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比较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最佳运输时间及放养方式,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其稚贝与成贝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范围内,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的死亡率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直线增加(P<0.05);气温为25℃时,中国蛤蜊稚贝耐干露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26.4、20.4、14.4 h,四角蛤蜊稚贝的依次为29.2、21.9、14.6 h;气温为15℃时,中国蛤蜊成贝耐干露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53.2、35.8、18.3 h,四角蛤蜊成贝的依次为124.6、95.7、66.8 h。2)在试验范围内,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的死亡率随淡水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直线增加(P<0.05);中国蛤蜊稚贝耐淡水浸泡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9.0、6.6、4.2 h,四角蛤蜊稚贝的依次为15.3、10.8、6.4 h;中国蛤蜊成贝耐淡水浸泡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29.4、17.0、4.6 h,四角蛤蜊成贝的依次为52.3、28.9、5.6 h。本研究表明,四角蛤蜊耐干露和淡水浸泡能力总体上要强于中国蛤蜊。

关键词: 中国蛤蜊 四角蛤蜊 干露 淡水浸泡 耐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科技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确定水产科技人员绩效评价指标,基于BSC与KPI理论,选取与该研究所战略和工作目标相适应的关键指标,研究构建一套新型绩效考核体系。经实证分析,该体系通过三年来运行考核,该所在科研经费数增长了131%,发表论文与核心期刊论文数增长了82%和76%,专利和发明专利申报数增长378%和347%,结果表明该体系有效实用,能有效的提升水产科研机构科研能力,为类似科研机构实现战略与工作目标,提供一套定量的考核体系与评价方法。

关键词: 水产 考核 体系 科技人员 绩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生物发酵罗非鱼骨粉工艺条件的优化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乳酸菌对罗非鱼骨粉进行发酵,并对最适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骨粉的最适发酵菌株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装液量为30%,料液比为1:5(m/V),最适糖类为葡萄糖,起始pH值自然;混合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游离Ca2+含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发酵时间〉葡萄糖用量〉接种量〉发酵温度〉骨粉粒径,其中发酵时间对游离Ca2+含量有显著影响俨〈0.05),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8d、接种量8%、葡萄糖用量5%、温度37℃、骨粉粒径〈0.075mm.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 罗非鱼 鱼骨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类螺旋蛋白SLP25对中华绒螯蟹和RAW264.7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是一种引起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的新型病原微生物,对中华绒螯蟹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研究了螺原体的一个特有蛋白——螺旋蛋白所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和小鼠RAW264.7细胞的免疫反应.克隆和原核表达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类螺旋蛋白SLP25后,用以感染中华绒螯蟹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宿主免疫相关基因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类螺旋蛋白SLP25刺激后,中华绒螯蟹的抗脂多糖因子、酚氧化酶原、消极素轻链和Peroxiredoxin 6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显著;RAW264.7细胞内的TNF-α、IL-1β和IL-10等基因的mRNA表达量变化显著,而TGF-β1和CD40的mRNA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同时RAW264.7细胞内P38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显著,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不显著.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类螺旋蛋白SLP25可以引起宿主广泛的免疫变化,进而证明其是重要的毒力相关因子.

关键词: 螺原体 中华绒螯蟹 螺旋蛋白 免疫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方剂对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口灌方法研究了贯众、方一和方二共3种中药方剂水煎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组每组15尾,每日口灌给药1次,贯众、方一和方二给药剂量每50 kg体质量分别为9,175和36 g,并设口灌蒸馏水的对照组。实验结束后,取部分鱼高温30℃热刺激2 h后,与已常温22℃给药14 d的实验组共同采样,对鱼血清中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及6种组织中溶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贯众及方二对于鱼血清内各种蛋白含量提高及白细胞吞噬活性有较好的促进和增强作用,且在高温刺激下无显著变化,而方一在常温养殖下作用不显著,但在促进鱼体对高温刺激做出高效应答、提高鱼体应急情况下的免疫调节有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草药 施氏鲟 非特异性免疫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致死方式对罗非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3 CSCD

摘要:为了改善鱼肉的品质,文章通过测定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Ca2+-ATP酶活性以及鱼片色泽和质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评价了4种不同致死方式(Ⅰ.鳃部放血;Ⅱ.冰激致死;Ⅲ.敲击头部致死;Ⅳ.敲击头部后放血)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期间4个组的TVB-N显著增大,但Ⅱ组和Ⅲ组的TVB-N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有利于鱼片冰藏期的保鲜;4个组鱼片的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Ⅲ和Ⅳ2种宰杀方式有利于保持Ca2+-ATP酶活性;4个组的亮度(L*)、红绿色值(a*)和黄蓝色值(b*)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Ⅰ和Ⅳ2种宰杀方法使鱼片L*较大而a*较小,但4组之间b*无显著差异;鱼片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其中Ⅲ组的质构品质保持得最好。综合以上所有指标,可以认为Ⅲ组最有利于罗非鱼片的保鲜,其次为Ⅱ组。

关键词: 罗非鱼 致死方式 挥发性盐基氮 Ca2+_ATP酶活性 色泽 质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C/N水平对草鱼池生物絮团的形成及其水质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草鱼池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适合C/N,实验分析不同C/N水平对水泥池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水质及草鱼生长的影响。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C/N为10.8∶1),实验组在基础饲料上添加葡萄糖,控制C/N分别为15∶1、20∶1和25∶1。结果显示,当C/N≥15时,形成的生物絮团可以有效的调节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各组的生物絮团体积指数(FVI)随养殖时间逐步增加,在第14天趋于稳定;随着C/N增高,尽管实验组水体中形成的生物絮团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草鱼生长却呈下降趋势。综合而言,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草鱼养殖适宜的C/N为15,该比值能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并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水平。

关键词: 草鱼 生物絮团 碳氮比(C/N)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喉拟水龟畸形原因及对策

海洋与渔业 20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凯湖大银鱼食物组成与食性转化

动物学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于2010年6月—2011年1月逐月分析中俄界湖兴凯湖外来种大银鱼食性,结果发现,大银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虾类和鱼类。6月份大银鱼体长<60 mm,以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7月份体长>60 mm群组、8月份体长>80 mm群组、9月份体长>100 mm群组与10月及之后体长>120 mm群组等的食谱中均出现鱼类,且优势种类为大银鱼和属鱼类。该摄食鱼类的大银鱼最小体长随季节而增加的现象,与饵料鱼类生长导致的食物资源可得性变动密切相关。

关键词: 兴凯湖,大银鱼 食性分化 摄食同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低温蛋白酶MP去除人发鳞质层的研究

毛纺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海洋低温蛋白酶MP具有良好的低温适应性,与常见增稠剂、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配伍性,在日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研究其在发制品行业中的应用效果,用MP对人发进行了酶法脱鳞和酸法脱鳞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最适酶解时间以8~10 h为宜,脱鳞效果最佳;酶法脱鳞后,发质具特有的光泽,手感好,有弹性,保湿效果明显;酶法脱鳞可以增加头发的弹性,延长率能增加10%,抗拉力强度能增加40%;酶法脱鳞与酸法处理相比,屈服斜度能增加10%左右,头发防晒系数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 海洋低温蛋白酶 酶法脱鳞 人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