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影响黄羽肉鸡屠体均匀度的因素及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3
摘要:受新冠疫情和消费模式改变的影响,黄羽肉鸡“毛转光”已成必然趋势。因此,如何改善和提高屠体均匀度,已成为当前黄羽肉鸡养殖亟待解决的问题。屠体均匀度是一个在畜禽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是衡量肉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参考,特别对黄羽肉鸡来说,屠体均匀度是影响黄羽肉鸡屠宰合格率的关键指标,是一个备受市场关注的经济性状。该文将探讨影响黄羽肉鸡屠体均匀度的重要因素,并总结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为黄羽肉鸡养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企业由毛鸡向屠宰冰鲜转型,为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利润、打造黄羽肉鸡的品牌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以鲜食玉米育种实践为例
《中南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在分析农学院早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基础上,联合校外专家开设了鲜食玉米育种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华南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新增设的专业硕士特色课程。介绍了课程建设过程,课程负责人构建了来源多样化的课程师资团队,并组织团队完善了课程目标,梳理了课程内容体系,该课程已经正式开课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开启了校外专家合作开设研究生课程,增强作物育种人才培养创新班研究生实践实习内容的新尝试,并提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以期为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学位的实践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艺与种业 鲜食玉米育种实践 专业硕士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铜胁迫响应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CSCD
摘要:铜(Cu)是人体和动植物必需的金属,参与多种形态、生理和生化过程;铜是多种酶的辅因子,在光合、呼吸作用和电子传递链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防御基因的结构组成部分。为了给今后植物铜胁迫的研究提供更系统的理论参考,基于前期研究的过量铜对植物萌发、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等生理过程的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综述了铜的生物学功能;过量铜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毒害;铜转运、伴侣蛋白的作用以及植物对铜胁迫的耐受机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制定合理维持铜稳态的有效策略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荔枝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现状及建议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23
摘要:为了全面实现广东省荔枝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增强广东省荔枝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荔枝全产业链相关标准数据,从标准发布年度、标准的类型和标准体系的框架构成3个方面对广东省荔枝相关标准的概况进行了综述,从标准更新慢、针对性差,标准体系不合理、不完善,标准可操作性差、实施率低3个方面剖析了目前广东省荔枝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快标准修订与更新、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宣贯培训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广东省荔枝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响应差异的生理代谢机制
《生物技术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菠萝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响应差异的相关机理,本研究以耐寒性强的'粤甜'和耐寒性弱的'巴厘'品种为试材,对常温(25℃)及低温(5℃)处理 48 h植株的叶片生理指标、基因相对表达量及差异代谢物等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粤甜'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POD、SOD、CAT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巴厘',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巴厘';POD、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巴厘',ProDH基因显著低于'巴厘';内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茉莉酸、水杨酸及独角金内酯含量高于'巴厘',赤霉素、脱落酸含量低于'巴厘'.代谢组分析表明,低温处理后'粤甜'与'巴厘'间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 262 个,其中黄酮类代谢物最多.KEGG分析表明'粤甜''巴厘'间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中.筛选出 110 个低温诱导的'粤甜'与'巴厘'差异代谢物,其中 41 个在常温下差异显著、低温处理后差异倍数增大,69 个在常温下无显著差异、低温处理后差异显著;差异代谢物在'粤甜'中的含量积累均显著高于'巴厘'.由此可见,渗透调节及抗氧化活性、内源激素及代谢物积累的差异是'粤甜'与'巴厘'低温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蓝新品种‘秋宝芥蓝’的选育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为丰富芥蓝遗传资源,提升芥蓝杂交育种水平,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秋宝芥蓝’,具有中熟、品质优和商品性好的特点。‘秋宝芥蓝’叶片近圆形,叶长16.0 cm,叶宽15.7 cm,菜薹长19.8 cm,薹粗1.8~2.0 cm,单薹质量100~120 g,播种至初收55~60 d。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93.9 kg/hm~2,比对照品种‘顺宝芥蓝’平均增产11.0%。‘秋宝芥蓝’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为9—11月下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摊叶厚度晾青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摊叶厚度晾青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肉桂品种三、四叶小开面嫩梢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及靶向代谢组学法,研究了摊叶厚度(6 cm、12 cm、18 cm、传统晾青)对武夷岩茶晾青过程中叶温、青叶层CO2浓度以及毛茶香气、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等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6、12 cm摊叶厚度晾青叶温较稳定,四晾尾后各摊叶厚度晾青叶层CO2浓度显著低于传统晾青(P<0.05).毛茶感官品质随摊叶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6 cm摊叶厚度晾青毛茶综合品质得分最高为94.1分.各摊叶厚度晾青毛茶儿茶素总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传统晾青(P<0.05),6 cm摊叶厚度晾青毛茶儿茶素含量较高;6、12、18 cm摊叶厚度晾青毛茶间氨基酸总量、鲜爽味氨基酸无显著差异,而12、18 cm显著高于传统晾青(P<0.05);各毛茶挥发性物质中醇类物质占比最大,而己酸叶醇酯、γ-己内酯、己酸己酯等酯类在6、12 cm摊叶厚度晾青毛茶中显著高于18 cm和传统晾青(P<0.05).综上,6、12 cm摊叶厚度晾青均能提高武夷岩茶茶汤浓厚度,有利于愉悦香气物质形成,12 cm可作为武夷岩茶晾青兼顾品质与产量的参考摊叶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剪接因子SQD在家蚕中的表达定位与功能分析
