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幼林胶园覆盖葛藤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行间覆盖绿肥是幼林胶园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覆盖葛藤可以有效提升胶园土壤质量,以往的研究在改变胶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结构方面研究较少。通过幼林胶园行间覆盖葛藤试验,研究对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葛藤提高了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24.38%和pH 4.60%,调节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1379个细菌性OTUs比对注释在23门、55纲、103目、184科、366属;其中,丰度不低于0.5%的属分类水平上注释的29个细菌中,Achromobacter和Delftia丰度在覆盖葛藤后分别是不覆盖的31.94和7.22倍,Acinetobacter比不覆盖的显著降低13.30%。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升高是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幼林胶园覆盖葛藤2年,提升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调节土壤pH,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增强胶园物质转化与利用。

关键词: 胶园 葛藤 细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施肥配比对香蕉产量、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滴灌施肥在香蕉集约化种植模式下的应用效果,为香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不施肥(CK)、A处理(N 309.7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2.61)、B处理(N 619.3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1.76)、C处理(N 619.3 kg/hm2,复合微量元素18.0 kg/hm2,N、P2O5、K2O质量比为1.00:0.37:1.76)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滴灌施用不同配比组合肥料对香蕉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肥可显著提高香蕉的假茎围、青叶数、叶长(p<0.05),A处理香蕉产量达53781 kg/hm2,比传统的常规管理(B处理)提高9.7%;肥料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较处理B分别提高125.6%、72.6%.A处理纯收益为116614元/hm2,较B处理增加22.2%,产出投入比由1.95:1上升到2.18:1.[结论]综合考虑香蕉产量、化肥减施和养分高效利用及经济效益,滴灌优化施肥(N 309.7 kg/hm2,P2O5114.6kg/hm2,K2O 808.3 kg/hm2)在香蕉上的应用效果最好.

关键词: 滴灌;香蕉;水溶肥;产量;养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桑葚叶的总酚含量差异及应用价值,以收集引种的40个品种桑葚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叶中酚类物质,以总酚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桑葚叶总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不同品种桑葚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不同品种桑葚叶中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桑葚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30 min、固液比1∶45(g/mL)、乙醇浓度60%,4个因素对桑葚叶总酚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条桑五号’总酚含量最高,为(26.35±0.29)mg/g,‘滇桑’总酚含量最低,为(20.44±0.15)mg/g;不同品种桑葚叶抗氧化活性也存在差异,且趋势与总酚含量基本一致,‘条桑五号’桑葚叶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77.64±0.34)mg/L,总抗氧化能力(FRAP)TEAC值为(2.58±0.11)mmol/g;‘滇桑’桑葚叶抗氧化活性最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210.30±0.19)mg/L,总抗氧化能力(FRAP)TEAC值为(0.73±0.04)mmol/g。桑葚叶总酚含量与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选择总酚含量高的桑葚品种栽培,可提高桑葚的综合附加值。

关键词: 不同品种桑葚叶 总酚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毯草黄单胞菌双组分系统VgrS-VgrR基因敲除及表型筛选

微生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地毯草黄单胞菌双组分系统VgrS-VgrR与致病性的关系,为木薯细菌性病害的高效防控提供分子生物学证据。【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vgrS和vgrR的插入失活突变体,用可移动的cosmid载体p HM1构建互补菌株。检测突变体的致病性、细菌游动性、胞外酶、胞外多糖的变化,观察细菌对H2O2和金属离子胁迫的反应。【结果】相比野生型菌株,vgrS和vgrR突变体接种寄主植物木薯后致病力显著降低,突变体的游动性减少、蛋白酶活性减弱、H2O2耐受性降低,在高浓度金属离子Fe2+、Fe3+、Cu2+、Ni2+、Zn2+、Co2+的胁迫条件下菌体生长显著减弱。然而,vgrS和vgrR突变体的胞外多糖含量显著升高,分别是野生型的2.14和1.89倍。【结论】阐明了VgrS-VgrR系统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鉴定VgrS-VgrR调控机制提供线索,为药物筛选提供靶向目标。

关键词: 地毯草黄单胞菌 双组分系统 突变体 表型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果实中VB2、VB6、叶酸含量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香蕉果实中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质量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不同产区(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广西5个主产区)和不同种(香蕉、大蕉、皇帝蕉、粉蕉、红香蕉5个种)香蕉果实中维生素B2(VB2)、维生素B6(VB6)及叶酸3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水溶性VB2、VB6及叶酸含量,比较其产地间差异和种间差异,并与其他4种热带水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蕉果实中VB2、VB6、叶酸含量分别为0.058、0.338、0.010 mg/100 g,其中以VB6含量最为丰富;不同产地间香蕉果实中VB6和叶酸含量差异明显,VB2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香蕉果实中,以皇帝蕉果实中VB2、VB6和叶酸含量最高。与其他4种热带水果进行比较发现,香蕉果实中水溶性VB6的含量最为丰富,是芒果的2.6倍,荔枝的1.7倍。可见,香蕉果实中含有丰富的VB6,其INQ值为5.60,完全能满足人体日常推荐摄入量,可作为人体补充VB6的良好来源。

