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施氏鲟性别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水产学杂志 2014

摘要:用32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30尾(15尾♀;15尾♂)性成熟(12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雌雄个体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6个微卫星标记中有9个等位基因在雌、雄群体中分布比例差异达到50%以上,其中雌性群体HLJSX194-239bp、HLJSX201-207bp、HLJSX209-210bp、HLJSX210-178bp和HLJSX215-221bp5个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雄性群体;雄性群体HLJSX194-184bp、HLJSX201-214bp、HLJSX210-233bp和HLJSX226-194bp 4个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雌性群体,初步表明这些基因位点可能与性别决定位点存在一定连锁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施氏鲟早期性别鉴定积累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施氏鲟 性别相关标记 微卫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水文情势时空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淡水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预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水文情势变化特征,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内的屏山、朱沱和寸滩3个水文站的实测逐日流量序列为基础,采用基于32个IHA指标的RVA方法,分析保护区水文情势的自然特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梯级水库联合调度运行模拟,研究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后保护区未来的水文情势变化。研究表明:上世纪80年代之前保护区的水文变化比较稳定;1990年后保护区水文情势变化有所增加;金沙江梯级水库运行后保护区屏山站的水文变化加剧,但朱沱和寸滩站的水文变化不大,显示保护区支流水量汇入显著减缓了水库调度对保护区中下游河段水文情势的影响。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水文变化 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用纳米蒙脱土改性聚乳酸纤维制备及性能

海洋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双官能团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nano-MMT)为改性添加剂,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备渔用nanoMMT改性聚乳酸(PLA)纤维,研究了渔用改性PLA纤维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双官能团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的加入,能够提高PLA纤维的结晶速度和结晶度。当nano-MMT含量为0.5%时,所制得改性PLA纤维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断裂强度为3.2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26.8%。改性PLA纤维的热降解性能下降意味着nano-MMT的加入有利于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降解。在干摩擦和水润滑两种条件下,纯PLA纤维的耐磨度分别为2.20 F/tex和5.76 F/tex。当加入0.5%nano-MMT时,纳米蒙脱土改性聚乳酸(nano-MMT/PLA)纤维在干摩擦和水润滑两种条件下的耐磨度分别为2.34 F/tex和6.03 F/tex,此时nano-MMT/PLA纤维的耐磨性能最好。当nano-MMT的含量增加时(≥0.5%),nano-MMT/PLA纤维的耐磨性反而下降。

关键词: 渔用纤维 可降解 聚乳酸 纳米蒙脱土 耐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数据在海洋渔业领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数据类型有很多种,每一种数据有不同的应用对象。根据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对几种主要的海洋渔业遥感数据的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描述它们主要的应用对象,并根据南极海域的气候特征,讨论适合南极磷虾渔业环境监测的卫星遥感数据,为今后南极磷虾渔业的遥感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海洋渔业 卫星遥感数据 南极磷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三种鲌亚科鱼类微卫星鉴别技术的建立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鉴别珠江3种主要鲌亚科鱼类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海南红鲌(Culter recurviceps)。从GenBank和文献资料中初选3种鲌亚科鱼类的微卫星标记,设计108对微卫星引物,用PCR扩增3种鱼的基因组DNA,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选出每种鱼的特异微卫星标记,共获得16个特异性标记。其中,微卫星标记F-524在广东鲂和海南红鲌中扩增的目的片段为309~320 bp,在鳊中无扩增条带;微卫星标记L-4在鳊和海南红鲌中扩增目的片段为160~201 bp,在广东鲂中无扩增条带;微卫星标记L-7在广东鲂和鳊中扩增的目的片段为160~190 bp,在海南红鲌中扩增的片段为123~143 bp。3个微卫星标记,单独使用1个特异性标记或几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相结合,可快速从分子水平鉴别出广东鲂、鳊、海南红鲌,从而解决3种鲌亚科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形态比较相似,通过形态鉴定比较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 珠江 鲌亚科 微卫星 鉴别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黑素皮质素受体(MCR)研究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MCR)家族属于最小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之一,具有7个跨膜的α螺旋,在脊索动物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哺乳类及四肢类动物的MCR研究中共发现有5种不同功能的同源基因(MC1R、MC2R、MC3R、MC4R、MC5R),它们在机体色素沉积、摄食行为、能量平衡、类固醇合成和性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近年来,鱼类MCRs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一些鱼类的MCRs亚型相继被克隆,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鱼类作为脊椎动物进化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具有与哺乳动物MCRs相似的保守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对鱼类MCRs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MCRs在脊椎动物中的进化规律,掌握MCRs对鱼类生理功能的调控特征,为促进渔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鱼类MCRs的克隆、分子特征、药理学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MCR) 鱼类 药理学 生物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络时代如何有效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

