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58条记录
植物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抗生素在动物生产的使用会造成药物残留,动物产生耐药性,污染环境,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提高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等生物学功能,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动物生产中.文章重点介绍了植物多糖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多糖在猪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多糖 免疫 抗氧化 抗病毒 抗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优良新品种琼引8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琼引8号菠萝蜜是从泰国本地种实生后代中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为矮乔木,5年生树中等冠幅,冠高和宽分别为3.83 m和3.76 m,树冠呈多伞形或金字塔形;平均树高3.54 m,主干平均径周为55 cm;叶椭圆形,叶长、宽分别为14.01 cm和7.89 cm。成熟果实为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果苞金黄色至橙黄色,肉厚浓甜,质脆,果肉纤维含量低,果胶含量少;平均单果质量13.70 kg,最大单果质量20.59 kg,果形指数1.65;可食率为38.6%;平均每果实含种子粒数231.67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为25.53%,品质上等。该品种在海南昌江地区(经度109.055 59°、纬度19.298 28°)具有3个成熟高峰期分别为2月中旬—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果实生育期分别为120~125 d、105~110 d和105~110 d;5年生植株每株挂果16~18个,开花坐果率在85.0%以上,单株产量为232.9 kg,666.7 m2产量为5 356.7 kg,单株产量最高能达350 kg。具有较强抗旱性和耐热性,但不耐涝,对叶片病害抗性较强。货架期4~7 d,冷藏期1个月左右。适宜在海南昌江、东方、乐东和三亚等西南部市县菠萝蜜产区种植,第1.5年即可开花结果,早结丰产性好。

关键词: 菠萝蜜 新品种 琼引8号 肉厚浓甜 质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矿区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铅赋存形态的影响机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来源有机改良剂对污染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特征及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来源的有机改良剂,以海南省昌化矿区铅(Pb)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不施有机改良剂的土壤为空白对照处理,对3种不同有机改良剂处理(添加5%羊粪、海藻有机肥、小麦秸秆生物炭)的土壤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能显著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在培养后期DOC含量逐渐降低;除了生物炭,其他3种处理高分子量芳香碳类物质(C2)占比随培养时间增加而降低,较低分子量的氧化醌类物质(C3)占比提高。红外光谱特征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后土壤中DOM的官能团主要是氨基酸N H键和羟基OH;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4种处理均能提高土壤中水溶态Pb含量,其中海藻处理的水溶态Pb含量最高,达到1.91 mg·kg-1,可还原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Pb的主要存在形态(48%~54%)。不同培养时间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DOC含量以及相关官能团与土壤Pb含量和形态存在相关性,土壤溶液中的Pb主要受控于土壤溶液中的DOM,海藻和羊粪处理能够增加土壤中水溶态Pb和EDTA-Pb的含量。研究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改变了土壤中DOM的性质,进而影响土壤中水溶态Pb和有效态Pb含量。

关键词: 有机改良剂 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铅形态 羊粪 海藻 生物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昌鸡母鸡生长模型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构建文昌鸡母鸡体重和体组分重的生长模型,为文昌鸡的高效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健康母雏300只,随机分为6个重复,常规饲养至119日龄。每周以重复为单位测定文昌鸡的体重,每个重复取2只鸡测定体组成。研究发现,随周龄增加,文昌鸡母鸡的体重、胴体重、羽毛重、体蛋白和体脂肪重等显著升高(P<0.001)。分别采用Gompertz、Von Bertalanffy、Logistic和Richards四种非线性函数拟合文昌鸡体重、体蛋白和体脂肪的生长曲线,根据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均方误差、赤池信息准则和残差平方和,发现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最高。利用Gompertz函数公式,建立了文昌鸡体重、胴体、羽毛、体蛋白和体脂肪等组分的生长模型,除羽毛水分重外,其他组分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接近或超过0.99,其中体重、体蛋白和体脂肪的成熟重分别为2 382 g、696.8 g和1 037.1 g,相对成熟速度分别为0.023 2、0.017 4和0.017 8。利用Gompertz模型可以预测文昌鸡不同日龄的体重和体组分重。这些模型及其微积分公式有助于文昌鸡的遗传选育和生产决策,同时也为今后预测文昌鸡母鸡每日能量和氨基酸需要量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文昌鸡 生长阶段 Gompertz模型 预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陆稻种质资源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筛选出具备低水分胁迫萌发、深土出苗能力的优势种质资源,为培育具有优良陆生适应性的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在150 g/L乙二醇(PEG6000)模拟低水分胁迫及8 cm深土壤播种条件下,评价‘黄华占’‘龙粳39’‘京越1号’等24份水稻和‘陆引46’‘IRAT318’‘IRAT11’等24份陆稻改良品种的陆生适应性指标,同时对246份地方陆稻种质资源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陆生适应性综合评价值对参试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结果】在低水分胁迫条件下,典型水、陆稻品种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根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作为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的鉴定指标。在深土播种条件下,根长、芽长、中胚轴长和胚芽鞘长对幼苗出土起着主效作用。根据它们陆生适应性的差异,可将294份供试材料的陆生适应性划分为极强型(Ⅰ类)、强型(Ⅱ类)、中间型(Ⅲ类)、弱型(Ⅳ类)和极弱型(Ⅴ类) 5类,最终筛选出7份陆生适应性强的种质资源。【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陆稻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鉴定指标,并对云南地方陆稻进行综合评价,可为旱直播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

