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玉米带样本县农作物及水稻、玉米、大豆种植结构演变及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因素、政策因素、收益因素、科技因素和传统因素,提出玉米与大豆轮作、玉米与其他杂粮作物轮作和玉米内部不同品种间的调整为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关键词: 玉米 松辽平原玉米带 种植结构 生态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大豆籽粒品质与豆芽品质的关系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个小粒大豆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恒温培养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小粒大豆品种对豆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增长趋势,蛋白质也呈增长趋势,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豆籽粒脂肪含量与豆芽的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豆芽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豆芽产出率与豆芽平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豆芽蛋白质含量与豆芽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小粒大豆 豆芽 品质 豆芽产出率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甾体糖苷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甾体糖苷的苷元和糖链结构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五种结构相关的甾体糖苷薯蓣皂苷、纤细皂苷、边缘茄碱、澳洲茄碱和查茄碱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H7402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后测定了化学修饰的6-O-双硫酸茄碱、6-O-硫酸查茄碱和全乙酰化查茄碱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以查茄三糖为糖链的薯蓣皂苷、边缘茄碱和查茄碱抗增殖活性明显高于以其它三糖为糖链的纤细皂苷和澳洲茄碱;甾体糖苷对人源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6-O-双硫酸茄碱、6-O-硫酸查茄碱和全乙酰化查茄碱无抗增殖活性。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苷元"F"环结构对活性有一定影响,糖链的单糖组成和结构对抗肿瘤活性有显著影响;糖链上的羟基在甾体糖苷的抗肿瘤活性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甾体糖苷 抗肿瘤活性 化学修饰 构效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转基因大豆快速无损鉴别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了转基因大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实验以3种不同非转基因亲本(HC6,JACK,TL1)及其转基因大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874~1 734nm波长范围的256个波段范围的高光谱图像,提取大豆的光谱信息,剔除明显噪声部分后,采用Moving Average(MA)平滑预处理的941~1 646nm范围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3种非转基因亲本大豆建立模型进行判别分析,其相应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50%和100%,100%和100%,96.25%和92.50%,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非转基因大豆的识别。对非转基因亲本及其转基因大豆进行判别分析,基于全谱,3种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9.17%和99.17%,87.19%和81.25%,99.17%和98.33%;以x-loading weights提取非转基因亲本及其转基因大豆判别分析的特征波长并建立PLS-DA模型,3种的建模集和预测集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72.50%和80%,80.63%和79.38%,85%和85%,该结果表明非转基因亲本与转基因品种的判别分析是可行的,特征波长的选择也可用于非转基因亲本与转基因品种的判别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亲本及其转基因大豆进行鉴别是可行的,为转基因大豆的快速无损准确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近红外高光谱成像 转基因大豆 PLS-DA x-loading weigh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盐碱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抗性分析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Gen Bank数据库中发表的拟南芥DREB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人工合成DREB基因序列,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DREB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Hi II中,获得转DREB基因玉米材料,经过分子检测获得4个阳性转化事件。在不同浓度水平的Na Cl溶液(40、80、120 mmol/L)和Na_2CO_3溶液(10、20、30 mmol/L)胁迫下,研究其耐盐碱性。结果表明,DREB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转DREB基因玉米的耐盐碱性获得显著提高,80 mmol/L的Na Cl溶液和20 mmol/L Na_2CO_3溶液可以作为转DREB基因玉米的耐盐碱分析条件。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NaCl Na_2CO_3 耐盐碱 DRE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质组成形态及其合成调控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对小麦产量有重要影响,蜡质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因此蜡质对小麦抗旱性和生产非常重要。蜡质具有防止水分的非气孔散失和气体交换、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和强光辐射等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危害等重要生理功能。蜡质的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大量的基因和转录因子参与了蜡质的合成和调控。蜡质的合成和运转受到转录、转录后和翻译水平的复杂调控,目前认为主要途径是转录水平的调节。干旱胁迫可以诱导植物蜡质含量的升高,组成和形态结构也随之改变,蜡质含量的升高和组成形态的改变反过来可以增强抗旱性。小麦蜡质可以显著提高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比值,最终提高籽粒和生物学产量。有关小麦蜡质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小麦中具有独特的β-二酮蜡质合成途径,β-二酮的大量合成对小麦蜡质形态结构的影响、蜡质的合成和调控及其影响小麦抗旱性的生理机制都亟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蜡质 组成和形态 合成与调控 小麦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眼蜂对不同基质的玉米螟卵的寄生选择性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硫酸纸、塑料布、鲜玉米叶、蜡纸作为玉米螟成虫的产卵基质,得到4种不同的玉米螟卵块。在气候箱内对大、小卵繁殖的4个品系赤眼蜂进行寄生玉米螟卵块测试。结果表明:4个品系赤眼蜂对4种不同基质玉米螟卵的寄生具有选择性,不同品系赤眼蜂对同一种玉米螟卵的寄生特性存在差异,小卵赤眼蜂的寄生特性优于大卵赤眼蜂,当蜂种同为"大卵"或同为"小卵"时,螟黄赤眼蜂的卵块寄生率优于松毛虫赤眼蜂,而松毛虫赤眼蜂的单雌寄生卵粒数优于螟黄赤眼蜂;研究还发现同一赤眼蜂品系在玉米叶卵上的寄生效果最好,其次是塑料布卵,很少在蜡纸卵上寄生,这一结果为今后更好地选育、应用,以及效果评价赤眼蜂提供参考。

关键词: 赤眼蜂品系 玉米螟 产卵基质 寄生 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用甜菜品种品质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10个糖用甜菜品种品质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品种间有害物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因此,若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议选择产量较高的品种,如"阿迈斯"、"KWS7156"、"HI0479"、"SD12826"、"KWS0149"、"普瑞宝"、"KWS3418"等品种;若为增加制糖企业效益,建议选择有害物质含量低、矫正产糖量高的品种,如"阿迈斯"、"普瑞宝"、"KWS3418"、"KWS7156"等品种。由于有害物质含量直接影响蔗糖的回收率,所以无论是引进国外甜菜品种,还是国内培育甜菜品种,不仅要注重块根产量和含糖率性状,更应注重有害物质含量选择,以筛选或培育出性状优异的甜菜新品种。

关键词: 糖用甜菜 有害物质 结果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菜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作为后基因时代生命科学技术研究的里程碑和核心内容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诸多方面应用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普通菜豆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以及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蛋白质组学在普通菜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的契机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园艺植物 后基因时代 菜豆 蛋白质组学 全基因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隐性核不育保持系表达载体构建

玉米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Genebank中搜索花粉致死基因Zm AA1、花粉育性恢复基因Ms45、粉质胚乳突变基因Mucronate及各基因特异调控因子和终止子序列,并在目的片段的上下游设计增加同尾酶Spe I(Nhe I、Xba I)和酶切后具有各种类型的DNA片段的Esp3I酶切位点,基因合成构建到克隆载体puc57上,命名为puc-Zm AA1、puc-Ms45、puc-Mc。采用传统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目的片段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3300上,并用热击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LBA4404及EHA105中,酶切、PCR检测及核苷酸序列测定证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关键词: 玉米 Mucronate基因 Ms45基因 ZmAA1基因 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