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大蒜素及纳豆菌对福建白兔生产性能、抗氧化活性、肠道形态及菌群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大蒜素、纳豆菌及其复合物对福建白兔生产性能、抗氧化活性、肠道形态和菌群的影响,筛选合适的添加剂替代饲料抗生素.[方法]选取48只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半),试验期50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组,CK),试验在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200 mg·kg?1大蒜素、0.5%纳豆菌、200 mg·kg?1大蒜素+0.5%纳豆菌,设置大蒜素处理组(B组)、纳豆菌处理组(C组)和大蒜素+纳豆菌处理组(D组).试验期间测定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测定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酶、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结构.[结果](1)试验组的腹泻率和死亡率都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大蒜素+纳豆菌处理(D组)极显著高于基础饲粮处理组(A组)和大蒜素处理组(B组)(P<0.01),显著高于纳豆菌处理组(C组)(P<0.05);D组料重比最低,半净膛重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2)血清中GSH-Px含量,对照组均显著低于试验组,且A组和B组差异显著(P<0.05),A组和C、D组差异极显著(P<0.01).(3)回肠隐窝深度B组显著高于C组(P<0.05);空肠隐窝深度,对照组低于试验组,且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D组差异显著(P<0.05).(4)菌群结构分析,科水平和属水平盲肠unclassified_o__Clostridiales菌科、菌属在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A组显著高于D组;属水平Ruminococcaceae_UCG-010在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显著高于C组.[结论]大蒜素和纳豆菌联合使用可提高福建白兔平均日增重、半净膛重,降低料重比,增加空肠隐窝深度,减少有害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腹泻和死亡,促进生长发育.

关键词: 福建白兔;大蒜素;纳豆菌;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盲肠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甲胄螨属1新种和尾卵螨属1新记录(蜱螨亚纲:尾足螨股)

蛛形学报 2021

摘要:记述甲胄螨属1新种:福建甲胄螨Oplitis fujianensis sp.nov.和中国尾卵螨属1新记录:维尼尾卵螨Uroobovella vinicolora (Vitzthum,1926).

关键词: 蜱螨亚纲;尾足螨股;甲胄螨属;尾卵螨属;新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研究所主持的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通过验收

福建稻麦科技 2021

摘要:2020年12月29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合同编号:fjzycxny2017001)进行结题验收。经过查阅资料,现场考评后,专家组认为,项目已全面完成合同任务,经费使用符合《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豆蚜在闽南饲用(印度)豇豆上的发育及试验种群生命表

草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牧草、绿肥兼用草种闽南饲用(印度)豇豆(Vigna unguiculata)作为载体植物扩繁豆蚜(Aphis craccivora)的适合性,开展了不同温度下闽南饲用(印度)豇豆对豆蚜存活率、发育历期、繁殖力影响的研究,并构建了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33℃,豆蚜的世代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1℃时豆蚜的产蚜量最高,为103.90只;净增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3℃时最低(1.378),17℃最高(54.649);在17~33℃,内禀增长率在25℃时最大(0.338),33℃时最小(0.041);周限增长率在25℃时最高(1.403),33℃时最低(1.042);种群加倍时间在25℃时最低,为2.049 d。闽南饲用(印度)豇豆具备载体植物的潜力,对建立以闽南饲用(印度)豇豆为纽带的载体植物系统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牧草 绿肥 载体植物 发育历期 生命表 存活率 净增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

科学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直接选育的再生稻专用品种较少,其制约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再生力种质的缺乏.选用8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恢复系,按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通过系谱法进行定向选择和种质创新,以再生芽出鞘率为指标,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恢复系再生力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力性状受控于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的共同作用,同时易受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的影响;(2)再生力性状狭义遗传率(h2N)和广义遗传率(h2B)的估计值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广义遗传率明显大于狭义遗传率;(3)恢复系闽恢3301和亚恢627的再生力性状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向加性效应和负向显性效应,适合作为筛选强再生力的亲本材料;(4)创制的新种质Ra201、Ra202、Ra212再生芽出鞘率较高,再生力强,其中Ra202低节位腋芽萌发优势明显,可作为亲本用于籼型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利用;(5)再生稻品种选育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育种技术,具有间接鉴定和早期筛选的优点,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再生力 种质创制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白雪早

