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非底部鱼类分布特征研究
《淡水渔业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0~2011年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进行了6次水声学调查。通过设定分析水层以及选择性分析-55 dB以上的目标,获得该江段大中型非底部鱼类的水声学分布特征。各年组中的平均密度以10月最低,2010年中7月最高,2011年中6月最高;年组间,2010年6月显著低于2011年6月,2010年7月与2011年7月、2010年10月与2011年10月两组差异不显著;鱼类纵向分布呈现独特的波动特征,不同时段的鱼类密度波动幅度、频率均有不同。各时段目标强度分布曲线10月相对6、7月更扁平,而且平均值大于6、7月;不同年组间目标强度差异均不显著;各月组间目标强度6月和7月对10月均表现极显著差异,6月对7月表现为显著差异。分析认为该结果的出现可能与鱼类的产卵、索饵及补充资源的临时分布等因素有关。


中国(鱼喜)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东营、青岛和温州近海的中国(鱼喜)(Sillago sinica)3个地理群体共69尾样品进行了常规形态特征测定,以框架测量法测定了18个框架数据,并基于多变量分析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鱼喜)不同地理群体可数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27个形态特征值中,东营群体与青岛和温州群体间分别有17个和14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温州和青岛群体间仅有6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存在交叉现象,无法检测到与地理相对应的分支类群;根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构建的散布图显示,东营群体个体相对集中.以上实验结果均表明,中国(鱼喜)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东营群体与其它两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该研究为中国(鱼喜)种群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为其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3
摘要:[目的]综述了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以主要免疫因子为切入点,综述了苯并芘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及途径,以及环境中其他有机污染物对鱼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理。[结果]鱼类的免疫系统处于进化的特殊阶段,研究苯并芘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为应对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及其他环境因子引起的免疫损伤,加强鱼类自身的免疫力提供了基础。


小展弦比立式曲面网板的水动力性能
《水产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倾角和迎流冲角下小展弦比立式曲面网板的水动力性能,通过水槽模型实验计算网板的升力系数(C L)、阻力系数(C D)、浮力系数(C Z)和升阻比(K)。结果显示:(1)C L和K随冲角(α)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C D随冲角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无倾角情况下,冲角为30°时,升力系数最大值C Lmax=1.699,此时C D=1.140,K=1.490。冲角为15°时,升阻比最大值K max=2.421,此时C L=1.120,C D=0.463;(3)横倾角(β)在-10°~10°变化时,C Lmax=1.816(α=25°,β=-10°),K max=3.405(α=10°,β=-10°)。横倾角为-5°和-10°时,网板具有一定浮力。冲角为10°~30°时,C Z平均值分别为0.16和0.25;(4)纵倾角(γ)在-10°~10°变化时,C Lmax=1.823(α=25°或α=30°,γ=-10°),K max=2.729(α=5°,γ=-5°)。纵倾角为-5°、-10°和5°时,网板具有一定浮力。冲角为10°~30°时,C Z平均值分别为0.16、0.18和0.16。结果表明,该网板的最佳工作冲角范围为15°~30°,该冲角范围内网板C L>1.1且K>1.45。


融合改进差分进化思想的缸调和均值聚类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13 CSCD
摘要:针对尽调和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的尽调和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基于Logistic变尺度混沌搜索和指数递增交叉概率算子的差分进化算法来增强全局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克服K-调和均值算法的缺点,在保证收敛速度的同时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关键词: K-调和均值 差分进化 Logistic混沌搜索 指数递增交叉概率


青岛市虾类食品中氟的膳食暴露评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13
摘要:青岛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虾类食品的消费量占有较大比重.虾类中氟的含量较高.经检测,青岛虾类主要消费品种中国明对虾、刀额新对虾、日本沼虾、中华管鞭虾、日本囊对虾整虾中氟的含量分别为18.31、9.25、0.78、6.73和15.07mg/kg(以鲜重计).过高的氟摄入量可导致骨质疏松、牙齿色素沉着和机体生长缓慢等.本研究对青岛市居民进行了虾类食品的膳食调查,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Crystal Ball软件对青岛市虾类食品中氟的日暴露量(CDI)和风险商(HQ)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若去壳食用,青岛市居民虾类中氟CDI的平均值为每天0.0003 mg/kg;若整虾食用,CDI的平均值为每天0.002 mg/kg.以参考剂量(RfD值)为标准,采用非致癌风险商(Hazard Quotient,HQ)判断在此膳食暴露量基础上青岛市虾类中的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HQ <1表示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HQ >1表示对人体健康存在显著危害.风险商模拟结果显示:若去壳食用,青岛市虾类中氟HQ的平均值为0.004,95% 、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分别为0.015、0.022和0.047;若整虾食用,青岛市虾类中氟HQ的平均值为0.03,95%、97.5%和99.5%高暴露位点分别为0.11、0.16和0.34,均小于1,表明青岛市居民虾类中氟的膳食暴露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渔船用制冷剂替代分析
《渔业现代化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渔船广泛使用的R22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必须在2030年前完全淘汰。研究开发热力性能优越且绿色环保的渔船用制冷剂是保证我国渔船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热力学性能、安全性、环保性及经济成本等方面出发,结合渔船的特点对R22的三类潜在替代工质即HFC类工质、HC类工质及自然工质进行了替代可行性分析。分析认为,HFC类工质由于具有较高的GWP值,只适合用作过渡期替代制冷剂,HC类工质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可燃性带来的安全隐患,以氨和二氧化碳为代表的自然工质是替代的最终发展方向,但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技术和新系统,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渔船用制冷剂的替代策略。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国外经验与启示
《中国农业信息 》 2012
摘要:文章概括了中国海水养殖产业发展特点和问题,介绍了渔业发达国家在海水养殖产业方面的管理模式,并就如何促进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