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单宁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单宁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级代谢多酚类产物,分为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复合单宁,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单宁具有肠道收敛、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抗病毒、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适量的单宁可有效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肠道微生物区系,增强机体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本文综述了单宁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单宁在我国无抗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单宁 抗生素 肠道健康 单胃动物 反刍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代谢组学的植物多酚及其肠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分类和来源、在代谢组学技术的驱动下,新型多酚物质的鉴定、控制植物多酚合成途径的关键因子以及多酚的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多酚在肠道中的代谢以及其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并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目前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多酚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存在差异,多数有促进肠道有益菌作用,并通过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发挥促进健康效应.总之,植物多酚作为"益生元"影响人体健康可能离不开肠道微生物的介导.各个植物多酚的益生功能也需要进一步阐析,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宿主,膳食等混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且需要拓展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植物多酚 益生元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上限对芥蓝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土壤水分对芥蓝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基于不同灌溉上限的条件分析土壤水分对芥蓝植株氮、磷、钾、钙、镁的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及其在各器官中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土壤水分能促进芥蓝植株各种养分的吸收,其促进作用以Ca>P>N≥K>Mg的顺序排列.氮含量在根和基茎中较少,在基叶、薹叶和薹茎中相对高一半左右,薹叶和基叶的氮含量随着土壤水分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薹叶高于基叶的趋势;薹茎的氮含量则随着土壤水分增加呈相对减少趋势.磷含量在植株各器官基本随着土壤水分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薹叶的磷含量上升幅度最大;当植株的磷相对缺乏时则更多向薹茎中转移.基茎的钾含量在土壤水分增加时有较大提高,在其它四个器官保持较平稳的增长的趋势,并按基叶>薹茎>薹叶>根的顺序排列.钙含量在植株各器官相差极大,以基叶中钙含量最高,薹叶中少一半以上,根和基茎中较少,薹茎中极少.镁含量植株基叶中较高,比其他器官高一半左右,土壤水分增加有促进根吸收的镁转移,在基叶、薹叶和薹茎中积累的趋势.土壤水分促进芥蓝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并对芥蓝各器官的养分分配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芥蓝 灌溉上限 养分吸收 养分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轻简氮肥管理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中面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高、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探索在保障水稻高产高效的前提下更为简化的"一基一追"轻简施氮模式,减少施肥次数,提高种稻效率,为水稻轻简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籼稻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018年晚季设置不施氮(N0)、三控施肥(TC)、三控减氮(RTC)和3个轻简施氮(SNM1、SNM2、SNM3)6个处理,2019年早季设置N0、TC、农民习惯施肥(FP)和3个轻简施氮(SNM2、SNM4、SNM5)6个处理,研究不同氮肥管理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2018年晚季,SNM2处理与TC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RTC、SNM1和SNM3处理;2019年早季,SNM2、SNM4和SNM5处理的产量与TC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比FP处理增产7.36%—7.51%,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增加。SNM2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TC处理无显著差异(2019年早季千粒重除外),但2个处理的产量构成不同,SNM2处理的单位面积颖花数多,主要通过扩大库容量保持高产。2018年晚季,SNM2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RE)、氮肥农学利用率(AE)、氮肥生理利用率(PE)和氮素收获指数(NHI)与TC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氮肥偏生产力(PFPN)显著增加;SNM1和SNM3处理的RE、AE和PFPN显著低于SNM2处理。2019年早季,3个轻简施氮处理的5项氮肥利用率指标均与TC处理无显著差异,4个轻简处理的RE、AE和PFPN显著高于FP处理。SNM2、SNM4、SNM5和TC处理的单位面积颖花数、总生物量和总吸氮量均高于FP处理。2018晚季,SNM2处理的垩白粒率较TC处理显著降低,其他指标与FP和TC处理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一基一追"的轻简氮肥管理SNM2处理,在减少氮肥10%、减少2次施肥的情况下,其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与TC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FP处理,外观品质有所改善,碾磨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在劳动力紧缺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采用轻简氮肥管理技术,既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又可实现水稻的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该研究结果对水稻轻简化栽培具有指导意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华南双季稻 轻简氮肥管理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度及海拔地区刺梨果实营养活性成分比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究成熟度及种植的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营养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成熟度及海拔地区的刺梨果实,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测定样品中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样品品质差异。结果成熟刺梨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单宁、多酚、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含量分别为744.01~1260.93 mg/100 g FW、35.86~52.11 mg/g DW、128.80~188.70 mg/g DW、78.04~119.54 mg/g DW及22.56~32.32 mg/g DW。与成熟果实相比,刺梨五成熟果的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含量较低,而总黄酮、总单宁、总酚及总三萜含量均较高(P<0.05)。