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福建省6个桃园养分、重金属、抗生素特征分析与评价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主要桃产区桃园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重金属、抗生素污染情况,测定了宁德市古田县、龙岩市连城县、南平市建瓯市、南平市建阳区、福州市晋安区、福州市闽侯县共 6 个桃园有机肥和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有机肥及土壤中的抗生素含量.根据相关标准对土壤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测定结果表明,养分投入在各产区桃园差别不大,但是土壤各养分含量差异明显,对比国家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全氮含量均小于 0.05 g/kg,为第 6 级,显示极度缺乏;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均达到 1 级标准,变化范围分别在 0.650~631.186 和 44.606~418.595 mg/kg,变异程度大.8 种重金属在样品土壤中的检出率为 100%,除建瓯桃园Cr含量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及其他桃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其中Cr、Cu、Zn和Pb的含量较高,Hg和Cd的含量较低,建瓯桃园的Cr以及闽侯桃园的Cd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 1,达到污染水平;建瓯、闽侯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在 0.7~1.0 范围内,污染等级达到警戒线.测定的 24 种抗生素结果显示,有机肥中检出 7 种、土壤中检出 5 种,土壤中检测的抗生素含量高于有机肥中抗生素含量,特别是喹诺酮类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总之,各桃产区应加强施肥,调整养分投入配比,保证养分吸收平衡;虽然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总体污染水平较低,但仍需警惕.

关键词: 桃园 养分 重金属 抗生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番石榴品种果实食用品质和香气特征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番石榴(Psidium guajava)不同品种果实的外观、营养价值和香气特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5个番石榴品种(‘红宝石’、‘粉红蜜’、‘西瓜’、‘水蜜’、本地种)果实的外观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顶空气质联用(HS-GC-MS)技术对5个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实外观及营养成分差异明显。‘水蜜’的果形指数最低,果实扁圆形,种籽最少;大多数糖类物质(总糖、还原糖、蔗糖等)、糖酸比、总酚含量最高;果糖、VC和总黄酮含量位居第2;总酸、脂肪、粗纤维、灰分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水蜜’作为鲜食水果的食用品质最高。己醛和石竹烯是红肉型品种的特征风味物质,3-羟基-2-丁酮是白肉型品种的特征香气成分。

关键词: 番石榴 品种 主成分分析 营养成分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构转型、技术进步选择对农业碳影子价格的影响-基于BP技术与FGLS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有效实施减排策略,已经成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建模、满足经济理论和物料守恒原则,利用改进的By-production(BP)技术对1997—2020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碳影子价格进行了更加准确的测度,并利用核密度分析了农业碳影子价格动态演变特征;并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考察结构转型、技术进步选择对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影子价格呈上升态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影子价格分别为7759.69元?t?1、4192.35元?t?1和3997.51元?t?1,且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碳影子价格上升趋势依次降低.2)我国农业碳影子价格核密度值有增加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碳影子价格核密度曲线出现较为明显的右移趋势;中部地区农业碳影子价格核密度曲线呈现左移-右移趋势,且区域间差异在变大;西部地区农业碳影子价格核密度曲线呈现明显的向下、变宽趋势.3)整体回归显示,结构转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农业碳影子价格,而资本深化抑制了农业碳影子价格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经营规模、城市化水平及对外开放水平等对农业碳影子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4)东、中、西部地区部分样本回归显示农业碳影子价格影响因素有所差异,结构转型在东部地区显著提升农业碳影子价格,在西部地区却显著抑制了农业碳影子价格;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在东部抑制了农业碳影子价格,而在西部显著提升农业碳影子价格;资本深化在东、西部显著抑制农业碳影子价格,在中部显著提升农业碳影子价格.为此,提出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制定差异化绿色协调发展政策、适时建立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农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结构转型 技术进步 农业碳排放 影子价格 By-production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菜园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生物炭基肥替代化肥减量施用的田间长期效应,利用定位试验研究连续5 a炭基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 5 a实施炭基有机肥替代化肥,土壤pH提高了 0.13~0.25,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也分别提高了2.1%~62.2%、5.8%~86.0%和0.4%~103.1%,炭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产量提高了4.0%~14.8%,但75%替代处理较50%替代处理有所降低.