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和分析海南黑山羊与其F1代杂交羊(努比亚山羊公羊与海南黑山羊母羊杂交)背最长肌中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试验以6月龄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公羊为试验动物,逐头采集背最长肌样品,采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种山羊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运用DESeq软件鉴定两种山羊背最长肌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间存在276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1个mRNA只在海南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表达,2个mRNA只在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中表达;在273个共同表达的mRNA中,根据差异倍数大小,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NDUFB5、TMEM237、LOC102170968、TXLNB、GPR63、OSBPL1A、KERA、LOC108638040、BMF、HSP70.1。存在14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6个只在海南黑山羊背最长肌中表达,7个只在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中表达。276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在50个GO功能条目上,主要包括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PI3K-AKI、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MAPK和黏着斑信号通路。获得197个差异表达lncRNA顺式作用靶基因和142个差异表达lncRNA反式作用靶基因。说明海南黑山羊及其F1代杂交羊背最长肌具有不同表达水平的mRNA和lncRNA,两种山羊肌肉组织中均存在特异性表达的mRNA和lncRNA。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努比亚山羊 背最长肌 基因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靶基因


海南油茶SCoT反应体系建立与多态性引物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CoT-PCR是一种单引物扩增分子标记.为了将SCoT分子标记应用于海南油茶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中,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方法,分析模板DNA、dNTPs、TaqDNA聚合酶及引物4种因素对海南油茶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构建海南油茶SCoT-PCR体系,并筛选多态性引物.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DNA浓度对海南油茶扩增效率影响不大,高浓度dNTPs利于扩增产物,而Taq酶和引物扩增高效率偏于中浓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海南油茶SCoT-PCR扩增影响大小依次为引物>TaqDNA聚合酶>dNTPs>模板DNA;总体系为20 μL时,最佳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为30 ng,dNTPs浓度为0.30 mmol/L,引物浓度为0.60 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00 U.利用构建的SCoT-pcr体系对80条SCoT单引物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16条SCoT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多态性比率平均值达到76.25%.本试验结果可为海南油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定安猪保种及改良现状调查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掌握定安猪保种及改良现状,笔者对海南省庆平定安原种猪保种场进行了定安猪种猪保种及改良现状调查,保种方面包括定安猪保种概况、保种实施方案、保种防疫措施,改良现状方面以杜洛克猪(♂)×定安猪(♀)杂交所生的二元定安黑猪和杜洛克猪(♂)×二元定安黑猪(♀)杂交所生的三元定安黑猪为试验对象,分析改良对定安猪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毛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年末,该保种场年生猪存栏量约为35 390头,包括30头公猪、3 000头母猪、7 500头仔猪、24 860头生长育肥猪;该保种场采取各家系等数量留种,并且繁殖世代间距为3.5~4.0年;选种采取2月龄初选、4月龄中选和6月龄终选方法;保种防疫措施包括消毒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杜洛克猪(♂)×二元定安黑猪(♀)的总产仔数为10.74头/窝,健仔数为10.47头/窝,初生单窝重为13.42 kg,断奶单窝数为10.25头,断奶单窝重为50.80 kg,其中总产仔数显著高于杜洛克猪(♂)×安定猪(♀,P<0.05),健仔数、初生单窝重、断奶单窝数、断奶单窝重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定安猪(♀,P<0.01)。杜洛克猪(♂)×二元定安黑猪(♀)的仔猪弱仔数低于杜洛克猪(♂)×定安猪(♀,P>0.05),仔猪死胎数极显著低于杜洛克猪(♂)×定安猪(♀,P<0.01),仔猪木乃伊数显著低于杜洛克猪(♂)×定安猪(♀,P<0.05)。杜洛克猪(♂)×定安猪(♀)和杜洛克猪(♂)×二元定安黑猪(♀)的总产仔数与健仔数、初生单窝重、断奶单窝数、断奶单窝重、仔猪弱仔数,健仔数与初生单窝重、断奶单窝数、断奶单窝重,初生单窝重与断奶单窝数、断奶单窝重,断奶单窝数与断奶单窝重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杜洛克猪(♂)×定安猪(♀)的断奶单窝数和断奶单窝重均与仔猪木乃伊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杜洛克猪(♂)×二元定安黑猪(♀)的健仔数、初生单窝重、断奶单窝数、断奶单窝重与仔猪死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三元定安黑猪比二元定安黑猪生长快,二元定安黑猪毛色均为黑色,三元定安黑猪毛色为黑色∶棕红色=(1.39±0.12)∶1。说明二元定安黑猪繁殖性能优于定安猪,但存在毛色分离现象,需进一步优化杂交组合模式,建议尝试二元定安黑猪(非同胞)之间连续杂交2代或3代,优化杂交组合。


