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东北寒旱区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技术优化

北方农业学报 2024

摘要:【目的】探索适宜东北寒旱区生态条件的大豆-玉米间作模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优化前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BO-S2∶M2)、4∶4模式(BO-S4∶M4)、4∶2模式(BO-S4∶M2)、6∶4模式(BO-S6∶M4),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AO-S2∶M2)、4∶4模式(AO-S4∶M4)6种处理,以单作大豆、单作玉米为对照,对各间作模式的生育进程、土地当量比、净效应、补偿效应、选择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间作模式下,大豆生育期与单作大豆相比延迟2~3 d;各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与单作相比作物增产13%~36%;AO-S2∶M2模式净效应达到317.04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在各间作模式中,AO-S2∶M2模式的补偿效应最大,且显著高于BO-S2∶M2模式(P<0.05);与优化前相比,AO-S2∶M2模式选择效应增加了46.90%。AO-S2∶M2、AO-S4∶M4与单作玉米相比均表现为增收,分别增收38.16、9.33元/hm2;各间作模式与单作大豆相比均表现为增收,增幅为53.39~379.74元/hm2。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各间作模式综合评价,AO-S2∶M2模式综合评分最高(2.11),其次是AO-S4∶M4模式(0.62)。【结论】种植技术优化后的大豆-玉米2∶2、4∶4间作模式优势突出,其中优化后大豆-玉米行比2∶2模式间作优势最大,在东北寒旱区更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东北寒旱区 大豆-玉米间作 种植模式 土地当量比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政府会计制度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探究

中国农业会计 2024

摘要:预算绩效管理是实现政府资金合理配置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在政府会计制度中,针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政府会计制度的引入使得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公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预算目标、计划和实施预算,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满足民众需求的过程.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研究中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在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规定,进一步提出科学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策略,更好地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有效性 问题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花青素营养功能性小麦新品种蒙紫麦1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蒙紫麦1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漯055小麦为母本、宁春46号小麦为父本,F1用父本宁春46号进行有限回交,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23年正式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蒙审麦2023005号),是内蒙古自治区自主选育审定的第一个富花青素营养功能性彩色春小麦新品种。产量稳定在400kg以上,丰产稳产性较好。经检测,蒙紫麦1号小麦花青素含量为105.3mg/kg,蛋白质含量为15.09%,赖氨酸含量为0.47g/100g。依据其特殊营养品质特性,蒙紫麦1号可作为原料进行富花青素营养功能性全麦食品及其他产品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小麦 蒙紫麦1号 富花青素 营养功能性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黄灌区盐碱地甜菜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2024

摘要:【目的】探究沿黄灌区盐碱地不同梯度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甜菜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的最佳施用量。【方法】2020—2021年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在平作、垄作栽培模式的基础上,设置T1(0 kg/hm~2)、T2(75 kg/hm~2)、T3(150 kg/hm~2)、T4(225 kg/hm~2)和T5(300 kg/hm~2)5个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甜菜产量、产糖量的影响,并基于甜菜产量、产糖量变化规律,建立与微生物菌肥施用量间的回归模型,计算最优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利用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实测值与估测值之间1∶1的直方图检验模型的准确度。【结果】在沿黄灌区盐碱地中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甜菜产量、产糖量,2020年T3处理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甜菜产量均最高,分别为71 454、73 835 kg/hm~2,较T1处理提高24.53%、20.37%;2021年T5处理甜菜产量最高,分别为67 934、70 863 kg/hm~2,较T1处理提高14.55%、12.54%。2020年T3处理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产糖量最高,分别为11 737、12 314 kg/hm~2,较T1处理提高30.93%、24.68%;2021年T5处理产糖量最高,分别为10 836、11 374 kg/hm~2,较T1处理提高17.50%、13.06%。在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甜菜产量与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模型分别为y=-0.224 6x2+96.845x+58 126,R~2=0.817**;y=-0.207 8x2+88.685x+62 334,R~2=0.723**;产糖量与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模型分别为y=-0.049 8x2+20.112x+9 036.4,R~2=0.806**;y=-0.045x2+18.215x+9 929,R~2=0.714**。基于以上模型计算出平作、垄作栽培模式下分别施用微生物菌肥215.6、213.4 kg/hm~2时甜菜产量最高,为68 568、71 796 kg/hm~2;分别施用微生物菌肥201.9、202.4 kg/hm~2时产糖量最高,为11 067、11 772 kg/hm~2。模型检验得出甜菜实测产量与估测产量、实测产糖量与估测产糖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模型精准度较好。【结论】在沿黄灌区盐碱地中施用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升甜菜产量和品质,平作、垄作栽培模式微生物菌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01.9~215.6、202.4~213.4 kg/hm~2。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盐碱地 甜菜 产量 产糖量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降解复配菌的构建及其协同效果评价

