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闽北翅果菊'新品种的选育

草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优质饲草产业发展对中小型食草畜禽的需求,2005年起开展了野生翅果菊(Lactuca indica)种质资源栽培驯化工作,通过野外单株收集、扩繁,经过单株选择、混合选育,驯化出‘闽北翅果菊’新品种,并于2019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北翅果菊’年平均干草产量达4 552.2 kg·hm-2,较对照原始群体、‘蒙早苦荬菜’分别显著增产24.33%和26.68%(P <0.05);在抽薹期第1次刈割鲜草粗蛋白质平均含量可达27.56%;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闽北翅果菊’是一种适合南方地区栽培草地建植的优质牧草新品种。

关键词: 闽北翅果菊 品种选育 生物学特性 农艺性状 饲用品质 草产量 粗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线莲杉木林下仿野生栽培的环境影响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综合评估南方特色林下仿野生模式栽培金线莲的生态环境效应,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评估该模式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模式生产1 kg金线莲耗用的不可再生资源、土地、水资源分别为16702.27 MJ、0.58 m2和13.45 t,该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地,占用较少的土地资源.但该模式也带来较大的潜在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综合影响值为0.3276,且以水体毒性和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较大.每生产1 kg金线莲,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人体毒性、水体毒性、土壤毒性分别为2405.83 kg CO2-eq、4.99 kg SO2-eq、1.43 kg PO4-eq、1.32 kg 1,4-DCB-eq、5.31 kg 1,4-DCB-eq和1.09 kg 1,4-DCB-eq;对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以来源于农资系统为主,且以组培苗生产占比最高.林下生产金线莲需要在组培苗生产、农药施用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控制其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林下仿野生栽培 金线莲 环境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苋菜粉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炎症因子水平、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铁苋菜粉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炎症因子水平、抗氧化能力、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只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AAL0组)、基础饲粮+100 g/t硫酸黏菌素(抗生素组,AAL0+K组)、基础饲粮+1 000 mg/kg铁苋菜粉(AAL1000组)、基础饲粮+2 000 mg/kg铁苋菜粉(AAL2000组)以及基础饲粮+3 000 mg/kg铁苋菜粉(AAL3000组).试验期63 d,分为1~21日龄、22~42日龄和43~63日龄3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 000 mg/kg铁苋菜粉显著提高黄羽肉鸡平均日增重(1~21日龄除外)(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 000 mg/kg铁苋菜粉显著降低试验第32天和第64天黄羽肉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显著提高试验第64天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5).3)试验第32天,与对照组相比,AAL2000组和AAL3000组黄羽肉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AAL1000组、AAL2000组和AAL300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64天,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AAL2000组和AAL3000组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AL1000组、AAL2000组和AAL3000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4)试验第32天,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AAL2000组黄羽肉鸡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AAL1000组和AAL2000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64天,与对照组相比,AAL2000组和AAL3000组空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提高(P<0.05).5)通过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各组间黄羽肉鸡盲肠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饲粮添加铁苋菜粉不影响盲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 000和3 000 mg/kg铁苋菜粉显著提高盲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并降低盲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值.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 000和3 000 mg/kg铁苋菜粉显著提高试验第32天盲肠芽殖菌属相对丰度(P<0.05);试验第64天,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 000 mg/kg铁苋菜粉显著提高盲肠另枝菌属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铁苋菜粉可促进黄羽肉鸡生长,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健康.

