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生油脂合成相关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花生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居国内油料作物首位,其总产的50%以上均用于榨油。囿于国内粮油争地矛盾和不断增长的油脂消费需求等因素,提高油料作物含油量对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花生种子油脂的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TAG),其合成受到多个限速酶基因的协同调控,这些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脂肪酸底物选择性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机制与油脂积累密切相关,最终影响油籽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植物油脂合成是涉及多个亚细胞区室、多条合成途径调控的复杂代谢网络,本文在总结植物油脂区室化合成步骤的基础上,对花生油脂的功能特性以及花生油脂合成途径中相关关键酰基转移酶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归纳阐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花生油脂性状的精准鉴定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免疫增强剂CVC1302诱导高亲和力抗体机制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诱导机体产生高亲和力抗体的免疫机制,本研究利用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耦联鸡卵白蛋白(NP-OVA)与免疫增强剂CVC1302配伍后,与ISA206佐剂乳化制备疫苗。将33只6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后腿肌肉注射NP、NP-ISA206和NP-CVC1302-ISA206,每只100μL疫苗,50μg NP-OVA/只,利用ELISA检测高亲和力NP特异性抗体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生发中心B细胞增殖水平、生发中心B细胞诱导活化的胞苷脱氨酶(AID)表达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AID基因和HoxC4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1)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诱导小鼠产生高亲和力的NP特异性抗体。2)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显著提升抗原特异性生发中心B细胞数量占总B细胞数量比例。3)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显著增加生发中心B细胞HoxC4基因转录水平。4)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显著增强生发中心B细胞AID蛋白表达水平。生发中心B细胞表达的AID可针对B细胞免疫球蛋白序列可变区进行点突变,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提升B细胞BCR针对抗原的亲和力,进而在辅助性T细胞的阳性选择下分化为长寿浆细胞,持续性分泌高亲和力抗体,因此本研究推断免疫增强剂CVC1302依赖于正向调控AID诱导机体产生高亲和力抗体,为机体提供免疫保护力,以抵抗病原体的感染,为后续新型免疫增强剂的研制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CVC1302 高亲和力抗体 AID 生发中心B细胞 HoxC4


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舍春季环境参数监测及通风策略模拟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肉鸭出产最多的国家,近年一直在提倡对肉鸭进行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而最近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发酵床网上养殖模式,通过地面铺设生物垫料用来发酵分解粪便,能有效避免水禽与粪污的接触,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传播机会,提高鸭舍内的空气环境质量。对发酵床网上养殖肉鸭舍内的温湿度进行测试,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鸭舍的等比例模型,使用fluent软件对鸭舍内的气流场进行环境模拟,为使鸭舍内环境达到适宜肉鸭成长的范围,使鸭舍内的气流组织更加均匀,引入了不均匀系数,且以不均匀系数<0.2为目标,针对鸭舍内气流组织形式不均匀的问题,采用优化通风策略的方法来解决。实地测试数据为,测试期间(2022年3月18日00:00至2022年3月25日00:00),鸭舍内气温9.34~23.77℃,舍内外平均温差6.75℃;舍内平均相对湿度80.66%,低于舍外;对鸭舍的实际情况进行仿真计算后发现,与实地测试数据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仅为3.58%~4.07%,说明该研究所建模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模拟结果显示,原有的通风策略并不能满足鸭舍内气流组织均匀性的要求,鸭舍后半部分的空气流动几乎凝滞。通过增加鸭舍后部的通风面积30%,同时通风小窗面积以重叠60%对称布置的策略来使外界气流更充分地同鸭舍内的空气进行交换,优化后S1、S2、S3平面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2.87~28.03℃、10.13~27.16℃、12.98~24.41℃;优化通风策略后,鸭舍内S1、S2、S3平面的平均风速分别为0.62、0.66、0.56 m/s,对比原来的通风策略其气流场和温度场更加均匀。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鸭舍的通风方式及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高油酸大豆品系创制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油酸能够显著提升大豆食用油的稳定性和食用价值,是大豆品质改良的育种目标之一。为提高大豆籽粒油酸含量,本研究采用CRISPR/Cas9多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敲除负调控大豆油酸含量的2个关键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20株T0代阳性苗,但发生基因编辑的株系只有11个,其中GmFAD2-1A发生突变的有7株,GmFAD2-1B发生突变的有10株,这2个基因同时发生突变的有6株。经过加代纯合后,检测转基因株系(T3代)大豆籽粒的脂肪酸组分,发现油酸含量显著提升,最高达81.38%,而亚油酸含量则显著降低,获得了高油酸新种质。本研究采取多基因敲除策略,成功突变大豆基因GmFAD2-1A和GmFAD2-1B,并获得高油酸大豆突变体株系,为高油酸大豆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 大豆 油酸 GmFAD2-1A GmFAD2-1B


花生泰花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花生新品种泰花11号,原名0304-602,由泰花4号-77作母本、 绵新2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 优质、 早熟等特性.2017—2018年参加全国长江流域片联合鉴定,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表现优异.适宜在长江流域片四川南充、 成都,河南驻马店,江西进贤和江苏作为高产鲜食专用及食油兼用型品种利用.


江苏省楼房养猪模式调研与发展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 》 2023
摘要:楼房养猪是在破解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稳产保供任务重等问题的新形势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养猪模式。文章采用问卷访谈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江苏省内10个县区的楼房猪场调研,分别从养殖类型、猪群转移、饲料输送等饲养工艺,通风、温湿度等环境控制,以及臭气处理、生物安全管理、粪便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省内楼房养猪的主要模式,从建筑结构与工艺、建材选择、养殖工艺、成本收益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集智攻关、科学评估两个方面对楼房养猪未来的发展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长三角地区乡村产业绿色发展路径探析——以“一地六县(市)”省际交汇区为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省际交汇区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其省际交汇区的发展在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运用“截面数据—典型调查—深度访谈”方法,以长三角“一地六县(市)”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域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基础、模式及问题,可以发现并提出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一地六县(市)”需要形成跨行政区域间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需要摸清资源“家底”,研判乡村产业生产力布局;加快科技“赋能”,提高乡村绿色农产品供给;促进多元“融合”,探索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新机制。
关键词: 长三角 一地六县(市) 乡村产业 绿色发展 区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