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锶元素富积的影响
《海洋渔业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计3个温度(18℃、22℃、26℃)×3个盐度(17、25、34)×3个锶元素组(1x、2x、3x)来研究环境因子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耳石中锶元素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耳石中Sr/Ca值与海水中的Sr/Ca值均呈线性关系;温度和盐度对耳石锶分配系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锶元素浓度对耳石锶分配系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影响耳石Sr/Ca值的环境因子中,海水Sr/Ca值的影响最大,温度的影响其次,盐度的影响最小;温度、盐度和锶元素浓度差异较大时,对耳石锶分配系数都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没有添加锶元素的实验组(低锶组)中,温度(18℃和26℃)和盐度(17和34)对耳石锶分配系数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水温较高(26℃)时,锶元素浓度和盐度对耳石锶分配系数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状况
《水产学杂志 》 2013
摘要: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almo salar)、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银大麻哈鱼(O.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O.tshawytscha)、褐鳟(Salmo 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强力霉素单克隆抗体制备及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合成的强力霉素-牛血清白蛋白(DC-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选择细胞融合的备用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DC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法制备DC McAb,并对DC McAb的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应用DC McAb建立检测DC的ciELISA方法,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后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3D1-H4,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8×102),腹水效价为1∶(5.12×105),抗体为IgG1型免疫球蛋白,与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分别有8.87%、5.86%和2.74%的交叉反应率,与其他抑制物无交叉反应性;ciELISA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8~199.53 ng/mL,灵敏度为2.88 ng/mL,半数抑制的质量浓度IC50为36.31 ng/mL,斑点叉尾鮰肌肉和肝脏样品中DC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13%和79.69%,平均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不同基质对检测结果影响小。所建立的ciELISA方法可以应用于水产品中DC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强力霉素(DC) 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ciELISA) 水产品 残留检测


斑节对虾Relish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刺激对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elish是Rel/NF-κB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本研究在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肝胰腺转录组文库中克隆得到PmRelish基因,其全长5 112 bp,包括3 561 bp的ORF,推测编码1个含1 186个氨基酸的蛋白。PmRelish的蛋白具有Rel/NF-κB蛋白家族的典型结构特征,包括N端的RHD结构域,核定位信号,C端的6个锚蛋白重复序列以及死亡结构域,表明该蛋白是NF-κB1亚型。该基因在所检测组织中呈组成型表达,并在血细胞表达量最高。使用定量PCR检测PmRelish基因在不同免疫刺激条件下在肝胰腺中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肝胰腺PmRelish基因是诱导型表达,并被创伤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调控表达,其中被创伤弧菌上调表达最显著。进一步证明了病毒核酸类似物Poly(I:C)、R484可激活PmRelish的表达。上述研究结果说明Relish是斑节对虾的重要免疫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参与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
关键词: 斑节对虾 relish基因 细菌 WSSV poly(I:C) R484 表达


生物滤料净化精养池塘废水的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刷净化废水的效果。[方法]通过在临窗水族箱内吊挂生物刷的方法来净化精养池塘的废水。设置了对照组(无生物刷)、试验组①(5串生物刷)、试验组②(10串生物刷)和试验组③(15串生物刷),研究生物刷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和最优的配置密度。[结果]生物刷对TN、NO2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DO的升高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此试验条件下,试验组②生物滤料净化精养池水的综合效果最佳。[结论]生物刷对精养池塘废水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此试验条件下,净化废水所需的最优密度配置为0.07串/L。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水体中呋喃西林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一套养殖水体中呋喃西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液液提取不适用于水体中呋喃西林(NF2)的提取,利用固相萃取效果最佳,比较几种固相萃取小柱萃取效果,发现MCX、HLB、C_(18)对NFZ具有保留作用,MCX适合用于处理偏碱性样液,HLB处理效果受pH值影响较小,C_(18)与HLB相比效果稍差。以HLB小柱浓缩水体中呋喃西林方法,回收率在8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定量限达到0.25 1μg/L,可应用于各类型养殖水体中的呋喃西林残留测定。


6个建鲤家系的遗传结构及不同亲缘关系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2个微卫星位点对6个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家系的遗传结构和不同亲缘关系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位点在6个建鲤家系中共检测出80个等位基因和172种基因型,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等位基因6.7个和基因型14.3种;各家系平均观察杂合度(H0)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25~0.883和0.533 ~0.65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40~0.584;固定系数(FIS)计算结果表明,6个建鲤家系都表现为杂合子过剩(FIS<0);6个建鲤家系遗传分化系数(Lat)值为0.209 4,家系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58 7;6个家系中的父子间、母子间和同胞子代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33 1、0.347 7和0.318 0,没有血缘关系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35 3,且极显著大于亲子之间和同胞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P<0.01).本研究表明,6个建鲤家系的多态信息含量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盐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平均体质量为(7.16±0.07)g的大菱鲆幼鱼分别饲养在不同盐度(12、18、24、30和36)的水体中60 d,以探讨盐度对幼鱼特定生长率、生长激素、成活率、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菱鲆幼鱼在盐度分别为18、24、30和36的水体中均生长良好,成活率为100%,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97、1.87、1.87和2.00%/d;在盐度为12的水体中,幼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盐度30组(对照组)(P<0.05),分别为80.77%和1.45%/d。生长激素为0.41~1.66 ng/mL时,盐度18和36组均显著高于盐度30组(P<0.05),而盐度12组显著低于盐度30组(P<0.05)。饲料效率为1.12%~1.38%时,盐度18、24和36组均显著高于盐度30组(P<0.05),而盐度12组显著低于盐度30组(P<0.05)。摄食率为1.19~1.28%/d时,盐度12和24组均显著低于盐度30组(P<0.05),其它盐度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幼鱼特定生长率随血清生长激素和饲料效率的升高而增大,与盐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幼鱼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随水体盐度的升高而降低,除盐度12和18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盐度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12组幼鱼肌肉中的粗脂肪低于其它盐度组,灰分显著高于其它盐度组(P<0.05),其余各盐度组之间粗脂肪和灰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盐度组之间幼鱼肌肉中的水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当降低盐度可改善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肌肉品质,其适宜盐度为1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S9类缺陷分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利用CNKI检索平台,通过中图分类号检索途径检索统计S9类各级类目标引频率,借以分析判断类目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可作为今后中图法再版修订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