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施氏鲟仔鱼发育及异速生长模型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施氏鲟仔鱼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时期:卵黄囊期(或称为自由胚期),即从刚出膜(0日龄,10.17±0.63 mm)到初次开口(9日龄,18.93±0.74 mm);晚期,从开口摄食至器官发育基本完全(38日龄,41.89±5.09 mm).卵黄囊期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晚期仔鱼各骨板分化并发育,在形态上逐渐完成向成鱼的转变.对施氏鲟仔鱼异速生长进行的研究表明,仔鱼许多关键器官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如眼径、口宽、尾鳍长、胸鳍长分别在2日龄、8~9日龄、10日龄、11日龄出现生长拐点,拐点之前器官快速生长,拐点之后生长速度减慢甚至近似等速生长.施氏鲟仔鱼各器官呈现出协调和快速发育的特征,随着重要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的发育和完善,仔鱼快速地具备了躲避敌害和摄食的能力,其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关键词: 施氏鲟 仔鱼 胚后发育 异速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海樽类数量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

海洋与湖沼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方差贡献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东海海樽类的数量变化和相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海樽类是东海浮游动物第二大类群,在数量上仅次于桡足类,其丰度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冬、春和夏季的东方双尾纽鳃樽(Thalia orientalis)和冬、秋季的小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是影响海樽类数量分布的主要优势种;海樽类高丰度区常位于暖流与各水团交汇处的偏暖流一侧,其数量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暖流势力的消长。海樽类在东海出现率较低,集群性强,较高丰度的分布仅局限在暖流势力范围内,其高丰度水域是东海暖流锋面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海樽类 数量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幼鱼肌醇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含肌醇水平分别为0、5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8、00 mg/kg、1 600 mg/kg的7组实验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体质量(4.78±0.1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9周,通过测定生长指标、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全鱼营养成分来评价饲料肌醇添加水平对草鱼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200 mg/kg使草鱼幼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200 mg/kg和400 mg/kg肌醇添加组草鱼幼鱼饲料系数(FCR)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肌醇对草鱼幼鱼存活率、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全鱼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WGR、FCR、TC、TG和LDL-C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为166~214 mg/kg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比较适宜。

关键词: 草鱼 肌醇 生长 血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区沙海蜇和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3—2005年夏、秋季在东、黄海进行的大型水母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沙海蜇及其分布区内浮游动物的数量动态分布特点,研究了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类型及其种间变化。结果表明:夏季沙海蜇主要分布于29°00′—34°00′N海域,秋季主要分布于31°00′—34°00′N海域;3年间,沙海蜇生物量逐年递减、分布范围逐年变小,但并不影响东海、黄海沙海蜇从夏季至秋季具有由东海北部向黄海逐渐移动的特点;沙海蜇分布海域浮游动物的高生物量密集区一般位于沙海蜇中心区的边缘区域;沙海蜇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浮游动物优势种夏季为中华哲水蚤与长尾类溞状幼体,秋季为中华哲水蚤、肥胖箭虫和小齿海樽。浮游动物与沙海蜇的生物量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浮游动物生物量大小与主要优势种组成可作为分析年间沙海蛰是否暴发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沙海蜇 浮游动物 生物量分布 优势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体重和饵料密度对河蚬滤食率与同化率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体重和饵料密度对河蚬滤食率和同化率的影响,此外还进行了饵料质量(POM/TPM)对河蚬同化率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30℃)条件下,河蚬的滤食率(IR)与河蚬软体部干重(W)呈明显正相关幂指数关系:IR=aWb,其中b值的范围是0.422 7-0.588 8,平均值为0.484 2,温度的上升使得河蚬的滤食率明显增大,除温度对小规格[体重为(0.076 4±0.003 8)g]的同化率有显著影响外,温度和体重对同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随着藻类密度的增加,河蚬的滤食率增加而同化率减小,两者分别符合下列关系式:IR=65.120 4 C0.326 0(R2=0.900,P<0.05)和AE=55.286 5 C-0.151 3(R2=0.925,P<0.05);河蚬的同化率随着饵料中有机物含量(POM/TPM)的增加而增加,两者间的回归方程为:AE=85.112 0+23.337 5 lnX(R2=0.958,P<0.05)。

关键词: 河蚬 温度 体重 饵料密度 饵料质量 滤食率 同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作为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的早期预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中。本文对一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标记物检测 环境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种鲇形目鱼——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 Nikolsky et Soin)、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uss uriensis(Dybowsk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的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了4种鱼消化系统各组织器官在不同pH条件下蛋白水解酶的分布和活性差异: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胃和前肠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蛋白水解酶的表达有科属差异,同科鱼中存在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而不同科鱼中未见分子量相同的蛋白水解酶;怀头鲇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种类最多,活性最强;4种鲇形目鱼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均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

关键词: 鲇形目 消化系统 蛋白水解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受精卵、卵黄囊仔鱼和开口仔鱼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变化

水生生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受精卵、卵黄囊仔鱼和开口仔鱼的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总氨基酸组成在受精卵和卵黄囊仔鱼之间变化明显,但是在卵黄囊仔鱼和开口仔鱼之间只有细微的变化。开口仔鱼与其摄食的轮虫的总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关。受精卵、卵黄囊仔鱼、开口仔鱼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9 mg/g、3.6 mg/g和2.5 mg/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2.3%、3.6%和2.5%。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从受精卵到卵黄囊仔鱼明显下降,但是发育到开口仔鱼含量无显著变化。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在不同发育阶段无显著变化,而EPA和DHA的含量从卵黄囊仔鱼到开口仔鱼有明显下降。这表明在早期发育阶段半滑舌鳎主要利用饱和脂肪酸作为能量代谢的基质,对饱和脂肪酸的利用程度大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半滑舌鳎似乎需要长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和ARA。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氨基酸组成 脂肪酸组成 仔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水质营养现状与评价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5年7、9月和2006年9、11月对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的4次调查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表层无机氮、PO4-P和COD含量,仰口至港东、石老人、流清河湾海域略高于其他水域。底层无机氮、PO4-P均为仰口至港东水域含量较高,COD为太清宫湾水域含量较高,其余水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从营养结构分析,7和11月该海域表、底层,N与P相比显得相对缺乏;9月表层,N与P相比也显得相对缺乏;9月底层N/P比值接近16∶1,氮、磷均不受限制。从营养状况看,除2005年9月份该海域水质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外,其他调查月份水质均未达到富营养化。

关键词: 崂山海域 水质 营养现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化物对酸浸取沸腾炉渣中铝的影响

化工环保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酸浸取法、加入助溶剂浸取沸腾炉渣中的铝,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球磨时间为30min、固液比(沸腾炉渣质量与酸体积之比)为1∶7、硫酸浓度为4mol/L、浸取温度为107℃、浸取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铝浸出率最高(为29.72%);KF,NH4F,NaF,CaF2等作助溶剂可明显提高铝浸出率,且助溶剂为CaF2时的铝浸出率最高,CaF2与沸腾炉渣的质量比为0.08时的铝浸出率大于75%。

关键词: 沸腾炉渣 氟化物 酸浸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