《环境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mSQD(Bombyx mori SQUID)是一种具有RRM结构域(RNA recognition motif,RRM)的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hnRNPs).为探究SQD在家蚕中的表达定位和功能,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克隆表达与抗体制备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变态发育和胚胎发育时期部分组织的BmSQD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量进行分析,辅以组织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分析,对SQD蛋白的基本特性和在家蚕Bombyx mori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进行了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昆虫中的SQD同源基因相似性高,尤其是SQD蛋白二级结构的α螺旋和β折叠按照β1-α1-β2-β3-α2-β4的空间顺序组合形成的两个RRM结构域在昆虫中高度保守;BmSQD是一种亲水性且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hnRNPs蛋白,存在潜在的磷酸化位点;BmSQD在家蚕中的大部分组织中都有表达,尤其在卵巢与精巢等重要组织,且主要在家蚕发育的重要时期如胚胎发育与变态发育时期高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对基因转录后调节起到剪接调控作用.本文为研究SQD蛋白在昆虫变态发育和胚胎发育中的剪接调控机制提供数据参考的意义.
关键词: 家蚕 BmSQD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定位 剪接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赖氨酸水平对22~33周龄山麻鸭产蛋性能及卵泡发育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产蛋高峰期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浆生化指标及卵泡发育的影响,确定产蛋高峰期山麻鸭赖氨酸需要量。【方法】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一致的22周龄山麻鸭54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鸭,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75%、0.80%、0.85%、0.90%、0.95%和1.00%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2周。记录各重复每天产蛋个数、产蛋重量,计算各阶段产蛋率、日产蛋重和料蛋比。试验期末从每重复采集3枚鸭蛋,测定蛋品质指标;并从每重复选择2只体重接近重复平均体重的试验鸭翅静脉采血后屠宰,分离并收集卵巢、各阶段卵泡和输卵管,分别测定其重量、数量及长度。【结果】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22~24周龄山麻鸭产蛋率、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其中0.85%赖氨酸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最高,料蛋比最低;除蛋形指数外,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其他蛋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山麻鸭血浆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血浆促卵泡激素(FSH)浓度,其中0.85%赖氨酸组血浆FSH浓度最低(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山麻鸭输卵管和卵巢重量以及输卵管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0.85%赖氨酸组山麻鸭小黄卵泡数量和总卵泡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随饲粮赖氨酸水平提高,山麻鸭大黄卵泡数量和血浆尿酸含量均呈现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5),经拟合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87%时,大黄卵泡数量最多,血浆尿酸含量最低。【结论】以生产性能、卵泡发育和血浆尿酸含量为判定指标,22~33周龄山麻鸭饲粮赖氨酸适宜水平为0.85%~0.8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摄食、消化酶活和饲料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影响
《广东饲料 》 2023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摄食、肝胰腺消化酶活力、饲料效率、饲料营养物质沉积率的影响.本试验设计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选取初始体均重约1.04g的南美白对虾,分别按照养殖密度100ind/m(M10)、150ind/m(M15)200ind/m(M20)250ind/m(M25)300ind/m(M30),随机放养于20个实际水容量为300L的玻璃纤维桶中,采用表观饱食投喂49d.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摄食量在M10-M20组间呈现显著降低趋势.M10组摄食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M15组摄食量显著高于M20和M30组(P<0.05),但M20和M3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摄食率、蛋白质摄食率、钙摄食率、磷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20组达到最低值.M20组摄食率和蛋白质摄食率显著低于M10组(P<0.05);M20组钙摄食率显著低于M30组(P<0.05);M20组磷摄食率显著低于M10和M30组(P<0.05).M20组粗脂肪摄食率显著低于M15、M25和M30组(P<0.05).各组间肝胰腺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M20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脂肪效率最高,且明显高于M25和M30组(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干物质、蛋白质、灰分、钙和磷沉积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M20组干物质沉积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灰分沉积率、钙沉积率最高,显著高于M25和M30组(P<0.05).M20组磷沉积率显著高于M10和M30组(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南美白对虾摄食量、摄食率、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均具有明显影响.本试验条件下,M20组,即放养密度为200ind/m3的饲料效率和营养物质沉积率效果最佳,养殖密度过高(M30)或过低(M10)均不利于南美白对虾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