玉米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秸秆木质纤维素组成结构复杂性,充分利用不同菌株间的协同效应提升秸秆降解效率。以功能单菌株Achromobacter deleyi strain LMG 3458(A3)、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 strain NBRC(A4)、Aspergillus terreus(A)、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P)为试材,通过相互组配构建菌株丰度为1~4的多个复配菌,采用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明菌株丰度对秸秆降解效率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及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和酶活性均与复配菌组成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丰度为4时(A3+A4+A+P),其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37.01%、36.27%、33.50%和31.27%,滤纸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和漆酶活性分别为15.47、5.84和58.05 U/L,表明菌株间以及酶之间存在多样性效应。复配菌组成菌株间具有协同效应,促进秸秆高效降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 复配菌 秸秆降解 多样性效应 抽样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中国乳业 2024

摘要:[目的]为建立适合于奶山羊同期发情的技术方案。[方法]本试验通过不同孕酮栓与激素类别、不同处理方案、不同季节和不同胎次对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进行探讨。[结果]使用“第0d,14:00放置PRID;第9 d,14:00肌内注射PMSG 330 IU;第11d,14:00撤栓,同时肌内注射PG 0.2 mg;第12d,20:00试情”的同期发情处理程序,在奶山羊自然发情旺季(10月至次年2月)对一胎和二胎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可达81%以上,且成本相对较低。[结论]通过该方案对内蒙古地区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同期发情,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获得较高的发情率。

关键词: 奶山羊 同期发情 季节 胎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国家高质量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现代农业 202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富集,农牧业生产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作为我国的“粮库”“肉库”“奶罐”“绒都”,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6位,牛奶、牛肉、羊肉、羊绒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状可以发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受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分布不均、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应从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加强耕地与水资源的保护、控制污染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方面统筹发力,在夯基础、提产能、增效益和激活力上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助力内蒙古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蔬菜 2024

摘要:根腐病是内蒙古胡萝卜主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为鉴定病原菌和筛选抗病品种,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病原菌,用肉质根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20个主产区常用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到1个高抗品种(华耐七号),促进了胡萝卜根腐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胡萝卜 根腐病 镰刀菌 抗病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与供水关系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针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棉田生产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分低效问题,采用痕量灌溉方式揭示痕量灌溉下棉花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田间供水方式的响应机制。[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痕量灌溉不同埋深和水量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棉花根系生物量呈“S”形曲线增长;自苗期至吐絮期,棉花根系生物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痕灌处理棉花根系活力较膜下滴灌(CK)处理均有所提高。T1处理棉花根系活力最高,有助于促进根系下扎,形成合理的根系结构。[结论]蕾期和花铃期是植株快速生长期,灌溉供水是维持生育耗水的关键。

关键词: 痕量灌溉 棉花 生物量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利用方式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植被群落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对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 2 种利用方式下的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由放牧样地的植被群落高度、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围栏封育样地;放牧条件下土壤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pH值和电导率均低于围封条件.综上所述,植被群落特征与部分土壤理化性状多呈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土壤理化性状 植被群落特征 自由放牧 围栏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