用情况,本文从玉米种植模式、玉米机械化播种配套装备、玉米机械化播种关键技术及智能化技术在玉米机械化播种中的应用 4 个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当前中国玉米的种植概况及种植模式,重点介绍了玉米直播和移栽 2 种播种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动态,结合精准农业背景,分析了智能化现代测控技术在玉米播种机械上的应用研究情况,涵盖播量监测、变量播种、自动导航等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玉米播种机械化的发展难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播种 直播 移栽 机械化 精准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杜梨叶片差异表达mRNA的转录组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干旱严重影响梨生产,梨主要砧木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unge)有抗旱特点,挖掘和鉴定其抗旱基因资源对梨耐旱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RNA-seq测序技术,以组培杜梨细苗经15%聚乙二醇6000干旱胁迫后0(对照)、24和48 h的叶片为材料构建mRNA文库,经测序最终获得854 138 996个clean reads。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24 h和48 h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3 660和2 078个;与干旱胁迫24 h相比,干旱胁迫48 h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2 212个。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有机环状化合物合成、信号识别、钙离子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KEGG分析表明,主要差异的代谢通路为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固碳作用和碳代谢等。经RT-qPCR验证,RNA-seq数据可靠。

关键词: 杜梨 干旱胁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