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烹饪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比较分析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 2019
摘要:基于蔬菜器官的分类选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蔬菜(黄瓜、土豆、白菜),烹调后在不同贮存条件下放置,经过不同时间,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 表明,温度是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低温保存,隔夜后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升高,但不会超标,不会导致中毒;常温放置,亚硝酸盐含量48 h之内持急速增高,27 h后含量超标.有无保鲜膜对于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大.烹饪之后,亚硝酸盐含量依次为白菜(茎叶类)>土豆(根茎类)>黄瓜(瓜果类),这可能跟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本底值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和谷物制品中多菌灵的免疫检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建立快速、高效、灵敏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D-ELISA)方法检测果蔬和谷物中的多菌灵残留,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绘制CD-ELISA标准曲线.以橙子、橙汁、黄瓜、小麦和香菇为检测材料,经酸化乙腈(醋酸和乙腈体积比为1∶99)提取,提取液用PBSB缓冲液稀释20倍即可用于CD-ELISA方法检测.分别利用CD-ELIS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菇和小麦进行检测,比较二者的检测结果.利用CD-ELISA法对橙子、橙汁、黄瓜、小麦和香菇的30个样品进行多菌灵残留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条件并消除基质影响后,CD-ELISA校正曲线的检测限为(0.30±0.15)μg/L,灵敏度为(2.70±0.30)μg/L.采用有机试剂提取和PSA净化的简单前处理后,用CD-ELISA法检测5种果蔬和谷物样品中的多菌灵含量,其添加回收率为84.3%~112.7%,变异系数小于12.3%.CD-ELISA法对香菇和小麦的多菌灵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 3.30个样品CD-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菌灵检出率为30%,超标率为3.33%.这些结果表明,构建的CD-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准确度,可以作为快速检测食品中多菌灵残留的方法.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多菌灵 免疫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保鲜处理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原特色蔬菜紫甘蓝为试材,研究加压氩气保鲜处理对鲜切紫甘蓝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进而优化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处理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失重率为响应值的多元回归方程,优化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最佳处理条件为:加压氩气处理压强1.0 MPa、保压时间61 min、加压时间99 s和撤压时间148 s。贮藏结束后,鲜切紫甘蓝失重率为3.57%,与非加压处理条件下测得的失重率5.98%相比,降低了42.0%,保鲜效果明显提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氟辛酸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环境与职业医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性、生物蓄积性强及远距离环境迁移性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PFOA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毒性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FOA免疫毒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PFOA对小鼠、斑马鱼、猴等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对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代表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以白介素家族为代表的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PFOA与溃疡性结肠炎、儿童哮喘及婴儿期免疫相关疾病等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PFOA可能引起的线粒体凋亡和干扰TNFα/NF-κB通路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总结。目前由于种属差异及研究资料的不确定性,PFOA免疫毒性表现相对复杂,因此系统深入地探究PFOA免疫毒性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另外,模拟并研究真实环境中PFOA的长期慢性暴露水平,对于揭示PFOA对人类的真实风险更具有实际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种综合性农业期刊基本情况及部分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天津科技 》 2019
