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铁皇冠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铁皇冠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并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铁皇冠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观察、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柯赫氏法则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42.4%唑醚氨酰胺WG、75%肟菌·戊唑醇WG、35%400g/L氟菌·戊唑醇SC、325g/L苯甲·嘧菌酯SC、60%唑醚·代森联WG、10%苯醚甲环唑WG对该炭疽菌的室内毒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引起铁皇冠炭疽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供试的6种杀菌剂对C.fructicola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制活性最强,其次为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以上3种杀菌剂均可推荐为田间防控药剂.

关键词: 广东省 铁皇冠 果生炭疽菌 柯赫氏法则 室内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及其结构域Ⅰ、Ⅱ、Ⅲ对DEF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ambusu virus,DTMUV) E蛋白全长及其结构域I、II和III (DI、DII和DIII)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DEF)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DTMUV E蛋白全长及其DI、DII和DIII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至DEF,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蛋白引起的DEF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质粒转染细胞24 h后,E蛋白全长及DI、DII、DIII诱导的DEF早期凋亡率分别是16.4%、15.1%、14.0%和17.2%;质粒转染细胞36 h后,E蛋白全长及DI、DII、DIII诱导的DEF早期凋亡率分别是23.4%、18.5%、26.7%和29.4%。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E蛋白全长及DI、DII、DIII的质粒转染细胞24、36 h后,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都明显高于pEGFP-N1空载体转染组。质粒转染24 h后,E蛋白及DI、DII、DIII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43%、22.58%、12.75%和12.80%;质粒转染细胞36 h后,E蛋白及DI、DII、DIII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9.98%、11.44%、10.44%和11.00%。【结论】DTMUV E蛋白全长及其3个结构域均能诱导早期细胞凋亡,引起细胞S期的停滞,但是各蛋白片段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周期变化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E蛋白 结构域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Meta分析

饲料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研究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及相关资源,从建库至2022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Meta分析统计学的方法将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处理.最终从2922篇文献中筛选出14篇文献,共3858只鸡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统计学上,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日采食量,提高日增重(P<0.05);根据益生菌属进行亚组分析,不同类型益生菌对肉鸡料重比的影响效果不一致,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的效果最佳.在肠道健康方面,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著提高鸡十二指肠[SMD=1.35,95%CI(0.13,2.58)(P<0.05)]和回肠[SMD=2.52,95%CI(1.29,3.74)(P<0.05)]的绒隐比,对空肠无显著影响[SMD=0.03,95%CI(-0.06,0.12)(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均较为稳健,发表偏倚结果显示益生菌的添加对于日增重(P=0.012,P<0.05)和空肠的影响(P=0.035,P<0.05)存在发表偏倚,其余指标都不存在发表偏倚.文章首次利用Meta分析从统计层面上说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提升肉鸡生产性能及改善肠道健康,可以为之后益生菌在肉鸡中的使用及肉鸡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益生菌 肉鸡 肠道健康 生长性能 Meta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花生生产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热带农业工程 2023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分析广东花生种植现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例,简单阐述了花生推广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并对推广工作经验进行凝练,总结出"政府引、科研单位带、龙头企业先、种植户跟"的推广模式,建议政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提升科研团队的创新和推广能力,为常规作物的科技成果转化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 花生 机械化 推广模式 成果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白酒微生物多样性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酿造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种测序通量高、检测速度快且错误率低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白酒生产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普遍应用于白酒微生物领域。该文对高通量测序技术特点和测序平台,以及其在白酒酿造工艺和不同香型白酒微生物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着重分析白酒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旨在为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白酒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白酒 微生物多样性 酿造工艺 白酒香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柑桔新品种-仁选早柑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仁选早柑”是从贡柑田间优选单株中获得的早熟柑桔新品种。2023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CNA20201005931)。该品种果实近球形,平均单果重78.07 g,果形指数0.84,果基圆形,果顶平,乳突不明显,果面有光泽,油胞平,果皮黄橙色,厚度0.15 cm,较易剥皮,果心半充实,囊瓣半月形,整齐,9~12瓣,囊壁薄,较易分离,汁胞紧实,纺锤形,果肉颜色均匀,橙色,脆嫩较化渣。可食率73.8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POD基因家族鉴定及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且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丝瓜基因组层面分析POD家族基因及其对盐胁迫响应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丝瓜基因组中鉴定出94个POD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大多数含有3个或者4个外显子;编码氨基酸数量在89~688之间,平均为309个;理论等电点(pI)介于4.58~10.34之间;其中57个成员为碱性氨基酸,82个成员为亲水性蛋白;POD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丝瓜13条染色体上,其中7号染色体最多(20个),12号最少(1个)。系统发育分析将丝瓜POD家族划分为8个亚家族。与拟南芥的POD家族基因共线性分析表明,2个物种之间有12对共线性基因,丝瓜中POD家族基因发生了扩张。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丝瓜POD家族成员都含有plant peroxidases保守结构域和相似的保守基序。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启动子中含有大量的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乙烯、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等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低温、低氧、光、干旱、防御和胁迫响应等胁迫响应顺式元件。丝瓜幼苗受到200、5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时,POD活性增强,56个POD家族成员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通过表达趋势分析,获得2个显著富集趋势,包含的35个基因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下显著上调表达,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丝瓜对盐胁迫响应。本研究从基因组层面鉴定丝瓜POD家族成员,并进行其理化性质分析及盐胁迫下表达分析,为更深入研究丝瓜POD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丝瓜 过氧化物酶 盐胁迫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P450基因调控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CYP6家族P450基因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代谢氯虫苯甲酰胺中的作用,利用浸叶法测定不同小菜蛾种群3龄幼虫对氯虫苯甲酰的抗性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方法分析CYP1v3、CYP1v4、CYP6B6和CYP6f这4种P450基因在小菜蛾不同抗性种群体内的表达差异及杀虫剂的短期诱导效应,并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4种P450基因后分析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果显示,4种P450基因在中等抗性水平小菜蛾种群体内高表达;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可诱导4种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分别沉默4种P450基因后,处理组小菜蛾的P450酶活力显著下降37.60%~54.82%,且处理组小菜蛾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沉默4种基因处理组的小菜蛾P450酶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表明4种P450基因可能同时参于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