关键词: 铁苋菜粉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炎症因子 抗氧化能力 肠道形态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诱变李新品种福红的差异性状及果实品质分析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缓解冬季低温不足对南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生产的影响,选育低需冷量、优质李新品种,本研究以早熟、低需冷量的品种三月李为材料,选取其成熟1年生的枝条进行60Co-γ辐射(50 Gy),再取单芽嫁接到3年生毛桃上,在嫁接植株中发现一株果实色泽、成熟期均发生明显变异的突变体,命名为福红。为探究福红与三月李在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的差异,评价福红的品质和优势,通过表型观察、品质分析、分子进行了鉴定。发现福红保留了三月李低需冷量的特性,但果皮、果肉色泽均突变为紫红色,成熟期推迟约40 d。单果质量增大2.67倍,极显著高于三月李(P<0.0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均极显著高于三月李(P<0.01)。在福建3个生态区的试种结果表明,福红丰产性好,结果性能稳定,产量高于三月李。综上,李新品种福红虽成熟期推迟,但保留了三月李需冷量低的特性,且果实红皮红肉、果个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品质更优,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关键词: 辐射诱变 新品种 福红 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鳗鲡疱疹病毒ORF115基因克隆、转录时相分析及原核表达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AngHV)ORF115基因,获得ORF115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其在病毒入侵细胞过程中的转录时相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解析ORF115基因的特性和功能及开发免疫学诊断技术和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已公布AngHV参考株(NC_013668)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ORF115基因,从分离的AngHV-FJ福建株(AngHV-FJ)基因组中扩增出ORF115基因,克隆至pMD19-T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获得ORF115基因序列.采用Softberry、ProtParam、TMHMM、SignalP 5.0、PSORTⅡ及BepiPred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反转录PCR(RT-PCR)对ORF115基因进行转录时相分析;将ORF115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检测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克隆获得的AngHV-FJ ORF115基因全长318 bp,与GenBank已发布的参考序列相似性为100%;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AngHV-FJ ORF115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1.8 kD,理论等电点(pI)为6.04,不稳定系数为16.38,总平均亲水性指数为0.172,属酸性弱疏水蛋白,较稳定;OR115蛋白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有长片段抗原表位;转录时相分析结果表明,ORF115基因的转录本在病毒感染细胞后6 h即可检出,于感染24 h达峰值,随后无明显变化,属于病毒晚期基因.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ORF115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蛋白大小与预期一致,约32 kD.[结论]AngHV ORF115基因属于病毒晚期基因,其编码蛋白属酸性弱疏水蛋白,有长片段抗原表位,可能在病毒感染晚期发挥作用.获得的ORF115原核表达蛋白可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及AngHV亚单位疫苗开发.

关键词: 鳗鲡疱疹病毒(AngHV) ORF115基因 转录时相 原核表达 晚期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根霉菌纤维素酶活性及其对农田废弃物的降解效果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米根霉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农田废弃物降解效果进行探究和测定,以期促进农业废弃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方法】把从霉烂的玉米棒芯中分离纯化到的米根霉菌C1,通过液态试验。测定发酵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se)和微晶纤维素酶(Avicelase)的活性;将菌液接入到菜叶中,测定该菌株的降解力和酶活变化,分析其降解效果。【结果】在发酵液中,米根霉菌的CMCase酶活>Avicelase酶活>FPase酶活,其中CMCase活性达到35.33 U·mL-1,具有较强的活性。在固体发酵中,米根霉菌对农田废弃菜叶有很强的降解效果,在第6天时生成大量腐烂液,降解率为47%,而未接菌对照基本无降解,二者有明显差异。【结论】本试验所用的米根霉C1菌株属于纤维降解菌,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对农田废弃菜叶具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可明显缩短降解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废弃物的降解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思路。