关键词: 香蕉 水溶性维生素 营养质量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转录中介体HbMed25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广西植物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录中介体(mediator,Med)中的Med25基因在植物的组织发育、器官发生、胁迫响应以及调控茉莉酸(JA)信号途径等方面起重要调控作用。该文在巴西橡胶树基因组序列中找到了橡胶树Med25基因的序列,通过RT-qPCR和RACE技术克隆HbMed25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显示,HbMed25基因包含2 65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8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95 kD,理论等电点为8.68,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最可能为细胞核。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HbMed25基因在树皮中表达量最高,在植物激素JA处理的形成层和胶乳材料中HbMed25基因在处理早期(1 h和2~4 h)上调表达,受割胶处理HbMed25基因在处理早期上调表达且对高产的橡胶树品系(CATAS 8-79和CATAS 7-33-97)的割胶处理响应更明显。综上结果认为,HbMed25基因极大可能参与了JA信号途径的调控,对阐明JA诱导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bMed25 表达分析 茉莉酸信号途径 乳管分化 橡胶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养分对菊科一年生入侵种和本地种繁殖性状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入侵植物繁殖性状的研究可为揭示植物入侵机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研究土壤养分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繁殖性状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养分添加是否更能促进入侵植物的繁殖能力,我们设置了低、高两个养分水平,通过同质园实验比较了不同土壤养分对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3种菊科一年生入侵种和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墨旱莲(Eclipta prostrata) 3种本地种繁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养分添加提高了6种菊科植物的开花株高、株高、地上生物量、单粒种子重量、总花序数、每花序种子数、总种子数量、总种子重量,并使开花时间提前、花期延长。养分添加对入侵种的开花株高和单粒种子重量的提高幅度要比本地种更显著。相对于部分本地植物(夜香牛、墨旱莲),养分添加更能促进部分入侵植物(假臭草、胜红蓟)的繁殖能力。三叶鬼针草和一点红的总种子数量和总种子重量在两种土壤养分水平下均较小。本地种墨旱莲的总种子数量和总种子重量在低养分条件下高于3个入侵种。这些结果表明,高土壤养分仅能促进部分入侵植物相对于部分本地植物的繁殖能力。

关键词: 繁殖能力 繁殖性状 入侵植物 本地植物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油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SRAP分子标记分析油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油梨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0份油梨种质为材料,从184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利用其对油梨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基于扩增结果,利用PopGene 1.32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利用NTSYS 2.1的UPGMA(非加权组平均法)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84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7对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利用该17对引物对50份供试油梨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22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206个,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2.12条,多态比率为63.75%。50份油梨种质材料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08441.4034,平均为1.249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0671.6028,平均为1.3390;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06420.1466,平均为0.143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06340.1759,平均为0.1308。大岭2号与油梨种质4号的遗传一致度最高(0.9237),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92),同时二者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1365),表明大岭2号与油梨种质4号种质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油梨种质5号与Fuerte间的遗传一致度相对最小(0.3765),且二者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8253),说明油梨种质5号和Fuerte的亲缘关系相对最远。在遗传相似系数0.48处,50份油梨种质被分为四大类群,海南白沙油梨种质集中在第Ⅲ类群,海南儋州、广东湛江及广西南宁油梨种质在第Ⅰ、Ⅱ和Ⅳ类群中均有分布,表明海南儋州、广东湛江及广西南宁油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结论】海南儋州、广东湛江及广西南宁油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可为油梨亲本选配和育种等方面的创新利用提供材料基础。

关键词: 油梨 SRAP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槟榔叶片黄化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槟榔(ArecacatechuL.)作为海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叶片黄化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制约槟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经田间调研发现,叶片黄化症状主要有从叶缘1/4处开始发生的特异性黄化和全叶型黄化两种类型。本研究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出440个在特异性叶片黄化组中共同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通路、激素代谢通路和次级代谢通路中。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胁迫下槟榔叶片表现出特异性黄化症状的分子机理,为槟榔黄化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槟榔 黄化 转录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CnRADIALIS-like转录因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依据前期已经完成的4个品种椰子外果皮转录组测序数据结果,筛选获得在4个品种椰子外果皮中表达水平显著差异的MYB类基因CnRADIALIS-like。从椰子(CocosnuciferaL.)外果皮中克隆获得CnRADIALIS-like,序列分析显示,CnRADIALIS-lik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288bp,编码95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CnRADIALIS-like含有1个典型的SANT/MYB结构域,属于MYB转录因子家族中的I-box-binding-MYB型。多序列比对发现,CnRADIALIS-like氨基酸序列与油棕MYB-RADIALIS(RAD)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理化性质、亲/疏水性和无序化分析显示,CnRADIALIS-like转录因子是亲水性蛋白且偏碱性,存在无序化区域。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分析表明,其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空间结构分析显示,CnRADIALIS-like有典型的α-螺旋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显示,CnRADIALIS-like基因在4个品种椰子外果皮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在红矮椰子中表达量最高,红矮椰子不同组织中在外果皮表达量最高。该基因的表达在红矮椰果从幼果至成熟果的3个发育阶段依次降低,套袋条件下表达量低于正常光照条件下,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光形态下细胞发育及代谢产物合成存在相关作用。通过对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功能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以期为深入剖析椰子的外果皮颜色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椰子 外果皮颜色 MYB家族 RAD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