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盐胁迫比较敏感,土壤盐碱化对水稻的安全生产造成潜在风险.盐胁迫会引起水稻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还会在植株中引起氧化胁迫,导致水稻品质和产量下降.由于水稻根系能吸收盐分分泌有机酸,同时具有田间持水和排水晒田的生长特性,因此水稻也是一种改良盐渍土的优良作物.因此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耐盐性,可有效提高盐渍化耕地的生产潜力,对保障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发展,通过遗传、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挖掘出大量耐盐相关QTL和基因,对于解析水稻耐盐分子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提高耐盐水稻育种效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克隆的耐盐相关基因大多采用反向遗传学方法获得,且大多是在过表达条件下表现出耐盐性,或者耐盐基因为隐性,难以在耐盐水稻育种中应用.总结近年来水稻耐盐相关基因的鉴定和挖掘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从有机物渗透调节、离子吸收转运调节、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调节、激素调节 4 个方面综述水稻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水稻耐盐性研究面临的挑战,为开展水稻耐盐分子育种提供建议.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耐盐性 QTL 耐盐基因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亮氨酸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异亮氨酸作为猪机体内重要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支链氨基酸家族的一员。异亮氨酸具有维持机体葡萄糖稳态,调节蛋白质及脂质合成、分解代谢等生理功能。饲粮中适量的异亮氨酸水平具有改善猪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通过促进肠道营养转运载体的表达、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来促进猪的肠道发育;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反应性物质和宿主防御肽的表达来改善机体免疫;以及改善猪胴体性状、提高猪肉品质等作用。在当前饲料价格高涨与积极推广低蛋白质低豆粕多元化饲粮的行业背景下,异亮氨酸在猪营养中的应用备受重视,其中L-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技术、低蛋白质低豆粕饲粮中异亮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的平衡问题,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猪对异亮氨酸的营养需要量、常见饲料原料与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回肠可消化异亮氨酸参数及其动态预测模型等都是未来生产应用时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作者对异亮氨酸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在猪生产中的营养需要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猪精准营养供给和生猪养殖的降本增效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异亮氨酸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免疫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厚朴酚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动物肠道是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器官,同时也是机体抵御外界环境的重要防线。因而,保持肠道健康不仅可以增强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对动物整体健康也十分重要,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厚朴酚是一种从中药厚朴的茎皮中分离出的植物多酚类物质,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研究显示,厚朴酚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形态、调节肠道蠕动功能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继而维护肠道乃至机体健康。本文主要综述厚朴酚调节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厚朴酚 肠道健康 肠道屏障 调节作用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猪源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的分离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可引起猪关节肿大和运动障碍,大大降低饲料报酬和猪场经济效益,近年研究提示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quisimilis)是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对猪源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进行研究,可为防治该病提供数据,具有公共卫生意义.[方法]2022 年 3 月广东省某规模化猪场出现仔猪关节肿大和跛行症状.为确定病因,无菌采集发病仔猪关节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优势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并对其毒力基因进行PCR鉴定.[结果]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结合 16S rDNA序列测定与在线BLAST分析结果,确定其为链球菌属的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克洛、青霉素G、头孢氨苄、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磺胺异恶唑、大观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对丁胺卡那、多西环素、多粘菌素B、诺氟沙星、氨苄西林次敏感,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阿莫西林表现出耐药性.毒力基因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基因型为eno+napr+cfb-lmb+bca-bac-scpB+cyl+.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导致小鼠内脏病变和死亡,具有显著的致病性.[结论]首次报道了华南地区有关致病性猪源停乳链球菌病例,研究结果为临床猪源停乳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类马亚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 华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港澳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机制创新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旅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区域内独特的荔枝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形成许多地方经验和典型模式。总结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荔枝文化资源的发展内涵;在已有荔枝文旅融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将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划分为科普研学融合发展模式、文化节庆融合发展模式、采摘体验融合发展模式、产旅联营融合发展模式4种典型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的主要特征、典型案例实践,明晰大湾区荔枝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和产业动态;最后从问题的角度提出大湾区接下来可以在政府角色、平台建设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推动荔枝文旅融合向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统一的方向发展。首次对荔枝文旅这种依托地方果品文化资源进行乡村振兴道路设计的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解读,研究成果可以为其他地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 荔枝文旅 典型模式 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 粤港澳大湾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物理方式辅助处理对青梅盐胚脱盐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采用振荡、超声波、间歇真空的物理辅助方式对比静置浸泡青梅盐胚脱盐,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青梅盐胚脱盐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振荡浸泡、超声辅助浸泡方式脱盐4 h后,脱盐率与梅胚水分含量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脱盐率超过60%,而间歇真空浸泡和静置浸泡方式脱盐8 h后脱盐率仍低于60%;超声波辅助浸泡脱盐后梅胚中有机酸含量39.26 mg/g显著高于其它脱盐方式,多酚含量458.06 mg/kg仅次于间歇真空辅助浸泡方式的501.56 mg/kg,但显著高于振荡浸泡、静置浸泡,四种方式脱盐的梅胚抗氧化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振荡浸泡、超声辅助浸泡脱盐的梅胚渗糖4 d后青梅果脯总糖含量分别达36.52%、34.10%,优于静置浸泡、间歇真空辅助浸泡的 27.12%、24.37%.综上,在确保脱盐效率前提下,超声辅助浸泡为适合青梅盐胚脱盐较佳的物理辅助方式,可有效保留梅胚有机酸并提升脱盐梅胚的渗糖效率.

关键词: 青梅 脱盐 超声波 振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励相容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路径-基于广东省农科院的多案例研究

新经济 2023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所带来的高收益和高风险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来解决各方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兼容势在必行且意义深远。本文基于激励相容的理论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择广东省农科院四家典型企业,深入剖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实践路径,了解如何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绩效与风险的平衡。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农科院通过构建绩效共享和风险防控的双重激励机制,促进单位和科技人才在目标动机上达成一致,有效规避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构建企业筛选机制解决单位和企业的目标冲突问题,通过入驻企业和提供技术指导等监督方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合作共赢。在理论上,本研究丰富了激励相容理论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实践上,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广东省农科院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入股 案例研究 激励相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3

摘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供给,更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我国种业振兴、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条件。文章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全面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并针对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下一步高水平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层次创新型 农业科技人才 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离子体活化乳酸溶液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效果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食源性致病菌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危害之一,如何有效控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繁殖一直是研究热点.该研究以等离子体活性乳酸溶液(Plasma-Activated Lactic Acid,PALA)体积分数、活化时间以及反应时间的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等菌种为模型,菌落总数为响应值,研究PALA对 4 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率均随PALA体积分数的升高、活化时间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采用活化120 s、体积分数为0.2%的PALA与4种食源性致病菌反应10 min,约可杀灭纯培养大肠埃希氏菌7.71 lg CFU/mL、沙门氏菌4.52 lg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4.03 lg CFU/mL、单核增生李斯特菌3.90 lg CFU/mL.对4种纯培养食源性致病菌的杀灭率达99.9%以上(P<0.05),可杀灭3.9个对数值以上菌落总数的致病菌.综上所述,PALA可快速、高效杀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乳酸溶液 大肠埃希氏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 菌落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路径研究-以广东省蕉岭县为例

中国蜂业 2023

摘要:蕉岭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广东省的第一个世界长寿乡。蕉岭县生态优美、鸟语花香,发展蜜蜂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助农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小蜜蜂,发展大产业,为全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作出显著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