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方中草药投喂策略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 2013 CSCD
摘要:设计9组试验组,测定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草药以及不同的投喂策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饲料组分别为D0、D2、D4(连续投喂对照组、0.2%中草药组、0.4%中草药组)、1D2-1D0、1D4-1D0(1周0.2%、0.4%中草药饲料-1周对照饲料)、1D2-2D0、1D4-2D0(1周0.2%、0.4%中草药饲料-2周对照饲料)、1D2-3D0、1D4-3D0(1周0.2%、0.4%中草药饲料-3周对照饲料)。结果表明,D2组和1D4-2D0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D0组;D2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D0组;D4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D0组和1D4-1D0组;D0组的肝胰腺蛋白酶活性和血淋巴总蛋白(TP)质量浓度低于其他各组,而血淋巴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KP)以1D4-1D0组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以D0组最高。因此,连续投喂0.2%中草药饲料以及1周0.4%中草药饲料-2周对照饲料的策略可以使凡纳滨对虾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


从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年会看海洋科学的发展变化
《海洋开发与管理 》 2013
摘要:基于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近年来年会的发表论文数据,利用TDA软件工具,分析PICES的发展趋向与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尽管成立于1992年的PICES的影响范围与程度不断增加,但作为6个成员国之一的中国,对PICES的参与度还较低,影响程度有限;近年来,PICES组织年会所关注的热点基本聚焦于气候变化、气温、海洋生态系统等北太平洋海洋地区大尺度的重大国际海洋环境问题上。对中国而言,需要通过积极参与PICES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参与度。
关键词: 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 发展趋向 研究热点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生物学杂志 》 2013 CSCD
摘要: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眼睛出现的过程、眼睛进化所需的时间、眼睛的单起源论、眼睛的类型与进化、光感受器与眼睛进化的关系、光感受器和视蛋白的类型与进化这6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动物眼睛起源与进化的主要研究进展。


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DGGE分子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了2007年夏季桑沟湾不同养殖区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DGGE指纹图谱分析表明,不同站位之间既存在共同图谱,又具有各自的特征谱带,总体上可分为4个区,湾外区、湾口区,湾中区和湾底区,分别与非养殖区、海带养殖区、综合养殖区、贝类单养与网箱养殖区行相对应;扇贝养殖区和牡蛎养殖区微生物相似性最高为94%,贝类单养与网箱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相似性最低为41%,仅在网箱区发现对含氮污染物有去除作用的玫瑰杆菌属(Roseobacter)。17个站位表层水样共获得30个优势菌群,选择比较明显的12条带进行回收、扩增和测序,与GenBank中已经登录的细菌种群的同源性进行比较(相似性92%~98%),结果表明,这12条序列所代表的细菌分属于变形菌亚门(α-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研究结果说明贝类单养和网箱养殖对环境的改变较大,海带养殖对环境的改变较小,综合养殖能减少贝类和网箱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养殖模式。


大莲湖水源地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污染生物学特征与污染分析
《水产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污染生物学指数方法分析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的污染状况,结合水质指标分析不同生物学指数对水体污染的评价效果,运用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大莲湖水源地的污染特点。结果显示,夏秋季节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的浮游动物Shannon Wiener指数(H1)为0.3~1.8,Margalef多样性指数(D)为1.0~10.4;底栖动物Shannon Wiener指数(H2)为0.81~1.26,Goodnight指数(G)为0.30~0.88,均显示呈污染状态,对应水质指标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浮游动物Margalef多样性指数(D)和底栖动物的Goodnight修订指数(G)可以更好的反应水体污染状态。综合主成分分析结果,大莲湖水源地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依次为水森林>内河>池塘>外河>湖区,表明大莲湖水源地的湖区有一定的水质净化涵养作用,水源地的污染主要来自内部有机物淤积和池塘养殖,应采取地形塑造、底泥疏浚、水网沟通、控制池塘养殖等修复措施。