摘要:为了解我国由地方农业科学院主管或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期刊的整体情况,对22种期刊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情况中,81.8%被调查期刊为月刊或者旬刊,90.9%为固定封面,《广东农业科学》《山西农业科学》《河北农业科学》结合地区和学科优势开设了特色栏目,14种期刊分别被《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收录,21种期刊建立了独立网站,13种期刊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复合影响因子和5年复合影响因子排名均较靠前的有《山西农业科学》《河南农业科学》《新疆农业科学》《福建农业科学》。在出版指标中,可被引文献量最高的是《安徽农业科学》,基金论文比最高的是《新疆农业科学》,平均引文数最多的是《河南农业科学》;引用期刊数和被引期刊数最高的为《安徽农业科学》,互引指数最高的为《安徽农业科学》。基于调查结果,针对刊期、新媒体融合、栏目设置、封面设计、评价指标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综合性农业期刊 基本情况 评价指标 调查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贮藏寿命及后熟品质的红阳猕猴桃的组合保鲜剂使用研究
《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组合保鲜剂对红阳猕猴桃贮藏寿命及后熟品质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将采后果实经不同处理后,经逐步降温法进行冷驯化后扎袋,于(0.5±0.5)℃、95%RH下贮藏150 d后进行货架实验[(25±1)℃],并定期检测果实相关生理、营养及气味指标。结果表明:0.50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丙二醛、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固酸比的上升,减少硬度、淀粉下降的速率;贮藏顶空分析表明:0.5μ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能够有效地降低贮藏过程中微环境乙烯浓度,同时又能够避免使用高浓度1-MCP。结果还表明:1-MCP会加快果实酯类香气下降速率,且下降速率随1-MCP浓度增大而增大,而乙烯吸附剂能够减缓该趋势;CK、0.25μL/L 1-MCP和0.25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醇类香气在货架期间上升较快,而0.75μL/L 1-MCP和0.75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醇类香气在货架期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0.5μL/L 1-MCP结合乙烯吸附剂处理红阳猕猴桃效果最佳,能够在延长红阳猕猴桃贮藏期及货架期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红阳猕猴桃的可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大米流通、价格机制概述
《北方水稻 》 2019
摘要:简述了日本大米流通现状和历史沿革,以及价格形成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现实需要,日本对大米流通进行了逐步探索和不断完善。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下日本政府出台颁布的《粮食管理法》和《旧粮食法》及《修订粮食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日本大米流通制度的影响。从食管法到粮食法的修订,最终日本大米流通走向全面市场化和自由化。通过流通方式的变化也探讨了粮食法修订前后的价格形成机制,分析表明食管法制度时期是由政府进行完全管理,流通的大米全部由政府买进,再由政府卖出,大米的价格完全由政府决定,平成16年(2004年)粮食法修订后,大米流通市场全面自由化,由于大米销路多样化,也使得大米价格形成方式多样化。通过回顾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对日本大米流通的发展趋势进行趋向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速大量培育小粒作物茁壮幼苗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摘要:为解决传统育苗方法难以满足谷子等小粒作物遗传物质提取和纯度鉴定等研究中急需大量茁壮幼苗的难题,笔者以壤土为育苗基质,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创造一种下部含水量较高、上部含水量较低的育苗环境,使幼苗茁壮、健康生长。结果表明:(1)研究建立了"基土选择—下部含水量较高土基的配制—下部水分含量较高、上部水分含量较低育苗基质的建立—可控式播种—简易系统化管理"新型育苗技术体系;(2)筛选出7种较好和1种最适合的基土配比及各部分土基的含水范围;(3)通过可控式播种和苗期简易系统化管理,培育出大量茁壮幼苗。该方法用于育苗实践,取得较好效果,为开展小粒作物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女贞子多糖对仔猪抗氧化及MAPK通路的影响
《中国兽药杂志 》 2019
摘要:为了研究女贞子多糖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K88仔猪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将实验猪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女贞子多糖组和女贞子多糖饲喂后攻毒组。试验运用血清生化、ELISA和RT-PCR等技术,通过检测血清和肝肾组织的抗氧化酶和氧化产物,仔猪肝脏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和MAPK信号关键蛋白的转录,评价女贞子多糖的抗氧化机制。结果显示,女贞子多糖可以显著降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血清MDA含量的升高,调节肝肾组织中MDA和SOD的水平;女贞子多糖可以提高仔猪肝脏中CAT和CuZnSOD的mRNA转录水平;正常情况下,女贞子多糖对仔猪肝脏TNF-α的mRNA转录表达无影响,但可以降低大肠杆菌攻毒后的转录水平;女贞子多糖抑制MAPK通路主要依靠调控ERK1起作用。结果表明,女贞子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肝脏抗氧化指标保护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相关信号转录水平有关。
关键词: 女贞子多糖 仔猪 大肠杆菌病 抗氧化 MAPK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