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黑龙江省部分育成粳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黑龙江省不同育种单位育成粳稻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5对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对收集于黑龙江省8个育种单位的104份粳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标记能够高效鉴别参试材料的多样性水平,共检测到154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检测等位基因(Na)变异范围为2~8,平均为3.42;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异范围为0.02~0.77,平均为0.3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2~0.73,平均为0.34。进一步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育成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3,而东北农业大学育成材料的多样性水平较低,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8。UPGMA聚类和遗传结构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材料与其他单位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的材料间亲缘关系则较近。建议在今后的育种中,应该加强引入亲缘关系较远的外单位水稻种质资源用作杂交亲本,以期丰富本地区粳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关键词: 粳稻 遗传多样性 SSR 黑龙江省 育种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PSS实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育的74个玉米杂交材料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8.0对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中的生育期、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粒宽、粒厚、百粒重、容重、出子率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主要农艺性状对杂交种产量的决策系数.结果表明,出子率、百粒重、生育期、穗长和穗行数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正因素.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农艺性状 产量 逐步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决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大豆种子充填特性的EDEM仿真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大豆种子在排种器中的充填特性,以东农52、黑河44和青仁黑豆为研究对象,测量种子的长、宽、厚,并计算其均径、球度、变异系数等参数,分析了不同种子之间参数的差异以及种子长、宽、厚的比例分布。以窝眼轮式排种器为试验模型,运用EDEM对不同品种大豆种子的充填特性进行模拟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品种间的差异对单粒率、多粒率影响显著,对空粒率影响不显著;随着球度的减小及变异系数的增加,单粒率平均值从96.33%减小到82%,多粒率平均值从2%上升到16.33%。

关键词: 大豆 EDEM 充填特性 模拟试验 窝眼轮排种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配施黑土胡敏酸结构光谱学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体,对土壤的一系列性质和形态产生影响,其数量、组成和性质可以反映一定的成土条件和过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腐殖质分子组成的不确定性,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优化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腐殖酸表征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施肥方式改变土壤中胡敏酸的组成与结构,但短期的影响程度难以用常规的测定技术检测出来。利用38年的黑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腐殖质组分HA的分离和纯化,多种光谱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土壤中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黑土HA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显示, M和MNPK施肥处理较CK处理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和HA含量,增加土壤中HA的总反应热、中温放热值、 2920/1720值、脂族C含量、 f450/500值,表明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后土壤HA芳构化程度降低,脂族含量增加,结合简单化,但M施肥处理增加幅度小于MNPK施肥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光谱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相互认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试验结果也证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较单施有机肥,更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土壤HA的脂族C含量,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

关键词: 黑土 土壤腐殖质 光谱学测定 变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对谷稗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剂量~(60)Co-γ辐射对‘朝牧1号’谷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进行处理,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谷稗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200Gy辐射组促进了最长根的生长,但抑制了幼苗株高和总长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茎叶Fe、Mn、Zn、B、Ni元素含量和根部B元素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根Fe、Mn、Ni元素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Zn元素含量呈降低趋势。

关键词: 谷稗 辐射 幼苗生长 微量元素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和大白猪不同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差异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民猪与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试验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了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Ⅰ、Ⅱa、Ⅱx、Ⅱb 4种亚型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Ⅰ、Ⅱa、Ⅱx型MyH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而Ⅱb型MyH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说明民猪肌肉中氧化型和中间型肌纤维含量高于大白猪,而酵解型肌纤维含量低于大白猪.

关键词: 民猪 大白猪 肌纤维类型 肌球蛋白重链(MyHC) Real-time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地区露地“蜜汁”葡萄越冬覆盖研究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覆盖物代替埋土方法进行葡萄越冬防寒的可行性,于2013—2014年以"蜜汁"葡萄为试材,在露地分别进行了无机棉被、普通棉被和埋土等防寒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防寒覆盖物对葡萄越冬防寒的影响,以期为哈尔滨地区露地葡萄越冬防寒方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葡萄越冬时采用普通棉和无机棉进行覆盖均能达到较好的越冬防寒效果,葡萄枝蔓周边温湿度及地下20cm土层温度与对照埋土防寒差异不明显,且与埋土防寒相比具有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减少成本约30%,延长防寒时间10d。

关键词: 哈尔滨 露地葡萄 防寒物 越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羊肚菌的产业发展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现对我国的羊肚菌产业现状和市场行情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羊肚菌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羊肚菌 产业现状 市场行情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露地南瓜覆膜大垄双行反向对爬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肉用南瓜重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北菜南运"生产基地。该研究从栽培管理、整枝方式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在黑龙江省兰西县等地得到示范及推广的大垄覆膜双行反向对爬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技术经验,指导南瓜农业种植。

关键词: 南瓜 覆膜 大垄 反向对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血缘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东北水稻大多通过籼粳稻杂交育成的实际情况,为了明确籼型血缘对东北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Sasanishiki(粳稻)/Habataki(籼稻)//Sasanishiki///Sasanishiki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ILs) 85个株系为试材,分别在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和黑龙江哈尔滨种植,以籼型频率(Fi)即来自籼型亲本分子标记比例为指标,分析了籼型血缘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BILs群体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能够正常成熟,株系数和Fi平均值有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三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经济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黑龙江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缺失);穗数在辽宁、吉林>在黑龙江,每穗粒数在黑龙江>在吉林>在辽宁;糙米率在黑龙江显著高于辽宁,而在吉林与辽宁和黑龙江差异不显著;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辽宁、吉林>在黑龙江,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辽宁>在吉林>在黑龙江,三地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均无显著差异。总体上Fi与千粒重、经济产量、经济系数、糙米率和粒宽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三地Fi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与总体相似,只是在黑龙江大多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辽宁和吉林Fi与粒宽呈显著负相关,而只有在辽宁Fi与长宽比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控制籼型频率在10%左右可能有利于实现籼粳亚种有利基因互补,促进东北粳稻产量和品质在更高水平上统一起来。

关键词: 水稻 北方粳稻 籼粳稻杂交 产量结构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