科技创业家 2014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信息时代来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图书馆进行整合,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其信息传播的作用。作为信息社会重要的文献数据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智能化、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多样化是一个重要任务。这既是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一场变革,也可以将图书馆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种趋势,传统图书馆在形式上向数字图书馆发展将不可逆转。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数字图书馆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网络 图书馆 信息化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藻类养殖生态价值评估初探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4 CSCD

摘要:海藻养殖是我国渔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生态功能。利用造林成本法、工业制氧价格法、生产成本法等方法,对海藻养殖的固碳、释氧、吸收水体营养物质三方面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0-2012年海藻养殖产生的生态价值为6 090 284万元/a。其中,固定CO2生态价值为42 916万元/a,释放O2生态价值为63 389万元/a,吸收N、P元素生态价值为5 983 979万元/a,占总价值比例超过98%。构建了海藻养殖生态价值指数和固碳、释氧生态价值指数与吸收N、P元素生态价值指数两个子指数。加强对海藻养殖生态功能的研究,为海藻养殖生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 海藻养殖 生态 价值评估 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与温度对大珠母贝和合浦珠母贝滤水率及摄食率的影响

水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静水清滤法研究了盐度与温度对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和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稚贝滤水率及摄食率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大1组:大珠母贝壳长(1.02±0.07)cm,大2组:大珠母贝壳长(2.94±0.17)cm;合1组:合浦珠母贝壳长(1.15±0.21)cm、合2组:合浦珠母贝壳长(3.08±0.36)cm。结果表明,随着盐度或温度的增加,4个组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均先升高,到达最大值后又降低;其中,大1组在盐度27有最大滤水率(0.274±0.079)L/h,合1组在盐度30有最大滤水率(0.325±0.011)L/h,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2组与合2组均在盐度33时有最大滤水率,分别为(0.660±0.027)L/h和(0.329±0.021)L/h,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珠母贝稚贝在盐度30时摄食率最大,合浦珠母贝在盐度33时摄食率最大,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2种稚贝在26℃时,滤水率和摄食率达到最大值,二者的最大滤水率和最大摄食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贝体生长,大珠母贝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合浦珠母贝,因此饵料需求量也更大;饵料不足可能是大珠母贝稚贝死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大珠母贝 合浦珠母贝 滤水率 摄食率 盐度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沟湾溶解态无机砷的分布、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化学形态有变的有毒类金属元素,砷在水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航次桑沟湾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和亚砷酸盐(As3+)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航次中TDIA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4~12.4、8.9~16.9、14.7~21.3和13.8~21.9 nmol·L-1,As3+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2.1、0.4~3.8、1.8~4.0和0.3~2.9 nmol·L-1.春、夏季桑沟湾TDIAs的浓度低于秋、冬季,高值出现在湾口和河口区.春、冬季As3+的含量低于夏、秋季,As3+与TDIAs的比值在夏季达到最大值.桑沟湾TDIAs平均浓度为13.9 nmol·L-1±4.7 nmol·L-1,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水质标准.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桑沟湾属于一级水质,这表明桑沟湾未受到明显的人为污染.桑沟湾春、夏季TDIAs的浓度低于与之相邻的爱莲湾和俚岛湾,水文环境和陆源输入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影响桑沟湾TDIAs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河流的输入、与黄海的交换以及生物活动的清除,其中养殖活动的影响尤为显著.养殖生物对砷的富集作用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和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确保桑沟湾养殖产业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总溶解态无机砷 形态 分布 季节变化 桑沟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