关键词: 小菜蛾 P450基因 氯虫苯甲酰胺 RNA干扰 协同调控 代谢解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孢子粉高产的赤灵芝栽培配方筛选

中国食用菌 2023

摘要:为充分利用湛江市本地甘蔗渣、桑屑枝条、土沉香渣等秸秆资源,降低赤灵芝生产对木材原料的依赖,通过研究3个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品质(多糖、三萜)、抗氧化活性等,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良赤灵芝栽培配方。结果显示,添加了甘蔗渣的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75 cm·d-1),孢子粉产量最高(14.45 g/袋),且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也高于其他2个配方。添加土沉香渣的配方3,菌盖直径(7.55 cm)、子实体鲜质量(36.79 g/袋)、总产量最高,但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不如其他2个配方。添加了桑屑的配方1,赤灵芝的总抗氧化活性稍高于其他2个配方,但无显著差异。3个配方下子实体的三萜含量高于孢子粉,而孢子粉的多糖含量高于子实体。综合分析,配方2是实现梅灵3号灵芝孢子粉高产的较优栽培配方,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 赤灵芝 秸秆资源 孢子粉高产 品质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素对产蛋高峰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卵巢发育及胫骨性状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素在蛋鸭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蛋鸭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32羽健康、处于产蛋高峰期的福建龙岩山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采用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0.25 mg/kg,试验期12周。于第12周,每个重复随机选取4枚蛋,以及2只试验鸭进行采血、屠宰取样,检测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及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指标。【结果】(1)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产蛋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10 mg/kg时,蛋黄重量最低,显著低于0.05和0.20 mg/kg添加组(P<0.05);随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升高,蛋黄中胆固醇(CHO)含量呈现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蛋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3)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生化指标、卵巢发育指标及胫骨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高峰期蛋鸭产蛋性能、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均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生物素水平为0.25 mg/kg时可降低蛋黄脂质过氧化水平,添加水平为0.10~0.25 mg/kg时增加了胆固醇在蛋黄中的沉积。

关键词: 生物素 蛋鸭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