炭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菌群Sobs、Shannon、Ace和Chao指数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且均以75%替代处理最高.炭基肥替代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硝化菌属(Nitrolancea)、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等的丰度,增加了纤维素降解菌菌群(Planifilum、Saccharomono-spora)的丰度.芽单胞菌属、Ilumatobacteraceae、Methyloligellaceae 等的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见,连续炭基肥替代化肥明显改善了菜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适量替代可以提高蔬菜产量,但应注意长期连续施用对土壤pH、碳/氮的影响,避免过量施用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关键词: 菜园 生物炭基肥 化肥 土壤 细菌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ST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前噬菌体的流行状况与转导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猪源ST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中前噬菌体的流行情况、结构特点和转导能力,探究前噬菌体在猪源MRSA流行克隆形成中的作用。基于全基因组信息,分析了近年来从我国多省分离的131株ST9型MRSA中前噬菌体的流行率、分型、亲缘关系和结构特征;选取含不同分型前噬菌体的菌株进行诱导,对诱导获得的噬菌体颗粒进行转导,测定转导子的耐药表型及体外适应性。研究结果显示:猪源ST9型MRSA的前噬菌体携带率为78.6%(103/131株),其中,63株携带完整前噬菌体序列,所有前噬菌体序列均不含耐药基因,仅2.9%(3/103株)的前噬菌体序列含毒力基因;前噬菌体谱型丰富,其整合酶分型主要为Sa2int和Sa4int;各型别前噬菌体结构同源性较高,完整前噬菌体可被诱导为长尾噬菌体;噬菌体颗粒可包装供体菌的aadD、tet(L)耐药基因并转导至受体菌中;转导子可获得卡那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体外生长能力与受体菌株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猪源ST9型MRSA的前噬菌体携带率较高,谱型丰富,不携带耐药基因,部分噬菌体可包装供体菌的耐药基因转导至受体菌,产生的适应性代价小。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T9 前噬菌体 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FN1基因InDel位点鉴定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转录组候选基因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 1,FN1)对于骨分化、骨形成和骨细胞迁移起关键作用。对FN1基因预测突变位点进行DNA池检测,并与山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以期为山羊的遗传育种和性状改良提供分子标记。【方法】利用DNA池检测和PCR-RFLP技术,分析福清山羊、努比亚黑山羊和简阳大耳羊中FN1基因的7个预测突变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通过DNA池检测和PCRRFLP发现,7个预测位点中只有Del66652位点存在多态性,且在3个山羊群体中都只存在Ⅱ和ID基因型,都不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多态性信息含量小于0.25。关联分析发现,努比亚黑山羊ID基因型个体的管围显著优于Ⅱ基因型(P<0.05),ID基因型的胸围指数极显著优于Ⅱ基因型(P<0.01)。简阳大耳羊ID基因型个体的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显著优于Ⅱ基因型(P<0.05)。【结论】Del66652位点与努比亚山羊和简阳大耳羊的生长性状显著相关,且ID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Del66652位点可作为影响山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位点,为提高山羊生长性状的品种改良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山羊 FN1基因 插入缺失(InDel)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良恢复系福恢676的粒形及米质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福恢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丰产性、抗逆性、优质性及适应性”水稻育种策略指导下育成的强优势恢复系。对福恢676的粒形和米质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该恢复系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福恢676、亲本明恢63和蜀恢527、恢复系明恢86和福恢673种植于福州、泉州及三明试验基地,收获成熟种子,自然晒干。测量各恢复系的谷粒长、宽及厚度,称取千粒重,测定各恢复系的米质,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PCR扩增Wx基因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cc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根据琼脂糖电泳结果及测序分析确定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种子总RNA,进一步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灌浆不同时期控制粒形和米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福恢676的谷粒长大多为10.0~11.0 mm,宽约2.70 mm,厚约2.00 mm,千粒重27.0~31.0 g。福恢676的糙米率大于81.0%,胶稠度大于60.0 mm,直链淀粉含量在13.0%~18.0%,达到一级米标准;福恢676的整精米率高于其他4个恢复系,垩白率和垩白度高于亲本明恢63与蜀恢527,低于明恢86和福恢673。福恢676和其他4个恢复系中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均为T,即Wx基因型为Wxb。福恢676中控制粒形相关基因GL7的表达在灌浆11 d时明显下降;GS3、SGL和GIF1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且在灌浆7 d时表达量最高;GW8的表达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灌浆11 d时表达量最高。福恢676中控制米质相关基因Chalk5的表达量在灌浆7 d时最高,而在11d时几乎不表达;ALK、OsSSI、OsBEIIb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在灌浆7 d时表达量最高,且表达模式与其他4个恢复系中的完全不同。【结论】福恢676的谷粒较长,整精米率较高,糙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一级米标准,Wx基因型为Wxb,福恢676中控制粒形基因GL7、GS3和米质基因ALK、OsSSI、OsBEIIb的表达模式与其他4个恢复系中有明显不同。

