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玉米苗期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研究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淮海大面积种植的郑单958、先玉335、郑单538、豫单606、伟科702、郑单1002为试材,利用水培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玉米品种苗期的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N、P、K养分积累存在差异,与NPK(全营养,对照)处理相比,NPK-N(氮胁迫,1/10的N含量)胁迫下N相对积累量(RNAA)最高的是郑单958;NPK-P(磷胁迫,1/10的P含量)胁迫下P相对积累量(RPAA)最高的是先玉335;NPK-K(钾胁迫,1/10的K含量)胁迫下K相对积累量(RKAA)最高的是豫单606。NPK胁迫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对NPK的相对利用效率,其中,N提高2.91倍,P提高3.98倍,K提高6.16倍。

关键词: 玉米 利用效率 氮磷钾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小麦成熟籽粒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加工品质取决于籽粒面筋蛋白组分和含量,双向电泳技术是分离蛋白组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本研究以优质强筋材料郑麦366成熟籽粒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方法、IPG预制胶条选择、蛋白质上样量3个方面进行双向电泳系统的优化,建立一套适用于小麦成熟籽粒的双向电泳技术。结果表明,利用直接裂解法提取蛋白质,使用17 cm、pH 5~8 IPG胶条,上样量为500μg的双向电泳体系,更为适合小麦成熟籽粒蛋白质的分离。利用该技术分离3种不同小麦品种成熟籽粒的蛋白质,经软件分析统计均可在电泳图谱上获得660个以上清晰的蛋白点,表明其在普通小麦中适用性较好。该体系的创建为小麦籽粒蛋白质学研究和品质相关基因的分离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成熟籽粒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郑单901的最佳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其冠层结构、籽粒产量和青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9.0万株/hm~2,郑单901穗位高和株高均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超过9.0万株/hm~2后,穗位高和株高显著降低,穗位高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高于株高。株高和穗位高的整齐度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9.0万株/hm~2时最高。种植密度显著影响郑单901的冠层结构,种植密度每增加1.5万株/hm~2,穗位层和底层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0.18~0.27和0.14~0.35,透光率分别降低2.7%~4.1%和2.7%~4.0%,叶倾角分别增加3.1°~7.0°和6.1°~11.0°。籽粒产量、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最高,4.5万~9.0万株/hm~2内增加密度,穗粒数降幅大于百粒质量降幅,种植密度高于9.0万株/hm~2时,百粒质量降幅高于穗粒数降幅。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最高。综上所述,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郑单901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株高和穗位高适中且整齐度最高,冠层分布合理,籽粒产量最高,而在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青贮干质量和青贮鲜质量最高,生产中应该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获得高产。

关键词: 粮饲通用型玉米 密度 冠层 籽粒产量 青贮鲜质量 整齐度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偏凸山羊草fast ω-醇溶蛋白基因克隆及与WDEIA相关的IgE结合抗原表位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克隆偏凸山羊草中的fastω-醇溶蛋白基因,并对其序列和IgE结合抗原表位进行分析,以期了解IgE结合抗原表位在D~v和M~v基因组中的分布,并为制备单克隆抗体进行IgE结合抗原表位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从偏凸山羊草中克隆获得8个fastω-醇溶蛋白基因(KY368672—KY368679),其中,3个fastω-醇溶蛋白(KY368672—KY368674)由D~v基因组编码,其余5个(KY368675—KY368679)由M~v基因组编码。序列分析发现,获得的fastω-醇溶蛋白与已发表的fastω-醇溶蛋白具有相似的序列结构,KY368672为SRQ型ω-醇溶蛋白,KY368673和KY368674为TRQ型ω-醇溶蛋白,KY368675—KY368679均为SRL型ω-醇溶蛋白。另外,在M~v基因组编码的fastω-醇溶蛋白中,发现了与α-醇溶蛋白相似的多聚谷氨酰胺序列。IgE结合抗原表位分析表明,M~v基因组编码的fastω-醇溶蛋白比D~v基因组编码的fastω-醇溶蛋含有更多的IgE结合抗原表位。

