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大白菜自交系背景选择InDel标记与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InDel背景选择标记有利于大白菜育种亲本的高效选配。以31份不同类型大白菜自交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变异分析、InDel标记遗传背景和群体结构分析,并将多态性标记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结果显示,3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15.97%~47.63%,平均为32.58%,表明供试群体表型变异丰富;从177对InDel引物中筛选出158对多态性引物,在31份材料中共检测出701个多态性等位变异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位点4.418个,变幅为1~11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612~0.963,平均为0.843;有效等位基因变异数(Ne)变幅为1.656~3.985,平均为2.640;供试材料遗传相似系数(GS)在0.575~0.910之间,变化幅度较大,说明群体的遗传背景具有较大差异。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关联分析发现分布于8个连锁群的22个InDel标记与供试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开展度、全株质量、球叶数、外叶数、叶片宽、叶片长、叶球高、叶球宽、叶球质量、中肋长、中心柱长和株高)相关。

关键词: 大白菜 遗传多样性 InDel 关联分析 背景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类表皮特异性分泌糖蛋白基因GhA01EP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棉花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类棉花表皮特异性分泌糖蛋白基因GhA01EP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为进一步了解胞外蛋白抵抗环境胁迫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冀2658中Gh A01EP1的序列,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GhA01EP1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干旱胁迫前后表达变化。对GhA01EP1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亚细胞定位等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用烟草瞬时转化试验对GhA01EP1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农杆菌蘸花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旱鉴定。【结果】将克隆到的与抗旱相关的类表皮特异性分泌糖蛋白基因命名为GhA01EP1,位于A01号染色体。该基因无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1 371 bp,编码456个氨基酸,包含B-lectin、Plant PAN/APPLE-like 2个结构域。Gh A01EP1基因在根、茎和叶片中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KEGG通路分析发现,GhA01EP1参与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苯丙氨酸代谢的可信度较高。烟草瞬时转化试验结果显示,GhA01EP1蛋白为分泌蛋白。抗旱鉴定发现,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拟南芥在干旱胁迫下长势好、根系长、胁迫复水后恢复能力强。【结论】GhA01EP1基因在棉花和拟南芥抗旱中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 陆地棉 GhA01EP1 分泌蛋白 非生物胁迫 功能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丘区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

河北农机 2021

摘要:结合河北省山丘区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现状,分析机械化发展对策及关键装备研究方向.根深不同,适用机械各不相同.履带自走式根茎药材收获机应重点发展.

关键词: 山丘区;中药材;根茎;机械化收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RNA病毒的检测及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征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玉米大幅减产。真菌病毒能够在真菌体内进行复制和繁殖,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为了明确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玉米离蠕孢ds RNA病毒的多样性及生物学特性,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控提供潜在生防资源,本研究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纯化玉米小斑病菌150株,通过ds RNA提取及凝胶检测的方法检测带毒率,从分离的150株玉米离蠕孢中获得10株带有ds RNA病毒的菌株。通过电镜观察及RT-PCR方法验证发现5个菌株带有Bipolaris maydis partitivirus病毒。通过原生质体脱毒的方法获得无毒菌株后比较带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胞外酶的分泌。结果发现Bipolaris maydis partitivirus病毒降低了玉米离蠕孢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显著降低其致病力及淀粉酶的分泌。本研究明确了河北省玉米离蠕孢ds RNA病毒的多样性,明确了携带Bipolaris maydis partitivirus病毒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控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 dsRNA病毒 离蠕孢partitivirus病毒 生物学特征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宗农产品谷子的加工市场调研

南方农业 2021

摘要:国内外谷子加工产品的文献研究显示,我国谷子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虽然深加工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但仍存在销量低、消费市场小、缺乏特色等问题。基于此,选取亚马逊网站平台进行谷子产品调研,了解产品特色、包装形式、市场价格、质量标准等信息,同时根据国内外谷子加工产品的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谷子加工产品 产品调研 加工市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1

摘要:文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农业科技人员现状,针对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短缺、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多维融合型青年科技人才稀缺等问题,结合打造培养人才的硬环境、营造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软环境、以项目凝聚带动人才培养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精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和常态化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建立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人才评价和人尽其才的培养工作机制、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的竞争激励机制等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人才培养;昌黎果树研究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岁DNA提取方法差异及对测知细菌结构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太岁取样的加水热溶解为特点设计4种提取方法,将提取效果好的2个DNA样品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结果表明:滤膜法(SI3)和研磨法均可获得显示电泳条带的DNA,但前者能将太岁材料彻底破碎和滤除多糖;滤膜法样品测得优质序列46 676条,聚类OTU 1 095个,比研磨法多154个,只包含1个序列相对丰度大于1%的共有OTU,特有1个序列相对丰度41.14%的OTU,是研磨法的237倍,但滤膜法样品香农指数反比研磨法低1.37%,并导致两者菌群结构在各分类水平上有着明显差别。太岁DNA提取方法深刻影响细菌结构测定结果,滤膜法DNA菌群信息更真实,据其测知的优势结构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关键词: 太岁 DNA提取方法 细菌结构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岁中真菌菌群结构及分离菌株的DNA验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太岁中真菌菌群结构及分离真菌菌株存在的真实性,在太岁组织不同层次重复取样,采用热溶解膜过滤法处理后提取DNA,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并进一步将从太岁中分离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与测序结果中的同属OTU做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供试太岁所含真菌多样性丰富,包括12个门56个目146个属;真菌分布不均匀,内层多样性高于外层;相对丰度≥1%的内外层共有属分别是以土壤为生境的虫草属(Cordyceps)、曲霉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 Aspergillaceae)、踝节菌属(Talaromyces),占比之和为11.13%~25.19%;分离的腐皮镰刀菌在测序数据中能比对到相似性为100%的OTU802.可见,太岁中真菌不存在共同优势菌群,对太岁形成作用有限,但能印证其生境为土层;太岁中腐皮镰刀菌及一些常见真菌真实存在.

关键词: 太岁 热溶解膜过滤法 真菌结构 腐皮镰刀菌 分离鉴定 DNA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杀虫剂对烟粉虱优势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的安全性评价

环境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优势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的安全性,采用琼脂保湿浸叶法分别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烟粉虱成虫和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室内毒力以及对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嗪、阿维菌素和氟啶虫胺腈对烟粉虱的LC50分别为453.76 mg/L、2.00 mg/L和29.47 mg/L,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的LC50分别为0.23 mg/L、1.07 mg/L和0.64 mg/L.通过风险系数评估,表明阿维菌素对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蜂安全,而噻虫嗪和氟啶虫胺腈对该蜂成蜂具有轻微到中度毒性.3种杀虫剂在烟粉虱和寄生蜂之间的选择性毒力指数表明噻虫嗪对海氏桨角蚜小蜂的负向选择性最强,其次是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最弱.3种杀虫剂均可显著降低海氏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对蛹的毒性为轻微有害,风险等级为2级.本研究结果将为烟粉虱综合治理中协调使用寄生蜂和化学药剂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烟粉虱;海氏桨角蚜小蜂;杀虫剂;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技术在果汁加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保鲜与加工 2021

摘要:采用超高压技术(Ultra-high pressure,UHP)对果汁进行处理,可以在保鲜的同时更好地保留果汁的营养风味,是果汁加工中重要的灭菌手段。本文从UHP处理影响果汁中微生物灭活效果的工艺参数及其对果汁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UHP在果汁加工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高压 果汁 品质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