关键词: 福恢676 粒形 米质 Wx基因 基因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采后冷害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技术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藏是减少枇杷果实采后衰变、保持品质以延长其果品供应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枇杷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冷害,出现果实褐变和凹陷等冷害症状,造成品质劣变,带来经济损失,研究枇杷果实冷害发生机制与预防技术,对枇杷保鲜贮藏及冷链运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枇杷果实冷害的影响因素、冷害症状、枇杷冷害发生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变化的研究进展,包括冷害对细胞膜系统、活性氧代谢、可溶性糖代谢、呼吸和乙烯代谢等的影响;概述了枇杷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总结了预防枇杷冷害的技术措施,包括低温预贮、热处理、化学物质、生物材料等,同时对减轻冷害发生的新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枇杷果实采后的保鲜贮运提供理论指导,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对枇杷冷害的研究提出方向。

关键词: 枇杷 冷害 发生机制 研究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长链非编码RNAs与m RNAs联合分析半番鸭及番鸭胚胎期性腺发育差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影响鸭胚胎期性腺发育的关键m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科学解释半番鸭性腺发育缺陷问题。采集半番鸭(BF1、BF2、BF3)和番鸭(F1、F2、F3)各3个雄性胚胎性腺组织并提取其RNA,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基因和lncRNAs,预测靶基因并进行功能注释,最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从半番鸭和番鸭性腺组织中共筛选出1 109个差异基因;相对于番鸭,半番鸭中上调表达基因共857个,下调表达基因共252个,其中,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D1基因(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D1gene,AKR1D1)、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基因(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3 gene,17β-HSD3)和胆固醇侧链裂解酶基因(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 gene,P450scc)等可能与半番鸭性腺分化发育相关。同时,获得了73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s;相对于番鸭,半番鸭中显著上调的lncRNAs共660个,显著下调的lncRNAs共73个。靶基因预测分析显示,136个下调的lncRNAs和893个上调的lncRNAs可能参与差异基因表达并存在潜在的调控关系,其中,TCONS_00246198靶向17β-HSD3,TCONS_00229529靶向四次穿膜蛋白2基因(tetraspanin-2 gene,TSPAN2),说明以上lncRNAs可能通过靶向关键基因来参与鸭胚胎期性腺发育。qRT-PCR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和lncRNAs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测序中的表达趋势一致,表明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的数据较为可靠。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试验结果发现,与IgG相比,TCONS_00246198富集水平达71.51倍,表明TCONS_00246198与17β-HSD3蛋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即两者可能存在靶向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一批可能影响鸭胚胎期性腺发育的关键mRNAs和lncRNAs,推测差异lncRNAs可以调控差异基因的表达,为了解鸭胚胎期性腺发育差异及禽类性腺发育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半番鸭 番鸭 性腺 不育 长链非编码RNAs mRN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水稻再生力QTLs位点与再生稻筛选体系研究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挖掘水稻产量潜力是水稻研究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水稻头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养分等条件下萌发成蘖,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在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能够保证水稻产量与双季稻基本持平,对于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已报道的水稻再生力相关QTLs位点,发现水稻再生力相关的QTLs位点贡献率偏低,相关研究不深入,与生产联系不紧密;总结了水稻再生力评价标准的现状,发现前期头季稻的SPAD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是评价水稻品种再生力的重要指标,可用于筛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概括了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再生稻的培育应聚焦优质、高产、抗病等水稻重要性状及强再生力相关性状,利用多组学分析挖掘新基因及其优异自然变异,开发功能分子标记,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分子模块育种技术相结合开展强再生力水稻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研究。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再生力 QTL 再生力评价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