关键词: 偏凸山羊草 fastω-醇溶蛋白 IgE结合抗原决定簇 小麦依赖-运动诱导过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籽粒脱水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异玉米自交系是玉米商业化育种的基础,配合力是评价自交系遗传力及其育种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国内外14份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182个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对其籽粒脱水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脱水速率、籽粒含水率、苞叶层数、苞叶面积在不同自交系之间差异显著,且均受环境影响;(2)配合力分析发现,Zheng12、Zheng645、PHR55、LH202作为亲本材料易配制出籽粒脱水快或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的组合,尤其组合Zheng12×LH202;(3)182个杂交组合籽粒脱水相关性状的各表型值与其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为宜机收玉米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优异种质资源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籽粒脱水速率 籽粒含水率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不同作物互作育苗对西瓜幼苗质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不同作物与西瓜互作育苗对西瓜幼苗的促生效果,以早熟和中晚熟西瓜为材料,设置西瓜+小麦、西瓜+大葱、西瓜+茼蒿、西瓜(CK)4个处理,测定了西瓜四叶一心期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面积等指标,并比较了其离床存活天数和缓苗期。结果表明,供试3种作物与不同类型西瓜互作育苗均能提高西瓜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茼蒿互作的中晚熟西瓜幼苗叶片SPAD值、根系活力分别提高4.94%、68.56%;不同作物互作处理均增加了西瓜幼苗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使西瓜幼苗离床存活天数延长,栽后缓苗期缩短,与小麦、茼蒿互作可延长离床存活天数1.4~1.9 d,缩短缓苗期0.8~1.2 d。从作物之间差异来看,茼蒿对西瓜苗促生作用最强,小麦次之,大葱相对较弱。从西瓜品种类型来看,3种作物对中晚熟西瓜幼苗的促生作用优于早熟品种。

关键词: 西瓜 互作育苗 幼苗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型性状数据采集系统在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良种选育与推广的重要环节,试验鉴定结果可为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目前,随着玉米新品种选育进程的加快,每年通过国审、省审的新品种数量较多,同时,参试的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导致试验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变大。而传统的表型性状数据采集手段落后、记录数据费时费力、数据管理标准不规范,已无法满足当前玉米区域试验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构建玉米表型性状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玉米表型性状数据的快速采集,为其他作物表型性状信息的快速获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与手工记录方式相比,应用玉米表型性状数据采集系统手持终端APP采集数据可节约时间70.8%,且省去了拍照、数据录入、图片重命名的过程,提高了数据获取效率。该系统具有部署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设置灵活和界面友好等特点,可以扩展到其他类型作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表型性状 采集系统 玉米 区域试验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硼处理对酥梨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金顶谢花酥梨果实的品质及半地下通风库的贮藏性能,以宁陵金顶谢花酥梨为试材,研究采前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硼后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间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硼处理,可有效改善贮藏酥梨果实果皮的色泽、维持果实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其中,酥梨采收时,各硼处理L~*值均高于清水对照,3 g/L硼处理的果皮亮度(L~*值)最高,为69.13,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高于对照27.28%,2 g/L硼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为13.3%,各处理果实MDA含量均低于对照,2 g/L硼处理MDA含量最低,为2.70 mmol/g;贮藏180 d时,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为5.20 kg/cm~2,对照最低,为4.22 kg/cm~2,对照POD和PPO活性最高,分别为9.57、158.0 U/(min·g),1 g/L硼处理PPO活性最低,为62.8 U/(min·g);2 g/L硼处理果实MDA含量最低,为5.62 mmol/g,对照最高,为6.67 mmol/g。综合来看,2 g/L硼处理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为参试处理中采前施硼肥的最佳质量浓度。

关键词: 酥梨 硼元素 半地下通风库 贮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品种‘豫椒101’纯度鉴定的SSR标记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辣椒品种‘豫椒101’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用SSR标记技术研究杂交种与双亲之间的扩增条带多态性以甄别真假杂交种。结果发现,从64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对在亲本间差异明显、在杂交种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分别为CA08g16130和CA02g22780,很适合做杂交种纯度鉴定。用该2个标记对188株‘豫椒101’杂交种进行纯度分析,结果表明,CA08g16130所测纯度为93.6%,CA02g22780鉴定的杂交种纯度为94.1%,179个单株的鉴定结果一致,一致率达到95.2%。因此,筛选出的2个SSR标记可以用于辣椒杂交种‘豫椒101’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 豫椒101 SSR标记 杂交种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玉米LAI监测模型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CGMD-402型)在作物长势监测应用中的精准性与适用性,连续2年在不同氮肥水平下进行不同玉米品种的实验。使用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采集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并同步以ASD FR-2500型野外高光谱辐射测量仪获取冠层光谱反射率,构建NDVI、RVI高光谱植被指数;通过对比两种仪器获取的植被指数特征及其定量关系,评价CGMD-402型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监测精度;基于CGMD-402型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获取的NDVI、RVI,建立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监测模型,并对模型监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冠层NDVI、RVI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8. 20%~36. 59%、4. 40%~25. 16%; CGMD-402型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与ASD FR-2500型野外高光谱辐射测量仪获取的NDVI、RVI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1、0. 985,决定系数分别为0. 983、0. 969,说明CGMD-402型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可替代ASD FR-2500型野外高光谱辐射测量仪获取NDVI、RVI指数;利用CGMD-402型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获取NDVI、RVI,建立LAI监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 911、0. 898;以独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模型预测值与田间实测值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 963、0. 954,相对误差分别为6. 65%、9. 37%,表明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研究表明,利用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能有效监测玉米不同品种LAI动态变化,可以替代Accu PARLP-80型植物冠层分析仪获取玉米LAI数据。

关键词: 玉米 叶面积指数 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 监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