关键词: 米根霉 农业废弃物 纤维素酶 酶活力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龄阉割对河田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龄阉割对河田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40日龄河田鸡公鸡4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对照组公鸡不阉割,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公鸡分别于40、60及80日龄实施手术阉割。对照组、试验组全程饲喂相同的饲粮,饲养至170日龄。分别于140及170日龄,每个重复随机取3只河田鸡测定其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试验组140及170日龄屠宰率、胸肌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腿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70日龄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及肌间脂肪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pH、剪切力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胸肌肌内脂肪(IM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肉色值、滴水损失、蛋白质及肌苷酸(IM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中C16∶0、C18∶1n9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20∶4n6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70日龄胸肌中C18∶3n3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C18∶0、C20∶0、C20∶3n6c及C20∶5n3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40及170日龄胸肌中C16∶1n7c、C18∶2n6c、C20∶1n9c、C20∶2n6c及C22∶6n3c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4)3个试验组之间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阉割对河田鸡全净膛率、腿比率、腹脂率以及胸肌pH、剪切力、肌内脂肪和主要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日龄(40、60及80日龄)阉割对河田鸡屠宰性能、胸肌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阉割后170日龄胸肌IMF、IMP含量均高于140日龄,建议河田鸡阉公鸡上市日龄为170日龄。

关键词: 河田鸡 阉割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山梨醇影响桃叶片和果实糖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桃树(Prunus persica)外源喷施山梨醇(1 mmol·L-1)对其糖代谢的影响,整合代谢组与转录组数据,分析叶片和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的含量和特定糖代谢、糖转运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明确受影响的代谢通路。测定结果表明,山梨醇处理叶片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提升,山梨醇含量变化不明显;处理果肉山梨醇含量下降,其他糖含量变化不明显;处理叶片和果肉蔗糖/果糖、蔗糖/葡萄糖、山梨醇/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山梨醇/蔗糖比值均显著下降。山梨醇处理后,叶片和果肉糖代谢、糖转运基因表达谱变化不相同,糖代谢酶(Pp SDHb、Pp PFKa/b/e、Pp HXKa、Pp SUSb/c、Pp INVe)和糖转运子(Pp SOTa/i、Pp SWEET10/13)基因参与调控叶片和果肉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积累。转录组分析证实山梨醇处理造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糖代谢相关途径(叶片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和果肉碳代谢途径)及其他次级代谢途径。这些结果说明外源山梨醇对桃叶片和果实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糖组分平衡的影响不同。山梨醇处理造成桃叶片、果实糖代谢酶和糖转运子基因表达变化,影响了糖代谢。

关键词: 叶片 果实 外源山梨醇 糖代谢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荧光SSR标记鉴定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

西北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背景,分析不同茶树自然杂交后代遗传差异,利用24对EST-SSR标记对82个茶树自然杂交后代和34个福建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分子标记,研究茶树自然杂交后代的亲缘关系、群体遗传多样性并进行亲本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24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57个多态性位点,平均等位位点数为6.542个,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88,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为1.182,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7和0.591;(2)遗传距离聚类将各供试样品划分为4类,群体1主要为‘丹桂’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2主要为‘丹桂’、‘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与福建省乌龙茶品种;群体3主要为‘白鸡冠’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群体4主要为福建省绿茶品种;(3)‘丹桂’、‘白鸡冠’和‘黄观音’自然杂交后代群体与福建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79、0.117、0.107;(4)群体1亚群b内‘丹桂’自然杂交后代模拟亲本准确率为77.8%,模拟父本主要为福建乌龙茶品种,与群体2(亚群a)的遗传相似度、遗传分化系数、基因流分别为0.899、0.043、5.480;(5)AMOVA分析结果显示,有88.52%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部的个体间,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

关键词: 茶树 亲缘关系 亲本模拟 自然杂交 遗传背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9个杂交菌株的蛋白质营养评价与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U(UnitedNationsUniversity,联合国大学)、 IOM(Instituteof Medicine,美国医学研究所)、全鸡蛋蛋白3种氨基酸平衡模式谱,采用IOM模式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化学评分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野生种质创新杂交白色菌株福蘑63每百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46.76 g、必需氨基酸指数94.45、必需氨基酸比例41.72%、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86.73,在9个菌株中都是最高的.而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棕色菌株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碱性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以及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主栽品种.[结论]现有双孢蘑菇白色主栽品种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仍有提升的空间,可以引入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野生种质资源,基于营养成分评价开展营养品质定向杂交育种.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野生种质创新 杂交新菌株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