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滴灌方式下咸水灌溉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方式利用咸水灌溉对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滴灌方式下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在1 m土体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和咸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由于滴头的洗盐作用,地表滴灌和地下滴灌方式下土壤中的水盐分布深度均有所下移。正是由于水盐在土壤有这样的分布特征,2种滴灌方式下不同盐度咸水灌溉后,作物不仅可以感受到变化了的环境信息,而且自发地改变结构形态、空间构型,即增加根长、根干重、根半径以及根表面积,对盐胁迫做出适应性的根系形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下滴灌毛管适宜埋深及间距研究进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节水灌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地下滴灌是一种节水效率很高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诸多优点。本文分析了地下滴灌毛管埋深和间距对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地下滴灌毛管埋深和间距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对其发展历史、经济与环境效益、毛管埋深、毛管间距、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及系统的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毛管埋深5 cm、15 cm和35 cm进行了土壤水分运移试验分析,以便为地下滴灌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在农作物育种上研发应用新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07 CSCD
摘要:以文献调研结果为依据,概述了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模式,外源DNA导入的方式与表达的条件;应用基因工程培育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抗除草剂与抗逆性强农作物品种的进展;预测并展望了基因工程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中的作用、开发应用重点与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监测和预警网络数据库的设计与数据建设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害虫数据库是害虫信息收集、预测和综合治理的核心,同时是害虫信息化预警、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依据棉铃虫测报的国家行业标准(GB/T158000-1995)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分布式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管理工具,构建棉铃虫预警网络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监测和预警数据分为人工采集数据、自动化采集数据和模型参数数据3大类,针对不同数据来源,提出了异构数据库批处理、PC版棉铃虫数据库软件处理(CBWMIS,C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Web方式录入和基于GPRS或电话调制解调器自动化录入的4种数据建设方式,以中国新疆地区为例,实现了棉铃虫预警网络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建设,为害虫网络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平台。
关键词: 棉铃虫 网络数据库 预测预报 Microsoft SQL Server 自动化数据采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含有MAR序列的STI-STII-LTB融合基因在苜蓿中的表达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LT和ST是导致人和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利用三引物PCR法和酶切实现了STI、STII、LTB基因的融合,LTB基因的5′位于STII基因的3′端,三者在同一阅读框。将融合基因STI-STII-LTB构建到带有核基质结合区序列(MARs)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MARs中GUS基因的位置。同时构建不含MARs序列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pBI121-MARs-STI-STII-LTB、pBI121-STI-STII-LTB通过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杂花苜蓿。转基因苜蓿植株经PCR检测、Southern-blotting分析表明,转基因苜蓿植株基因组中可检测到STI-STII-LTB融合基因;提取转基因苜蓿植株总蛋白质,SDS-PAGE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表达了重组抗原蛋白,且含MAR序列的蛋白表达量要高于不含MAR序列的表达量;Western-dotting免疫检测证实转基因植株表达的重组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关键词: 苜蓿 MAR序列 STI基因 STII基因 LT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羊6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多样性与产羔数的关系
《遗传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位于绵羊6号染色体上FecB基因紧密连锁的6个微卫星标记,即LSCV043、BMS2508、GC101、300U、Bulge5和471U,分析其在湖羊中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和产羔数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微卫星位点均属多态性位点,共检测到34个等位基因、53种基因型。LSCV043、BMS2508和300U属高度多态位点,其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674、0.6035和0.5615。对不同基因型群体的产羔率进行统计分析,LSCV043基因型为107 bp/123 bp所对应的总体产羔数明显高于110 bp/123 bp基因型群体所对应的产羔数(P<0.05);BMS2508基因型为154 bp/154 bp、154 bp/170 bp和154 bp/200 bp所对应的群体第一胎产羔数明显高于170 bp/170 bp所对应的产羔数(P<0.05),基因型170 bp/170 bp的群体总体产羔数均低于该位点的其他基因型(P<0.05);其他位点各基因型之间产羔数均无显著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在F_1及F_2代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30个(6×5)杂交组合,对其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降落数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F1代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吸水率等性状在大多数组合中具有明显杂种优势。(2)F2代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杂种优势明显高于F1代,正向优势组合也明显多于F1代。(3)F2代不同组合类型中,高×高、高×中、中×中这三种组合类型在面团流变学特性上均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且不同组合类型间特殊配合力值差异较大。在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中选用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较好,弱筋品种小麦选育中选用低×低和高×低组合类型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