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氧化锌及改性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药理水平的氧化锌广泛用于断奶仔猪的腹泻控制和生长促进,但同时会引起环境污染以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与药理水平氧化锌相比,改性氧化锌在不降低仔猪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可实现生产中的氧化锌减量、环境减排。本文综述了改性氧化锌的类型及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改性氧化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氧化锌 改性氧化锌 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杂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水稻粒重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粒重是决定水稻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20年对水稻粒重的研究方兴未艾,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手段对水稻粒重和粒型进行研究,目前已有多条复杂信号通路调控途径被揭示.水稻粒重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人们对水稻种子细胞发育过程细胞分裂、分化及灌浆的动态变化研究和认识.迄今为止,包括泛素化途径、G-蛋白偶联途径、激素调控途径、光合作用调控途径、表观调控途径和micro RNA调控途径等大量决定水稻粒重相关基因已被克隆和鉴定.综述了近年来对于参与水稻粒重影响因素及不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多个利用现代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案例,并且展望通过多种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及新型农业自动化无人技术和高效环境水土控制技术准确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抗性的生物育种"4.0时代".最后,提出基于智慧农业,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配套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相结合、从理论到成果转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稻;粒重;细胞增殖;细胞伸长;信号调控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县域尺度的茂名蔬菜产地专业化及集聚化程度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量化茂名市县域蔬菜生产布局与产地集中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专业化、集聚化程度指数,对茂名市县域1998—2018年蔬菜产地集中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探究茂名市蔬菜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规律.对茂名不同时期蔬菜产地集中程度进行度量,进一步分析不同阶段茂名蔬菜产地布局的特点.[结果]茂名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集中度均较广东省总体水平高,主要集中在电白区、化州市、高州市,但蔬菜单位面积产量超过茂名市平均水平的只有高州市,而电白区和化州市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处于全市平均值以下.通过产值对茂名各地区进行专业化程度分析,蔬菜种植面积最小的茂南区专业化水平最高,其区位熵维持在2.0左右,远超其他地区,约为信宜市的2.5倍;电白区专业化水平排第2位;而化州市与高州市作为蔬菜主产区,其区位熵较低,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均小于0.[结论]通过对专业化与聚集化程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茂名市的蔬菜产业集中度高,部分区县专业化水平也不低,但集中度与其专业化水平不匹配.

关键词: 蔬菜;茂名;区域布局;产地集中;北运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在广东省的栽培历史悠久。广东省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对广东甘薯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调查队收集到广东57个县(市、区)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201份。调查发现,广东甘薯地方品种资源集中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珠三角交接片区,从揭阳揭西县、广州从化区和阳江阳西县收集最多。调查和表型鉴定的结果表明,收集的甘薯地方品种主要以鲜食型的品种为主,富含胡萝卜素的甘薯品种占比42.29%,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甘薯资源占比8.96%。鉴定评价获得茎叶生长势强的资源127份,高产资源76份,高干物率资源29份。综合表型性状筛选出石牌红甘茨、一点红、鸡骨香、黄沙高山红薯和石角红薯5份高产、优质和食味优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本次行动抢救性收集了一批古老地方甘薯品种、濒危资源。通过本研究对广东甘薯地方品种资源有了系统认识,并且针对甘薯产业的需求,挖掘出一批优异的种质材料。这些优异资源对甘薯品种在产量、品质和食味等性状方面的改良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甘薯地方品种 种质资源 普查与收集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余甘子新品种'上湖仙油甘'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上湖仙油甘’是从广东地方品种‘矮种油甘’的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晚熟、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个大,扁圆形,果皮黄绿色,果棱明显,平均单果质量11.5 g。肉质甘甜爽脆,含可溶性固形物10.4%,维生素C 2.78 mg·g-1,总糖73.0 mg·g-1。涩味轻,回甘浓郁,品质佳,适合鲜食。在广东潮汕地区10月上旬进入成熟期,采收期长,丰产稳产,4~6年生树单株产量32.7~41.0 kg。

关键词: 余甘子 油甘 甘甜 鲜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法制备的固体脂肪结晶颗粒的性质及其乳液稳定性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级皮克林颗粒,固体脂肪结晶颗粒(SLPs)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利用性和安全性、广泛的来源及产业化前景高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控制SLPs的大小和形态对于制备稳定的SLPs皮克林乳液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高熔点的固体脂肪——全氢化大豆油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吐温40(Tween 40,简称T40)为乳化剂,采用超声乳化法,通过改变超声处理条件(功率选取300、350、400和450 W;时间选取1、2、4和6 min)制备具有不同粒径、晶型以及形态的SLPs,并研究其对乳液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在1.6~2.9μm之间,形态主要呈宽板条状,大小不一,晶型为α型;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在259~480 nm之间,形态呈棒状伴随球状,晶型为α型和β型共存;固定超声时间为4 min时,随超声功率的增加,未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整体增大,晶型和形态无明显变化,而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整体增大,β型和球状晶体增多;固定超声功率为350 W时,随超声时间的延长,未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晶型和形态无明显变化,添加T40的SLPs的平均粒径显著减小(从480 nm减小至261 nm),但形态、晶型无显著性变化。可见,T40的添加降低了SLPs的粒径,改变了SLPs的晶型,促进了β型晶体的产生及晶体形态由板状向棒状和球状的转变。采用上述SLPs制备乳液发现:未添加T40的SLPs不能获得稳定的乳液,在体系上层出现块状絮凝物;而添加T40的SLPs则可以获得稳定的白色乳液,且不同粒径、晶型以及形态的SLPs形成的乳液粒径有所差异。

