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5S rDNA序列利用ARMS技术鉴定蜘蛛香(英文)
《药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在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作为一种传统的草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和风湿病。蜘蛛香在化学活性成分和药效方面都与缬草属其他药用植物存在较大差别。为了研究缬草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寻找一种能够有效方便地将蜘蛛香与其他缬草属植物区别开的方法,本文对5种缬草属药用植物的5S rDNA序列进行了扩增和测序。测序的结果表明扩增的5S rDNA片断,长度在307bp到355bp之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所测试的5种缬草属植物中,中国缬草(V.pseudofficinalis)与宽叶缬草(V.officinalis var.latifolia)亲缘关系最近,而长序缬草(V.hardwickii)与其他4种材料的遗传距离最远。根据蜘蛛香5S rDNA序列的SNP位点设计了6条诊断型引物,通过等位基因特异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分析,其中一条引物可以将蜘蛛香与其他4种缬草属植物区别开。此外,利用这条特异引物,ARMS技术还能够成功地鉴别出复方中药中是否含有蜘蛛香。由此可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以鉴别蜘蛛香的基原植物,同时还能用于蜘蛛香商业产品的鉴别。
关键词: 蜘蛛香 5S rDNA 系统发育关系 ARMS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禽肉重组火腿物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及其衍生物(KSAP)对禽肉重组火腿感官、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改良剂的空白组和添加复合磷酸盐的对照组相比,KGM和KSAP均能有效改善鸭肉和鹅肉重组火腿的感官指标,减少表面油脂和水分析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添加KGM和KSAP后,火腿具有均匀致密的网络结构,原料肉组织表面覆盖连续包膜层。质构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添加KGM和KSAP的禽肉重组火腿组织致密性增强,凝胶弹性增大;火腿硬度值、胶着性和咀嚼度降低,弹性改善。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KSAP 禽肉重组火腿 显微结构 质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吸附剂对饲料中有毒重金属的脱毒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日龄健康的艾维茵肉鸡12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分别喂以基础日粮(对照1)、重金属污染日粮(基础日粮+10 mg/kg铅+5 mg/kg镉+0.3 mg/kg汞(对照2)、重金属污染日粮+0.05%复合吸附剂(处理1)和重金属污染日粮+0.1%复合吸附剂(处理2),试验期为42天。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10 mg/kg铅+5 mg/kg镉+0.3 mg/kg汞,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但造成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无物歧化酶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腿肌、胸肌、肝、肾中铅、镉、汞残留量显著增加(P<0.05),并可影响微量元素铜、铁、锌在不同组织中的正常分布;在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的饲料中添加由葡甘露聚糖与膨润土(4∶1)组成的复合吸附剂,可显著降低组织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含量,并使铜、铁、锌在组织中的异常分布得到恢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风味蛋白酶改善鹅肝酱风味的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复合风味蛋白酶对鹅肝酱中的蛋白质进行可控水解以改善其风味。以酶解液的水解度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控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初始pH6.42、温度57.60℃、水解时间3.59h、酶与底物质量比(E:S)为3.42:100(水添加量控制为肝质量的3倍)。结果表明复合风味蛋白酶可大大降低鹅肝腥味和肝异味,可显著改善鹅肝酱的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酱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工艺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酱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工艺,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风味物质萃取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比率随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萃取时间的增大而升高,但达一定程度后又呈现下降趋势;分析所得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工艺修正参数为萃取压力11MPa、萃取温度41℃、萃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酱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萃取比率为83.45%;GC-MS分析表明萃取物中有60种成分,大部分萃取物是脂质氧化和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如醛类、酮类、脂肪烃、芳香烃、酯类、杂环类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对植物铝毒害作用研究中两种磷铝处理方法比较
《土壤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磷和铝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磷对植物铝毒害作用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磷铝处理方法,本研究采用两种磷铝处理方法就磷对植物铝毒害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计算铝活度的方法,磷能缓解铝对小麦的毒害,而采用磷铝交替处理的方法,磷则加重铝对小麦的毒害。尽管在计算铝活度的方法中不同磷浓度处理液中铝的活度相同(用GEOCHEM软件计算),但磷浓度越高的处理液,其毒性铝的浓度越低,在该方法中,磷可能是通过降低溶液中毒性铝的浓度而缓解铝毒的,不能很好地避免溶液中磷铝相互作用。磷铝交替处理彻底避免了磷铝在溶液中的相互影响,保证相同的磷和铝处理浓度,而且长期交替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磷铝不能同时处理对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而,该方法是一种研究植物磷铝关系比较可行的方法。在磷铝交替处理条件下,磷加重小麦的铝毒害,可能与磷促进铝在根尖的累积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4种菊酯类农药残留过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该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其进行评定,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最后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