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蒙古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24
摘要:2024年4月以来,内蒙古多地发生大规模山羊呼吸道疾病。本研究采集发病山羊病变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菌落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培养、PCR扩增及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培养物菌落形态呈典型煎蛋样,在Hayflick′s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2~96 h后,培养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PCR扩增产物条带约为185 bp,与文献报道一致;培养物能还原美蓝、四唑氮,发酵葡萄糖,不能水解精氨酸,不能分解尿素,与文献记载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特性一致。回归试验可引起山羊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及流涕等症状,剖检病死羊肺脏病变严重。结果表明,所分离支原体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该支原体为养殖场肺炎疫情的主要病原。
关键词: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分离鉴定 回归试验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放牧型阿拉善白绒山羊和蒙古羊不同部位羊肉的氨基酸指纹特征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放牧型阿拉善白绒山羊和蒙古羊羊肉的氨基酸指纹特征。[方法]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采集阿拉善白绒山羊和蒙古羊的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和肋间肌样品共137份,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 5009.124—201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羊肉样品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采用化学计量学判别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羊肉的氨基酸指纹特征。[结果]基于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羊肉的氨基酸含量分离效果最好。2个品种羊肉样品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7种。17种氨基酸含量在2个品种羊肉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2个品种羊肉的总氨基酸(TAA)、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相近。3个部位羊肉的17种氨基酸含量普遍存在显著(P<0.05)差异,TAA、EAA和NEAA含量也存在显著(P<0.05)差异;肋间肌的特征氨基酸有Gly、Pro和Ala,而His、Tyr、Gly、Lys、Ala、Phe和Met 7种氨基酸在进行羊肉不同部位区分时可能是重要的标志性氨基酸。2个品种和3个部位羊肉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均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均高于60%,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发布的理想蛋白质EAA/TAA和EAA/NEAA的推荐值。[结论]初步建立了阿拉善盟放牧型阿拉善白绒山羊和蒙古羊不同部位羊肉的氨基酸指纹特征;2个品种羊肉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丰富,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羊肉 氨基酸 聚类分析 指纹特征分析 阿拉善白绒山羊 蒙古羊


一起东佛里生奶绵羊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调查、诊疗报告
《畜牧兽医杂志 》 2024
摘要:为探究附红细胞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的流行情况,接诊呼和浩特托县地区某东佛里生奶绵羊养殖场病例,该场近一周多圈舍出现产奶羊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瘫软、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症状,有出现症状1~2 d迅速死亡病例,也有使用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联用结合补液治疗1周无好转或死亡病例,死亡总数超8只,仍有10余只相似症状正在接受治疗.经现场剖检、圈舍环境调查、样品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诊疗,确诊此次疫情为奶绵羊附红细胞体病,且周边羊养殖场(户)羊只也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说明附红细胞体在托克托县呈地方性流行.


光照控制对奶山羊褪黑素及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中国乳业 》 2024
摘要:目的]以关中奶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奶山羊繁殖季节光照条件,研究光照控制对奶山羊血液中褪黑素(MLT)及性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26只关中奶山羊做为试验组,控制舍内光照时间从16 h光照、8 h黑暗逐渐过渡到8 h光照、16 h黑暗。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母羊血液中MLT和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促卵泡素(FSH)与雌二醇(E2)水平。[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短光照可以显著提高试验组奶山羊血液中MLT、FSH、LH、E2的浓度(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人为光照控制可以调节奶山羊性腺轴活动,提升血液中性激素浓度。[结论]非繁殖季节光照诱导发情简便易行,成本低,有利于在规模化奶山羊场推广运用。


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普通畜牧学”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摘要:“普通畜牧学”是农业院校草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及马业科学学生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目前,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推荐,该课程面临着改革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因此,需认识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合理进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教学培养模式。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普通畜牧学”课程质量和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教学改革参考。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3种蔬菜枯萎病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为开发可抑制设施蔬菜类病原菌的植物源杀菌剂,设置不同浓度的瑞香狼毒无水乙醇提取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研究其对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和变黑轮枝菌活性的抑制情况,并进行毒力分析。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提取液浓度增大而增强;当提取液浓度分别为8、10 mg/mL时,对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均能够达到50%以上,且当提取液浓度为15 mg/mL时,抑菌率值最大,分别为87.38%和92.84%;而当提取液浓度达到20 mg/mL时其对变黑轮枝菌的抑制率才能达到50%以上(59.09%)。有效中浓度EC50值由大到小为变黑轮枝菌(15.64 mg/mL)>尖孢镰刀菌(9.08 mg/mL)>立枯丝核菌(5.62 mg/mL)。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供试3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变黑轮枝菌抑制作用最弱。


