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辐射诱导荆州黑麦染色体1R结构变异的研究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0Coγ射线(12Gy)辐照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染色体1R二体添加系花粉,并授粉给辉县红,获得153粒辐射杂种M1代种子。以Fluorescein-12-dUTP标记的荆州黑麦基因组DNA为探针,对其中33粒M1代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分析发现,23粒种子中的荆州黑麦1R染色体未发现明显变化,而另外10粒均发生了小麦和黑麦染色体易位,变异率为30.30%。电离辐射诱发产生的易位类型包括相互易位、大片段易位、小片段易位、整臂易位及端体等。这些易位染色体涉及1R染色体11个易位断点,其中位于长臂4个,短臂6个,位于着丝粒区1个,说明电离辐射可有效诱发目标染色体系列结构变异,为染色体缺失作图、重要性状基因定位和培育仅具目标基因的小片段易位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荆州黑麦 辐射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组原位杂交


1-MCP处理结合冷藏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1-MCP处理对西兰花冷藏保鲜品质的影响。1-MCP处理浓度为1.5、2.5μL/L,冷藏期间每隔10d取样测定西兰花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对于延缓西兰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Vc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均有明显效果,并可抑制西兰花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1-MCP处理提高西兰花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了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升高,延缓了西兰花的衰老。1.5、2.5μL/L的1-MCP处理对西兰花的成熟衰老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经2.5μL/L处理的西兰花的品质表现更好。这说明了冷藏结合1-MCP处理不仅较之普通冷藏更好地保持了西兰花的营养品质,同时也证明1-MCP在低温条件下仍可发挥正常作用。


天津都市渔业发展问题探讨
《水产科技情报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天津都市渔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天津都市渔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鲜明特征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利用SSR标记分析黄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国内外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8个SSR标记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标记,共检测到42个等位基因,其中10个为稀有等位基因,各标记PIC值介于0.019~0.384之间.在4个不同生态类群中,华南型含等位基因数最多,日本东南亚型次之,其它类型均最低;多态性位点比例以华南型和日本东南亚型最高,华北型最低;华南型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其它类型均高.聚类分析表明,102份种质资源的相似性系数在0.42~1.00之间.在相似性系数0.65处,102份种质资源被分成3大类,基本上按刺瘤特征被区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华北型和欧洲型分布比较集中,其它生态型分布则较为宽广;密刺型和无刺型各自分布在一定区域,而刺瘤中等与稀少的中间类型处于2者之间.


烟盲蝽5龄若虫对菜蚜低龄若蚜的捕食效能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烟盲蝽5龄若虫对菜蚜低龄若蚜的捕食能力。[方法]在试验室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培养皿中和小纱筒中烟盲蝽5龄若虫对6个密度菜蚜低龄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并对烟盲蝽5龄若虫自身密度的干扰效应进行了观察。[结果]烟盲蝽5龄若虫对低龄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可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其自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符合Hassel-Verley的干扰效应模型。[结论]烟盲蝽5龄若虫对低龄菜蚜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烟盲蝽5龄若虫自身密度对功能反应存在密度制约作用。


天津地区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种植模式
《中国蔬菜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2006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天津滨海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天津盐碱土中植物的VA菌根真菌共生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9科23种盐生植物中,有19种盐生植物被菌根真菌侵染。所调查植物的VA菌根结构类型与宿主植物类型有关,禾本科(Poaceae)植物为P型菌根,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柽柳科(Tamaricaceae)等其它科植物均为A型菌根;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和植物本身的特性有关;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显著不相关(P=0.9740,r=0.1841,n=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