海参水煮液酶解多肽的抗氧化活性
《渔业科学进展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参水煮液的冻干粉为原料,选取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酶解制备多肽,测定其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对比。结果表明,3种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对·OH、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清除·OH、O-2·和DPPH·自由基的IC50值依次为8.565、6.658和2.015mg/ml,其对O-2·的清除能力优于TBHQ。经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制得的海参水煮液多肽分子量分别分布在<2 500、<3 500和<1 000D的小分子肽中。


中华花龟产卵行为观察及其繁殖性能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察和记录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的产卵行为,分析了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同时就气温对中华花龟产卵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产卵行为观察表明,中华花龟产卵巢址一般都选择在高出人工搭建的池边产卵场平面21.148(±6.943)cm(n=60)的地方,整个产卵过程可分为6期:第Ⅰ期选巢、第Ⅱ期掘巢穴、第Ⅲ期产卵、第Ⅳ期盖巢穴、第V期护卵和第Ⅵ期回水体,回归关系分析表明,第Ⅲ期时长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统计分析了6年的气温与产卵情况的关系,结果显示每年12~2月平均气温之和与2月份的产卵量正相关(P<0.05),12~2月的气温之和决定了中华花龟每年初始产卵的时间。回归关系表明,产卵时长与繁殖性能呈显著正相关,这种选择压力促使雌龟产生质量更好的后代。


鲤和斑马鱼HOX基因家族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的分析
《水产学杂志 》 2013
摘要:运用Codon W程序计算和统计分析了鲤和斑马鱼HOX基因家族密码子组成、同义密码子使用频率。结果表明,鲤和斑马鱼HOX基因家族的最优密码子分别为6和9种。鲤和斑马鱼以A或U结尾的密码子发生强烈偏向;最优密码子的使用频率(Fop)与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密码子偏爱指数(CBI)、基因的G+C含量(GC),尤其是第三位密码子的G+C百分含量(GC3S)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鲤和斑马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46和0.7884、0.9772和0.9616、0.3356和0.5380、0.5424和0.8144),而与有效等位基因数ENc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1241和0.3987)。实验表明:同义密码子第三位密码子碱基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着最优密码子使用偏性,基因的表达水平越高,对密码子的使用偏性越强。
关键词: 鲤鱼 斑马鱼 HOX基因家族 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 最优密码子 GC含量


罗非鱼对晶体蛋氨酸、包膜蛋氨酸利用的比较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罗非鱼对晶体蛋氨酸、包膜蛋氨酸的利用效果,设计了鱼粉含量为9%的鱼粉饲料、鱼粉含量为0%的无鱼粉饲料(以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无鱼粉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晶体蛋氨酸、包膜蛋氨酸,使其蛋氨酸含量与鱼粉饲料一致,共4种饲料,饲喂平均体重为(1.22±0.07)g/尾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8周。结果表明,各组罗非鱼增重率分别为1642.7%、1250.3%、1362.0%、1451.7%,饲料系数分别为1.08、1.45、1.30、1.21;在无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包膜蛋氨酸提高增重率8.9%、16.1%(P<0.05),降低饲料系数10.34%、16.55%(P<0.05);包膜蛋氨酸组较晶体蛋氨酸组具有更高增重率和更低饲料系数(P<0.05)。对摄食后不同时间点肝脏和血浆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变化的测定表明,鱼粉饲料组、无鱼粉饲料组肝脏GOT、GPT活性分别在摄食后第2、第4h出现高峰;晶体蛋氨酸组在摄食后1h出现高峰,较无鱼粉组提前;包膜蛋氨酸组在摄食后第5h出现高峰,较无鱼粉组滞后;血浆GOT、GPT活性变化趋势与肝脏的基本一致。消化率试验表明,鱼粉饲料组干物质、粗蛋白质消化率最高,无鱼粉饲料组最低;在无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包膜蛋氨酸后,干物质、粗蛋白质消化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蛋氨酸缺乏的实用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包膜蛋氨酸,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包膜蛋氨酸较晶体蛋氨酸具有更高的利用效率和更好的促生长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