有机肥和海藻酸配施提高盐碱地蒙古黄芪抗逆性和品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和海藻酸施用浓度对盐碱地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光合效率、抗逆能力、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盐碱地中蒙古黄芪生态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连续两年在内蒙古固阳县的盐碱地上开展了大田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设计,两因素为有机肥(O)、海藻酸(A).3 个有机肥施用量为 0、1200、2400 kg/hm2,分别记为O0、O1、O2;3 个海藻酸施用浓度为 0、1、2 g/L,分别记为A0、A1、A2,共组成 9 个处理.于蒙古黄芪种苗返青后 60 天开始测定叶片光合效率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于蒙古黄芪种苗返青后 120 天开始测定根系产量、药效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相较于O0 处理,O1、O2 处理黄芪两年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分别提高了 13.6%~29.2%、17.0%~32.3%、14.8%~21.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 10.4%~24.0%、9.5%~13.5%、7.5%~29.5%,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提高了 11.0%~28.8%、22.3%~94.3%、13.2%~61.4%,根系产量提高了 3.8%~8.1%,黄芪甲苷(AIV)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7G)含量分别提高了 7.4%~19.4%、4.5%~22.7%,Pb、Cd、As和Cu含量分别下降了 1.4%~16.0%、5.0%~19.5%、5.6%~9.7%、11.5%~35.2%.相较于A0 处理,A1 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芪光合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升了根系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Pb、Cd、As、Hg 和 Cu 含量分别降低了 12.0%~22.2%、6.9%~17.1%、7.5%~13.3%、7.1%~18.9%、16.1%~21.9%.2022、2023 年均以O2A1 处理的产量(6887、7153 kg/hm2)最高,O0A2处理的产量(6065、6278 kg/hm2)最低.2022、2023年O1A1处理的两种药效成分含量最高,AIV含量(0.144%、0.148%)较O2A1 提高了 5.1%~7.2%,C7G含量(0.059%、0.060%)较O2A1 处理提高了 5.3%~13.5%.[结论]施用有机肥和适宜浓度的海藻酸均可增强蒙古黄芪的光合效率,提高蒙古黄芪的抗逆能力,进而提高蒙古黄芪的产量和药用品质.以施用有机肥 1200 kg/hm2 配合喷施浓度为 1 g/L的海藻酸提升盐碱地蒙古黄芪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的效果最佳,且没有引起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向日葵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向日葵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发掘向日葵耐盐优异种质,对444份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了芽期(250 mmol/L NaCl)、苗期(250 mmol/L NaCl)耐盐鉴定和盐碱地全生育期种植观察,通过测定芽期发芽率、苗期存活率、叶面积、株高、SPAD值等6个苗期指标和全生育期株高、葵盘直径、结实率、相关产量等7个指标的相对值(各指标与对照处理的相应比值)进行耐盐性分析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两两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518-0.790之间;全生育期7个指标中多数指标间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基于指标相对值进行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计算、耐盐性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芽期耐盐及以上种质132份、苗期耐盐及以上种质9份、全生育期耐盐及以上种质41份,其中6份种质(ZX0365、ZX0389、ZX1391、ZX1394、ZX3089、ZX3094)在3个时期均表现为耐盐及以上等级,综合耐盐性好,可作为耐盐基因挖掘和耐盐品种选育等后续利用的种质材料。对其中124份种质3个时期(芽期、苗期、全生育期)的耐盐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时期的耐盐性鉴定结果极显著相关,芽期和苗期的耐盐鉴定结果可为盐碱地种植向日葵选择耐盐材料提供有效参考。本研究为向日葵耐盐品种选育提供了方法和材料基础。


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研究进展和经验及对内蒙古的启示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经验,凝练对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启示。[方法]利用文献综述法分析国内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国内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分析内蒙古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相关建议。[结果]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打造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知名度的农牧业生产基地或产业带;国内一些地区也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建设经验对于内蒙古具有借鉴意义。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面临自然资源约束、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畜牧业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经验,从内蒙古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加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畜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新型经营体系建设、促进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形成绿色发展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结论]研究结果为内蒙古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了参考。


羊草种质萌发阶段耐盐性状与评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摘要: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我国北方草原优质乡土草种,是退化草地修复和人工草地建植的重要种质资源,其萌发和幼苗生长是羊草播种建植成功的关键.本试验以6个羊草种质(草都1号、草都2号、吉生1号、多伦羊草、海拉尔羊草、长岭羊草)为研究对象,对标准和盐胁迫(100 mmol·L~(-1))培养条件下种子萌发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价种质的应用场景和耐盐性.结果表明:标准萌发条件下,草都1号羊草发芽率、根长、苗高、总长(根长+苗高)、简化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种质;盐胁迫条件下,草都2号和多伦羊草发芽和幼苗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种质,发芽各指标盐胁迫抑制率均显著低于其他种质,表现出最好的耐盐性.通过发芽率(发芽数量指标)、总长(幼苗生长速率指标)和简化活力指数(生长潜势指标)主成分提取,提取的主成分1包含了三个指标超过90%以上的信息,相应的得分排序表明标准萌发条件下草都1号最高,盐胁迫条件下草都2号最高,耐盐性多伦羊草最好.该结果为羊草草地品种选择提供依据,为羊草耐盐性适应性评价提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