关键词: 陆稻 陆生适应性 低水分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氯缓释剂的制备及对龙眼保鲜效果综合评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眼采后易由褐变引起品质劣变,该研究研制出一种自动释放二氧化氯(ClO2)的新型缓释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和数学模型评价了其对龙眼综合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ClO2缓释剂组成为m(亚氯酸钠)∶m(酒石酸)∶m(硅胶)∶m(硅藻土)=3∶1∶0.5∶0.5。该缓释剂在5~25℃条件下,ClO2释放周期均达到240 h以上,稳定性良好。对比不同使用量(0.3、0.6、1.2 g)缓释剂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使用1.2 g缓释剂的龙眼的色泽指标L*值在第9天显著提高了10.7%(P<0.05),而a*、b*、着色指数(color contribution index, CCI)分别下降了19.6%、17.2%、12.2%,抑制褐变效果最好;同时,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也分别显著降低了19.3%、11.6%(P<0.05)。PCA表明,2个主成分能代表所有品质指标(6个)71.795%的信息,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评价保鲜效果排序为1.2 g缓释剂>0.6 g缓释剂>0.3 g缓释剂>对照组。此外,9 d贮藏期间只有1.2 g缓释剂处理的龙眼综合得分一直低于临界值(0),再次验证了其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 二氧化氯 缓释剂 龙眼 保鲜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及其对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辣椒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根际真菌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Ya-1为接种菌,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接种前,接种后10 d,20 d时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辣椒根际真菌群落变化。与FOC处理(C)相比,Ya-1+FOC(D)在第10天和第20天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7.93%和77.26%。同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Ya-1和辣椒枯萎病菌组真菌α多样性在10 d和20 d时真菌香农指数均高于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在进行处理后真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同一时间点处理组和对照组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和同时接种辣椒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Ya-1组也具有显著差异(P <0.05)。各处理土壤优势真菌种群分别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在10 d和20 d,接种病原菌(OTU_1)相对丰度在接种辣椒枯萎病原菌组和同时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和枯草芽孢杆菌Ya-1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相比较接种辣椒枯萎病原菌组,OTU_1相对丰度降低,被孢霉菌(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升高。相比较对照组,接种辣椒枯萎病菌处理后连接数减少,而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Ya-1处理后,正连接数降低。枯草芽孢杆菌Ya-1处理对辣椒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它也改变了接种病原菌辣椒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降低了真菌群落的复杂度和根际土壤中病原菌的丰度。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辣椒枯萎病 微生物群落 辣椒 根际 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山猪骨骼肌全基因组甲基化鉴定与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五指山猪背最长肌与半腱肌的遗传差异,鉴定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和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采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对五指山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进行DNA甲基化水平检测和DMRs分析,对DM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与已有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基因组甲基化对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五指山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全基因组范围内胞嘧啶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G序列上;在CG序列环境下,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其他基因区域,该环境下五指山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间存在348 613个DMRs和17 484个DMGs, DMGs主要富集到61个GO条目和289个KEGG通路;在五指山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mRNA差异表达前10位的基因中,锌指结构家族成员4(ZIC4)、锌指结构家族成员1(ZIC1)、成对同源异型结构域蛋白转录因子1(PITX1)、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SIM1)、小清蛋白(PVALB)、SEC14类脂质结合因子5(SEC14L5)、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家族成员11(SERPINB11)、肌球蛋白结合蛋白H (MYBPH)这8个基因存在DMRs, 5个基因(ZIC4、PITX1、SIM1、SEC14L5、MYBPH)存在启动子区甲基化差异。本研究为阐明五指山猪骨骼肌生长发育机制提供表观遗传学依据。

关键词: 五指山猪 背最长肌 半腱肌 全基因组 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地方豇豆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收集的64份海南地方豇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2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地方豇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26%~66.7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1~3.28.22个表型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嫩荚重与嫩荚长、嫩荚宽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34和0.832.8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8.614 1%.聚类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6.49时,可将64份海南地方豇豆种质资源划分为七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综合性状最好,主要表现为嫩荚较长、较宽、嫩荚较重、豆粒较长,可用于高产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豇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水稻吸收镉砷的影响

环境科学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研究是矿区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前提.为探究不同土壤调理剂联合芽孢杆菌施用对矿区土壤镉(Cd)和砷(As)的修复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设置对照处理(CK)、单一/复合施用芽孢杆菌(J)以及两种土壤调理剂(氧化钙镁肥,D1;硅钙镁钾肥,D2)共 8 个处理(CK、J、D1、D2、J+D1、J+D2、D1+D2 和J+D1+D2),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水稻产量以及水稻各部分Cd和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菌剂外,单一/复合施用两种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pH,对比CK处理,其余处理组均能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AvP)含量和有效硅(Si)含量.②单一/复合施用土壤调理剂和菌剂均同时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二者降幅分别为 5.46%~47.53%和 5.32%~25.49%,同时有效态Cd和As含量的降幅以D1+D2 处理最大,D2 处理次之,菌剂(J)单独施用的降幅最小.③D2、J+D1、J+D2、D1+D2 和J+D1+D2 这 5 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糙米和精米中Cd的含量,J处理和J+D1+D2 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精米As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④试验材料主要通过改变土壤pH、CEC和有效Si含量来影响土壤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对Cd和As的吸收和转运.研究显示,硅钙镁钾肥(D2 处理)无论单施还是联合施用均能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的食品安全标准,但其对糙米As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硅钙镁钾肥可为单一Cd污染土壤的水稻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枯草芽孢杆菌 镉砷复合污染 镉砷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