关键词: 固体脂肪结晶颗粒 超声 粒径 形态 晶型 乳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的动态变化对水溶态铜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土壤铜污染严重,耕地点位超标率高达2.1%。重金属毒性及生物有效性由其形态决定,而并非其总量决定。水溶态铜含量活性最高,最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秸秆常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钝化修复中。秸秆还田后会产生溶解性有机物,这部分周转最快、活性最高的土壤有机质对土壤中水溶态铜含量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中国3种地带性土壤(红壤、褐土和黑土),设计添加铜和秸秆的土壤培养试验,温室培养12个月,每4个月取样一次。测定土壤中水溶态铜、溶解性有机碳(DOC)、氮(DON)和溶解性有机物的紫外光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红壤、褐土及黑土的秸秆处理中DOC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292%—567%,107%—202%,114%—141%。培养后8个月,3种土壤中DON含量较对照显著下降。其中,红壤、褐土及黑土中DON含量下降的幅度分别为88%—90%,47%—93%,62%—88%。在培养的第8—12个月,红壤和褐土的秸秆处理中DON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8%,22%,说明微生物在激发效应过程中优先利用溶解性有机氮。(2)秸秆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芳香环上取代基种类增加,芳香性增强,分子量增加;随时间推移,3种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芳香性及分子量随时间逐渐下降。(3)由于溶解性有机物对铜离子的络合作用,有机物加入后3种土壤中水溶态铜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土壤中,DOC含量与水溶态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该研究表明,相比于溶解性有机物的紫外光谱性质,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对水溶态铜含量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地带性土壤 外源铜 老化 秸秆 溶解性有机物 紫外-可见光谱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砧木与接穗参数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火龙果嫁接技术中砧木与接穗选择的具体参数,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出芽速度,完善火龙果嫁接技术.[方法]以红水晶6号火龙果为试材,砧木取自不同长度的老熟或绿熟茎蔓,选取砧木在茎蔓中相对位置(砧位)、嫁接方法、接穗芽数、接穗成熟度等因素,采用混合正交或正交设计进行嫁接试验;根据接穗是否萌芽、出芽时间等分别对砧木长度、质量、砧木质量/长度比、砧木周长、接穗长度等砧穗参数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老熟和绿熟的短茎蔓(可切分两根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为75.0%和87.5%;老熟的长茎蔓(可切分3根砧木)不宜选用单芽接穗;绿熟长茎蔓的中段不宜用做砧木;砧木偏长、砧木质量/长度比较低、成熟度偏嫩、接穗偏长有利于嫁接成活,当砧木较短、较粗、较重、砧木质量/长度比较高、成熟度偏老时接穗萌芽较晚甚至不能萌芽.[结论]初步确定红水晶6号砧木嫁接的基本原则,选取1~2年生茎蔓,优先使用绿熟茎蔓,但避免使用绿熟长茎蔓中段为砧木,砧木长度不低于40 cm,选取生长点附近充实成熟的茎段为接穗,从顶部开始截取接穗进行嫁接,接穗含2芽且长度不低于3 cm,使用平接法为主,嫁接成活率达81.2%,生产实用性较好,对火龙果苗木繁育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火龙果 嫁接 砧木 接穗 成熟度 正交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浸渍时间嘉宝果浸泡酒的品质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热带水果嘉宝果为原料制作嘉宝果浸泡酒,研究不同浸渍时间对嘉宝果浸泡酒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浸渍时间浸泡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明确其特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浸泡酒中的酚类物质含量随浸渍时间延长而增加,浸泡3个月时嘉宝果浸泡酒的酚类物质含量已达到峰值,其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分别为1581.11 mg GAE/L、352.20 mg CE/L和140.96 mg EPE/L,与浸泡6个月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浸泡酒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浸泡3个月的嘉宝果浸泡酒的ABTS、DPPH和FRAP抗氧化能力最强,含量分别为697.02 mmol TE/L,428.97μmol TE/L和19.97mmolFe2+/L。嘉宝果浸泡酒挥发性成分中主要鉴定出醇类、烃类、酯类和醛酮类等4类。苯乙醇、1-己醇、癸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等香气成分是嘉宝果浸泡酒的重要风味物质。综上所述,确定嘉宝果浸泡酒的最佳浸渍时间为3个月,此时浸泡酒的活性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物质种类均达到最好水平。

关键词: 嘉宝果 浸泡酒 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维生素对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肌肉品质与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维生素对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肌肉品质与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的60日龄清远麻鸡40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组在饮水中添加0.01%的复合维生素,各组鸡只放养在桉树林下,试验为期100 d.结果表明:①复合维生素显著提高了清远麻鸡120~160日龄时体重(P<0.001);②添加复合维生素显著提高试鸡宰后45 min、宰后24 h胸肌的L*值(P<0.05),降低b*值(P<0.05),并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与剪切力(P<0.05);③复合维生素增加清远麻鸡胸肌中谷氨酸、肌苷酸及降低肌内脂肪的含量(P<0.05).添加复合维生素可显著提高林下养殖模式下清远麻鸡的体重,改善肉品质,并增加胸肌中谷氨酸、肌苷酸及肌内脂肪等风味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肌肉风味.

关键词: 复合维生素 清远麻鸡 肉品质 风味物质 林下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