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新型欧洲鳗鲡抗菌肽elecili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福建畜牧兽医 2021

摘要:前期采用差减杂交的方法筛选到新型欧洲鳗鲡抗菌肽elecilin,其基因全长为477 bp,编码15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约17.4 kDa。为了获得具活性的大量表达的抗菌肽,本研究利用毕赤酵母表达了elecilin。首先将elecilin基因克隆至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aA,构建了重组分泌表达质粒pPICZaA-elecilin,电击转化毕赤酵母X-33。经Zeocin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重组酵母菌,通过甲醇诱导,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证实诱导后的培养基中存在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一致的蛋白,能被His-tag单克隆抗体识别,表明利用酵母成功表达了欧洲鳗鲡抗菌肽elecilin。这为进一步研究该抗菌肽的功能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欧洲鳗鲡 抗菌肽 表达 毕赤酵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芝栽培品种‘武芝2号’(‘紫芝S2’)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PacBio SMART技术并基于三代和二代数据(3+2策略)完成紫芝栽培品种‘武芝2号’(原名:S2)(通称‘紫芝S2’)基因组De novo测序、组装,完整地获得紫芝栽培品种‘武芝2号’(原名:S2)全基因组,序列总长度56.849 Mb,包括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共72条Scaffolds。其中,核基因组16 681个基因,完成其中13 161个基因的注释,约占总数的78.89%;预测分析到4组串联重复的rRNA簇、405个非编码RNA 和3 305个启动子,并找到rpb2、beta-tubulin和18S,28S rRNA(SSU,LSU)等基因序列以及漆酶同工酶基因,鲨烯合酶、羊毛甾醇合酶基因与麦角甾醇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及其分布位置,为今后紫芝栽培品种(系)分子鉴定与菌株鉴别、功能基因的挖掘与利用提供可靠信息,同时也为其后续开展中国栽培灵芝种类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积累科学数据。

关键词: 紫芝 栽培品种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组分 基因功能注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宁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单宁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将384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150和200 mg·kg-1的单宁酸,试验期为42 d.[结果](1)饲粮中添加TA呈现提高肉鸡体重的趋势(P<0.05),添加200 mg·kg-1的TA可显著提高肉鸡的日采食量(P<0.05),且呈现降低料肉比的趋势(P>0.05).(2)各组间屠宰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0 mg·kg-1的单宁酸可显著提高腿肌率(P<0.05).(3)基础饲粮中添加单宁酸对肉鸡的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00 mg·kg-1的单宁酸可显著提高肠道中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结论]基础饲粮中添加单宁酸可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腿肌率,增加肠道中有益菌乳酸杆菌属的数量.

关键词: 单宁酸;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毒力评估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薏苡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评估3类防治药剂对薏苡叶斑病病原菌的防控潜力.[方法]测量薏苡叶斑病病原菌在不同温度、pH、光照条件及碳氮源等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测定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等防治药剂的毒力及评估它们二元复配剂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薏苡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pH为8,最适碳氮源分别为淀粉和蛋白胨,光照对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等3种杀菌剂对薏苡叶斑病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毒力指数分别为多菌灵对照的234.83、97.84、84.97倍,它们二元复配剂只有氯氟醚菌唑与吡唑醚菌酯复配有增效作用,配比5:5时共毒系数达221.85.[结论]温度、pH、碳氮源能显著影响薏苡叶斑病病原菌生长,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咯菌腈等防治药剂对薏苡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控潜力,但它们之间的混用应加以评估.

关键词: 薏苡叶斑病;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毒力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柘荣县太子参种参块根病虫害的发生率调查与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针对太子参种参块根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收集了福建省柘荣县8个乡镇的47份种参块根样品,调查了病虫害发生率以及重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柘荣县太子参种参块根病害发生率DI<5%和DI≥25%的样品数均为6份,5%≤DI<20%的样品有35份;虫害发生率较病害发生率略低,虫害发生率IPI<5%的样品数为18份。不同乡镇采集的样品其病害发生率为10.41%~22.17%,虫害发生率为4.76%~15.68%。在种参块根上发现有多种病害,其中根腐病和紫纹羽病发生较为严重;根腐病在8个乡镇的样品中均有发现,紫纹羽病则存在于3个乡镇的样品中。建议种植户对病虫害发生率大于5%的种参块根进行筛选,剔除有病害和虫害症状的块根,从源头上控制种参块根质量,防止带菌传播或播种后病原菌通过虫害伤口传播。

关键词: 太子参 种参 病害发生率 虫害发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雾高接换种比较试验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为选育福建省莲雾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选择综合性状良好的青色种‘青钻’和红色种‘印尼大叶’对7年生‘紫红’莲雾树进行高接换种,并以‘紫红’为对照。结果发现,各品种均以表皮棕色的基部枝梢为接穗较好;高接当年‘青钻’的嫁接成活率高,新梢生长量大,生长势旺;‘印尼大叶’的成花性能最好,高接后次年即可收获产量,换种需时短,见效快。

关键词: 莲雾 高接换种 抽梢 成活率 生长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紫黑糯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紫392S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SE152S为母本、江苏常熟地方紫色糯稻品种鸭血糯为父本杂交,再以Gn040187(W6111S/澳粘88)为母本进行复交,后经海南三亚、福建沙县两地定向培育成了株叶型好、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率较高、可繁性好、配合力强、稻米种皮紫黑色、胚乳糯性及米质优的籼型紫黑糯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紫392S,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紫392S配组的紫两优3号、紫两优737和紫两优212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其中紫两优737还分别于2019年5月、2021年4月通过了云南省、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紫黑糯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紫392S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学揭示七叶一枝花在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差异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七叶一枝花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及相关代谢通路,本研究以七叶一枝花不同萌发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通过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GO分类分析表明,萌发过程DEGs主要富集在生物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3个方面,包括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等途径。基于KEGG数据分析,20个萌发相关的代谢通路参与种子萌发过程,其中淀粉和糖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差异基因发生显著性变化。在种子萌发阶段,种子休眠被打破是由于β-淀粉酶基因表达发生上调,而休眠解除后,由于α-淀粉酶基因表达上调,促进了种子胚轴发育和胚根发生。此外,KEGG富集分析表明,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中八大激素参与该过程,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茉莉酸、水杨酸和乙烯。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转录组 种子休眠 基因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鸽衣原体病的诊疗与体会

福建畜牧兽医 2021

摘要:鸽衣原体病是一种鸽常见病。该文介绍一例鸽衣原体病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并对该病的诊疗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衣原体病 诊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果实发育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本研究以龙眼早熟品种‘石硖’、晚熟品种‘香脆’与‘立冬本’的4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果肉为试材,利用q-PCR技术对EF-1α-1、EF-1α-2、Actin1、Actin2及GAPDH2等5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inder软件综合分析评价其稳定性。结合应用验证,最终得出EF-1α-1、EF-1α-2和Actin2是龙眼果实发育q-PCR的适宜内参基因。

关键词: 龙眼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表达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