中国果业信息 2021

摘要:"白雪早"枇杷是由"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子代中的优良单株,通过定向培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新品种。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单果重51.9~61.0 g,最大80.0 g以上;果实大小均匀,卵圆形,果基椭圆,果顶平广或尖峭;果皮淡黄,锈斑少,条斑明显,果点密,果点大小中等;萼片姿态外凸,萼孔闭合;果肉厚9.6~10.7 mm,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9%~14.9%,最高为30.4%,可食率68.5%~71.8%。果肉细嫩、化渣、剥皮易、清甜可口、风味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移动LBS服务的红火蚁疫情调查系统构建与应用

植物检疫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疫情调查时间紧、数据汇总工作量大、调查分工协作困难等问题,开发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红火蚁疫情调查系统,实现红火蚁疫情数据高效采集、调查协同实施、疫情分布展示、数据云端备份等功能。通过定位信息自动采集、预设标准化表格和枚举描述性选项,使调查工作更加的方便、规范,有效提高了调查数据的精度,便于进一步分析数据。该调查系统应用于2017年平潭综合试验区红火蚁疫情调查,收集了69 182份红火蚁蚁巢分布数据,平均每人每天调查数据量达到118.26条,调查覆盖平潭主岛11个乡镇,调查成果准确反映了平潭主岛红火蚁疫情发生分布情况。通过与国内同类调查案例比较,运用移动终端的LBS服务开展红火蚁调查能够极大提高调查效率,为红火蚁防控提供精准的决策数据支持,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位置服务(LBS) 红火蚁 疫情调查 调查系统 平潭综合实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农药对银耳生长的影响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订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栽培中农药合理使用的建议,以我国银耳主栽菌株Tr01为对象,研究8组常用农药对其生长的影响,采用食品安全指数法评估长期膳食银耳导致的农药残留慢性暴露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除咪鲜胺乳油和哒螨灵、啶虫脒微乳剂的部分处理外,其余6组农药对银耳子实体生长并无显著影响。银耳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与农药种类及喷施模式密切相关,当农药残留水平低于GB 2763-2019标准中蔬菜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时,成人和儿童长期膳食银耳的慢性健康风险商(cHQ)分别为0.001~0.174和0.002~0.191,风险水平可接受。结合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建议银耳栽培中应禁用乙酰甲胺磷、毒死蜱、克百威,减少阿维菌素、咪鲜胺、异丙威的使用频率,在合适的安全间隔期下可以使用联苯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哒螨灵。

关键词: 银耳 农药 残留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位发酵床垫料的直剪切及压缩试验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异位发酵床垫料: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系数、压缩载荷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土壤力学试验方法,测定垫料五种不同含水率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当垫料含水率为29.22%~36.13%时,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系数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含水率为45.55%~61.11%时,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系数会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黏聚力不会因含水率的改变而出现明显变化;垫料的压缩载荷随加载时间增大而增大,递增幅度逐渐增大。

关键词: 异位发酵床 垫料 抗剪强度 黏聚力 内摩擦系数 压缩载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粘质沙雷氏菌FZSF02中转录调控因子OmpR的生物学功能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探索EnvZ/OmpR双组分调控系统的效应蛋白OmpR对粘质沙雷氏菌FZSF02灵菌红素合成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同源重组法构建ompR敲除菌株,琼脂平板产色试验和qPCR检测OmpR对菌株灵菌红素合成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和琼脂平板法等研究基因敲除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性和对不同环境胁迫因素的耐受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OmpR为序列高度保守的蛋白.PCR验证证明ompR基因敲除成功;与野生型菌株相比?ompR失去灵菌红素合成能力,qPCR试验显示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中3个关键基因pigA、pigF和pigN转录水平分别降低为野生型菌株的3.8%,2.0%和2.1%;?ompR菌株生物被膜生成能力较野生型降低37.5%(37℃)和15.1%(27℃);OmpR对该菌的生长能力、运动能力和响应环境胁迫的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ompR为一新报道的特异性调控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合成的基因,且该基因对该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OmpR;灵菌红素;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