成熟果实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与海拔呈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梨五成熟果与成熟果的品质差异显著,而不同成熟果样品在品质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未随海拔地区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五成熟刺梨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果实,而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刺梨果实 营养活性成分 抗氧化 成熟度 海拔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OXO基因对印楝素诱导sf9细胞凋亡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印楝素(azadirachtin, AZA)通过转录因子FOXO诱导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分为AZA处理组和未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AZA对sf9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sf9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FOXO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RNAi FOXO后,检测FOXO基因表达量与Caspase-3的酶活性变化。【结果】CCK-8检测发现AZA可显著抑制sf9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到5 mmol/L AZA可破坏sf9细胞的微观结构,导致细胞核收缩,染色质聚集,细胞质空泡状;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发现AZA诱导sf9细胞凋亡与时间呈正相关;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发现AZA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Bim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P-FOXO蛋白表达量降低,FOXO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利用qRT-PCR进一步检测发现,FOXO基因表达量与AZA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RNAi技术沉默FOXO后,经AZA处理发现Caspase-3的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ZA可通过上调FOXO基因抑制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关键词: 印楝素 sf9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FOXO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季稻早季直播与晚季再生施肥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改传统的水稻双季种植为早季直播+晚季再生新型种植模式,通过应用早季直播稻一次性施肥技术与再生稻喷施促根促蘖液肥2项关键技术,拟解决再生稻穗数少、穗形小导致产量低的问题,实现产量与生产效益的提高。【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一次性施肥对水稻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早季直播稻一次性施肥与再生稻喷施促根促蘖液肥对两季水稻产量、再生稻发育以及整体效益的影响。【结果】一次性施肥的水稻分蘖早、分蘖数略高于分次施肥,增加了水稻成穗数,且有利于培育水稻庞大根系。一次性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等养分的分次施肥处理依次增产3.7%、8.7%和31.3%,说明一次性施肥方式增产显著。一次性施用600、750 kg/hm2控释肥处理并结合喷施两种促根促蘖液肥,水稻穗数、穗粒数均高于对照,说明具有促穗增加穗粒数的效果,且促根促蘖液肥Ⅰ效果较好。3种施肥量结合配施促根促蘖液肥处理的年效益均显著高于双季稻常规种植,其中,750、900 kg/hm2控释肥处理结合促根促蘖液肥年效益分别提高6 859、8 291元/hm2。【结论】一次性施肥技术具有提高水稻产量的效果,促根促蘖液肥Ⅰ可有效增加水稻分蘖,双季稻早季直播稻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再生稻喷施促根促蘖液肥效益比常规种植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直播稻 再生稻 一次性施肥 促根促蘖液肥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减量后移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氮肥减量和后移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法]2014年早季、晚季,设置不施氮肥(T1)、习惯施肥法(对照,T2)和2个氮肥减量后移处理〔三控施肥法(T3)、氮肥重度后移(T4)〕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群体动态、物质生产、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等指标.[结果]与T2处理相比,早季T3、T4处理稻谷产量分别增加8.8%和12.0%,晚季分别增加12.7%和18.4%.早晚两季,T3、T4处理总吸氮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肥生产力均较T2处理显著提高.T3、T4处理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在穗分化前比T2处理缓慢,此后则大幅加快.T3、T4处理分蘖成穗率较T2处理分别提高5.5~6.8、18.3~19.4个百分点.与T2处理相比,抽穗期T3、T4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1.5%和35.4%,叶片含氮量分别提高27.7%和50.8%;早季库容分别扩大12.7%和19.4%,晚季库容分别扩大18.3%和47.6%.与T3处理相比,T4处理产量早季、晚季分别增加3.0%和5.0%,分蘖成穗率分别提高11.5、13.9个百分点,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含氮量分别增加21.5%和18.1%,库容分别扩大6.0%和24.8%,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都下降,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8.0%和26.0%.[结论]氮肥减量后移使水稻源和库显著扩大,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作物生长率;源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在犬细小病毒基因分型中的比较

中国兽医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犬细小病毒2型(CPV-2)2种不同熔解曲线技术基因分型方法,并通过比较其熔解温度差异(△Tm)评价不同方法对犬细小病毒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分型鉴别能力。结果显示,探针熔解曲线聚合酶链式反应(FMCA-PCR)方法中不同SNP位点之间熔解温度差异(△Tm)均大于3℃,而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聚合酶链式反应(HRM-PCR)方法中熔解温度差异(△Tm)只有0.2~0.6℃。临床30份CPV-2核酸样本基因分型结果显示,FMCA-PCR方法的准确率为100%;而HRM-PCR方法准确率为96.6%(未形成杂合子前)。虽然HRM-PCR方法中不同SNP位点之间熔解温度差异较小,影响其基因分型结果,但通过杂合子HRM分析后可提高该方法的准确率。本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CR方法的2种不同熔解曲线基因分型技术均具有较好的SNP位点分型鉴别能力,为熔解曲线基因分型技术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关键词: HRM-PCR FMCA-PCR CPV-2 基因分型 熔解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热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提高是解决人类口粮问题的关键.水稻喜温,但温度过高会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热害频发,严重限制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导致水稻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通过鉴定水稻耐热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克隆相关基因,并研究水稻耐热性状的分子机理,将水稻重要耐热相关基因应用于育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水稻耐热分子机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迄今为止,国内外科研人员已通过不同的遗传群体鉴定了80个以上的水稻耐热相关QTL,并通过正向或反向遗传学手段克隆了部分水稻耐热相关基因,为水稻耐热分子育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就水稻耐热相关QTL的鉴定、耐热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以及耐热相关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水稻耐热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耐热QTL;产量;分子机制;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