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建鲤内参基因β-actin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actin在真核细胞的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real time PCR中。本文通过RT-PCR克隆出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β-actin的部分cDNA序列,其长度为424 bp,翻译成138个氨基酸,计算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5.4 ku。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建鲤β-actin与斑马鱼(Danio rerio)相似性最高,为99.3%。与其他鱼的相似性也较高,为97.8%~98.6%。同时也克隆出了建鲤β-actin相应的DNA序列,其长度为590 bp。cDNA和DNA的序列比对显示克隆出的建鲤β-actin含有2个内含子,设计一对跨越内含子的引物,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建立了real time PCR方法。以肝脏cDNA为标准品,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了溶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相关系数高、线性范围广等优点,可应用于建鲤的功能基因表达研究。

关键词: 建鲤 内参基因 β-actin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16S-23S rDNA间区的克隆及多态性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6S和23SrDNA保守区设计的引物对两株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16S-23SrDNA间区(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SR)进行了PCR扩增,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了16S-23SrDNA间区序列及其内所含tRNA基因的分析.2株坚强芽孢杆菌共得到11条16S-23SrDNA间区特征区带(包括300、400、500和600bp等)序列,ISR类型包括ISR0、ISRG、ISRIA和ISRGLV四种,其中ISR0、ISRG和ISRIA可能在坚强芽孢杆菌中普遍存在.相同类型的ISR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达52.2%-100.0%),而不同类型的ISR序列间差异较大.此外,ISR序列在靠近16S和23S区域存在不同长度的保守区域,可能成为针对坚强芽孢杆菌特异性检测的引物和探针的靶区,这也为坚强芽孢杆菌新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坚强芽孢杆菌的16S-23SrDNA间区序列及其多态性分析均为首次报道.

关键词: 坚强芽孢杆菌 16S-23SrDNA间区 tRNA基因 多态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红树林湿地海洋生态效应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滨海红树林湿地是全球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剧烈和生态系统最易受到破坏的地区之一,红树林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已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滨海红树林湿地的海水氮磷净化效应、对海水重金属吸附作用、碳汇及调节气候功能、种植修复技术、保护和管理现状,提出了滨海红树林湿地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滨海红树林湿地的修复保护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滨海红树林湿地 种植修复 海洋生态效应 保护与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的毒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磷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和硝酸盐对广东鲂仔鱼进行毒性试验,分析氮和磷营养盐对广东鲂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当磷酸盐浓度高于0.4 mg/L、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07 mg/L、氨氮浓度高于0.15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逐渐增大。当硝酸盐浓度为0~22 mg/L时,对广东鲂仔鱼的致死作用不明显,在0~22 mg/L浓度范围内广东鲂仔鱼的致死率不会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论]高氮磷营养盐浓度会影响广东鲂仔鱼的存活。

关键词: 广东鲂仔鱼 营养盐 致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富集与释放特征

海洋环境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菲律宾蛤仔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水接触染毒法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对胜利原油的富集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1)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具有明显的富集能力。经过15 d的富集,生物富集系数随水体中石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0.1,0.2,0.4,0.8,1.6,3.2 mg.L-1实验组中富集系数分别为231.20,137.15,113.30,70.46,47.45,30.61。吸收速率随水体中石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收速率分别为1.54,1.83,3.02,3.76,5.06,6.53 mg.kg-1.d-1。(2)经过10 d的释放试验,释放速率随水体石油浓度增加而增大,释放速率分别为2.16,2.39,2.57,2.83,3.24,4.63 mg.kg-1.d-1。其排出率分别为6.69%,12.78%,43.31%,49.80%,57.37%,52.78%。菲律宾蛤仔体内石油浓度逐渐下降,但随着水体中石油浓度的升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释放,生物体内的石油残余量逐渐升高。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石油烃 富集 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迟初次投喂对太门哲罗鱼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温为10.4~14.9℃条件下,研究了延迟初次投喂对太门哲罗鱼仔鱼的生长、存活和个体大小差异的影响.该试验共分5组:S0(饥饿0d,对照)、S1(开口9d后投喂)、S2(开口12d后投喂)、S3(开口15d后投喂)、S4(开口18d后投喂).结果表明:经过36d试验,S1组生长率和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试验结束时总体的死亡率低于S0组,两组个体大小和体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S2组生长率和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两组个体大小差异不显著,但S2组体质量明显低于S0组,且总死亡率和自残死亡率均高于S0组;S3组初次摄食率高于S0组,总死亡率、自残死亡率和个体大小均高于S0组,虽然生长率接近S0组,但体质量明显低于S0组;S4组生长率和体质量均小于S0组,总死亡率和自残死亡率高于S0组.相同条件下延迟9d投喂太门哲罗鱼仔鱼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可应用于太门哲罗鱼初次摄食期仔鱼的培育.

关键词: 太门哲罗鱼 延迟投饵 补偿生长 摄食 大小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哲罗鱼生长、存活及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 2013

摘要:在饲料中添加几种自拟中草药复方药剂,研究其对平均体重0.08~0.10kg的1+龄哲罗鱼(Huchotaimen)增重率、死亡率以及血液组织中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组30尾,饲养在室内水族箱(0.90 m×0.50m×0.45m)中,每天按照鱼体重的2.0%投喂饲料,对照组投喂不含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每组设平行组。实验结束后,对各组的增重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并对鱼体进行采样,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五对鱼体的增重效果显著;所有复方实验组鱼皆没有死亡;生化指标方面,复方二明显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的含量;复方一能明显升高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复方二组、复方三组尿素氮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余几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中草药方剂对哲罗鲑血液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改变与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中草药 哲罗鲑 增重率 死亡率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水鱼天然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现代食品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壳聚糖、臭氧、海藻酸钠、茶多酚等天然保鲜剂具有无毒无味、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成本较低、保鲜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正日益成为大宗淡水鱼贮藏保鲜研究的热点.天然保鲜剂的研制,能有效降低水产品贮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化学保鲜剂残留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天然保鲜剂保鲜淡水鱼的机理,综述了天然保鲜剂在淡水鱼贮藏保鲜中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关键词: 保鲜剂 水产品 保鲜 涂膜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无鱼”应对措施探讨

中国渔业经济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东海近海渔业捕捞单位能耗渔获量减少,渔获物中经济鱼类的比重下降,整体营养级水平走低,并且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趋势明显,这都说明渔业资源退化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严重影响了渔民生计、渔区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捕捞过剩和环境污染造成的,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渔业管理制度不科学,需要进行反思,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渔业管理制度和科学保护问题,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加强管理和执法的同时,加大资源修复力度。

关键词: 渔业资源 捕捞 油价补贴 增殖放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近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群体遗传多样性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线粒体(mtDNA)DNACOI和Cyt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方法,进行了中国近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舟山和胶南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tDNACOI分子标记揭示条石鲷舟山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h=0.814±0.060,π=0.009±0.005,k=5.653±2.789)显著高于胶南群体(h=0.742±0.116,π=0.003±0.002,k=1.970±1.196);MST分析、NJ系统分析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结果皆显示两群体内存在三个显著分化的单倍型类群,支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18-0.025;遗传分化指数结果(Fst=0.331,P=0.000)和确切P检验结果显示(P=0.000)两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基于mtDNACytb分子标记显示条石鲷群体遗传多样性总体上呈现较低水平(h=0.874±0.023,π=0.006±0.003,k=2.761±1.492),舟山群体核苷酸多样度水平显著高于胶南群体;NJ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显示,条石鲷群体间未检测到显著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条石鲷 群体 遗传多样性 mtDNACOI和Cytb基因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