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光照时间和波长为影响因子,采用3×3试验设计,将450只产蛋期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50只(40只母,10只公)。以自然光、蓝光和红光三种波长的光进行光照处理,光照时间为12 h、14 h和16 h。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产蛋量、蛋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清比、蛋黄比、蛋壳比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红光12 h处理组平均产蛋数和平均合格种蛋数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籽鹅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红光16 h处理组(P<0.05);在蛋形指数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显著高于蓝光14 h光照处理(P<0.05);在蛋黄颜色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比自然光16 h光照处理组颜色深(P<0.05);在哈氏单位上,自然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高于红光和蓝光12 h处理组(P<0.05);在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蓝光14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受精率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孵化率最高。

关键词: 籽鹅 波长 光照时间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芽糙米中粗多糖的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发芽糙米粗多糖进行纯化,通过比较活性炭吸附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三种方法的脱色效果,以及Sevage法、三氯乙酸法、酶与Sevage结合方法三种方法的脱蛋白效果,筛选出发芽糙米粗多糖脱色、脱蛋白的最佳方法。分别比较了DEAE-Sepharose CL-6B、DEAE Fast Flow、DEAE Sepharose 52三种柱层析填料对糙米粗多糖的层析纯化效果,筛选出最优填料。并对纯化后的发芽糙米多糖各组分进行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对发芽糙米粗多糖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为86.57%,多糖损失率为28.96%。酶-Sevage法脱蛋白效果较好,且多糖损失率低,脱蛋白率为74.36%,多糖损失率为14.09%。对发芽糙米多糖进行柱层析的最佳填料为DEAE-Sepharose CL-6B。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其平均分子量,水洗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为1.47×10~5Da,盐洗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9.62×10~5、5.59×10~6、3.15×10~5Da。结论:确定了针对发芽糙米粗多糖的去除蛋白质和脱色的方法,并筛选出最佳的柱层析填料,分离出四个组分发芽糙米多糖,为发芽糙米粗多糖的提取、纯化、分离逐渐转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发芽糙米 粗多糖 纯化 柱层析 填料 平均分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养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营养成分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放养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肉质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择体重(99. 0±3. 0) kg去势松辽黑猪公猪30头,随机分为圈养组和放养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圈养组在5个6 m2(2 m×3 m)的水泥地面饲养,放养组在5个2 500 m2(50 m×50 m)树林中放养,均饲喂同一种日粮,自由采食,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与圈养组比较,放养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 05),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 01),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降低(P<0. 05),血糖(GLU)含量极显著降低(P<0. 01);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 05);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风味氨基酸(FAA)含量极显著提高(P<0. 01),必需氨基酸(EAA)和支链氨基酸中的缬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 05),油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 05)。说明放养能够改善松辽黑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促进猪只快速生长并通过提高风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猪肉营养成分,改善猪肉风味。

关键词: 松辽黑猪 放养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抗药性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及是否存在抗药性,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了2012—2016年采自广东、湖北、江苏、山东、北京和东北三省8个省市的13个黄瓜主产区的69个黄瓜霜霉菌株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和抗性水平。结果表明,霜脲氰对黄瓜霜霉菌的EC50值为0.006 8~0.134 1μg/mL,平均EC50值0.062 4μg/mL,病原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呈单峰曲线,近似正态分布,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并未出现,平均EC50(0.062 4μg/mL)可以作为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的敏感性基线。69个菌株中,有16个低抗菌株,占总菌株数的23.19%;53个敏感菌株,占76.81%,为优势群体;无中抗和高抗菌株的出现。黄瓜霜霉菌对霜脲氰的抗性水平范围为0.11~2.15倍,平均抗性水平为1.00倍。说明霜脲氰对黄瓜霜霉菌表现出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黄瓜霜霉菌 霜脲氰 敏感性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遗传多样性评估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关键词: 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低分子RNA提取方法比较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非编码RNA不翻译成蛋白质,它们通过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中发挥功能。目前,大量种子萌发期特异表达的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已被发现,高效提取种子低分子RNA是对其进行研究的关键。本研究将介绍一种改良SDS RNA提取方法,并与Trizol、CTAB法、RNA提取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高效提取用于Northern blotting、RT-PCR等分子生物学分析的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低分子RNA。改良SDS RNA提取方法为种子非编码RNA研究、种子萌发生理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十字花科植物种子 低分子RNA提取 非编码RNA Northern blotting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葵杂10号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制片技术,以向日葵龙葵杂10号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低温预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对制片效果的影响;使用Photoshop和Excel软件辅助分析染色体图像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向日葵根尖细胞,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染色体制片用于核型分析,龙葵杂10号染色体数量为2n=34,核型公式为2n=34=30m+2sm+2M。

关键词: 向日葵 染色体 核型分析 龙葵杂10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诱变处理选育羊草新品种菁牧3号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创造优良的育种材料和培育羊草新品种,试验采用东北羊草干种子,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选择植株高大、叶量丰富、抽穗率高的单株,混合脱粒,决选出羊草新品系龙饲070002,并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抽穗期羊草新品种粗蛋白含量为15.00%,粗纤维含量为35.30%,粗脂肪含量为38.00%;田间植株未发现病斑;干草平均产量为7 060 kg/hm~2,较对照组增产14.5%。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定名为菁牧3号羊草。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羊草 诱变育种 黑龙江 新品种 菁牧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检测及其组成分析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及分布规律,本研究利用已开发的Pm2、Pm3b、Pm4、Pm8、Pm13和Pm21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推广的12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123份小麦品种中分布4种抗白粉病基因,其中Pm2、Pm3和Pm13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95.1%、95.1%和94.3%,Pm8分布频率较低,仅为0.01%,且不存在抗白粉病基因Pm4和Pm21;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组合共有7种类型,其中Pm2/Pm3b/Pm13类型所占比例最高,为88.6%,其次为Pm2/Pm3b、Pm2/Pm13和Pm3b/Pm13,所占比例分别为3.3%、2.4%和2.4%,Pm2和Pm2/Pm3b/Pm8/Pm13所占比例最低,为0.8%。本试验结果明确了建国后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和分布频率,为高效开展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春小麦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苹果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组分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 苹果 糖酸含量 香气成分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