植物源miR156a-5p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上皮屏障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植物源miR156a-5p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和上皮屏障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5.82±0.13) kg的35日五指山龄断奶仔猪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无意义单链核酸,试验组饲喂合成的植物源miR156a-5p(每天600 pmol/kg)。试验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肺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2)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十二指肠Chao1指数和Observed_otus指数显著提高(P<0.05),空肠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盲肠Sha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肠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4)试验组十二指肠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拟杆菌纲(Bacteroidi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富集显著增加(P <0.05),十二指肠纤毛菌属(Leptotrichia)、颤螺旋菌属(Oscillibacter)、UCG-010、螺杆菌属(Helicobacter)、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副萨特氏菌属(Parasutterella)和理研菌属(Rikenella)等的富集显著增加(P<0.05);5)试验组十二指肠pH和隐窝深度极显著提高(P <0.01);6)试验组十二指肠载脂蛋白A1 (APOA1)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十二指肠黏糖蛋白2(MUC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β防御素1(DEFB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植物源miR156a-5p可调节断奶五指山仔猪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和结肠菌群α多样性,增加十二指肠pH及拟杆菌纲、目和属水平的富集,改善十二指肠上皮分化、化学屏障和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外施GA3对台农17号菠萝果实品质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采前外施不同浓度GA3对台农17号菠萝采后果实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共设置4个GA3浓度处理,分别为50、100、150、200 mg/kg,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150、200 mg/kg GA3处理可增大果实体积、提高果实重量,100、150 mg/kg GA3处理可增加果实甜度,其中100 mg/kg GA3处理果实总糖含量最高;而150、200 mg/kg GA3处理可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增大果实p H值,同时高浓度GA3可提高果实糖酸比,从而影响果实的口感与风味;100 mg/kg GA3处理还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当GA3处理浓度高于100mg/kg时反而降低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此外,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较大,经GA3处理后可增加果实内源GA3含量,也可提高果实内源IAA含量,却降低了果实内源ABA含量;50、100、150 mg/kg GA3处理后果实内源SA含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200 mg/kg GA3处理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外源施用适宜浓度GA3处理可促进台农17号菠萝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对4种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也可说明植株通过内源激素的变化共同调控台农17号菠萝的生长发育。


荔枝多胺氧化酶(PAO)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PAO基因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基于荔枝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鉴定荔枝PAO基因(LcPAO)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结构、miRNA靶位点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共鉴定得到10个LcPAO基因,全部为亲水蛋白。系统发育分析发现LcPAO落在4个亚族中的Ⅰ、Ⅱ和Ⅲ亚族。LcPAO1~LcPAO3和LcPAO9~LcPAO10属于典型的PAO蛋白,LcPAO4~LcPAO8还含有一个特异的SWIRM结构域,属于非典型PAO蛋白。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其主要含光响应元件、逆境胁迫相关元件以及激素响应相关元件。miRNA靶位点分析发现LcPAO基因受到22个miRNAs的靶向调控。转录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除了LcPAO1和LcPAO4,余下的LcPAO基因可能与荔枝果皮着色相关。所有的LcPAO基因均可能与荔枝的化学控花相关。除了LcPAO1所有的LcPAO基因均可能与荔枝果实脱落相关。本研究为深入研究LcPAO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荔枝 多胺氧化酶(PAO)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槟榔生物碱致癌性、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兴奋作用等活性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实,是海南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生物碱是槟榔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嚼食槟榔引起的神经兴奋作用密切相关.槟榔中生物碱种类众多,各生物碱含量、结构、作用也不尽相同,生物碱的含量与槟榔产品的成瘾性和致癌性密切相关.槟榔生物碱同时具有促进胃肠道消化、驱虫、抑菌、抗抑郁等的正面及致癌性、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生殖系统毒性等的负面效应.该文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目前研究报道的槟榔生物碱的种类结构、生物碱形成亚硝胺衍生物的代谢途径及致癌性研究进展、生物碱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兴奋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槟榔生物碱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槟榔生物碱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槟榔生物碱 生物活性 致癌性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兴奋性


椰子粕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椰子粕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80只80日龄健康状态良好的文昌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4.50%和7.50%椰子粕。试验期为4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50%和7.50%组料重比均显著下降(P<0.05);各组间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0%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而其他试验组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4.50%组胸肌pH24 h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pH45 min、24 h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和腿肌pH24 h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肌肉肌纤维直径和平均横截面积都无显著差异(P>0.05)。5)与对照组相比,1.50%和7.50%组胸肌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肌肉中水分、肌内脂肪和腿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50%~7.50%的椰子粕未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饲粮中添加1.50%椰子粕可以显著降低料重比,同时提高屠宰率。


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建议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果业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果树生产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提出了促进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的7个方面的战略思考与建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现果业科技攻关的突破;优化果树区域布局,优化树种与品种结构;推进果业三产融合,实现果业产业化开发;规范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培育高质量健康果树种苗;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突发事件预警,提高防灾减灾与抗风险能力;加快果树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与转移转化,提高果业科技贡献率;成立国家果树科技创新联盟,为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海南地区冬春作甜瓜病毒病病原鉴定与分析
《中国蔬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海南地区冬春作甜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种类和危害情况,2022—2023年冬春季从海南甜瓜主产区采集34份疑似感染病毒病的甜瓜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甜瓜病毒病的病原种类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西瓜银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WSMoV)和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引起的甜瓜病毒病在海南多个产区普遍发生.其中,MYSV检出率最高,为73.53%;其次为WSMoV,检出率61.76%;且呈现MYSV和WSMoV复合侵染现象,复合侵染率为47.06%.
关键词: 甜瓜病毒病 甜瓜黄斑病毒 西瓜银斑驳病毒 中国南瓜曲叶病毒 分类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