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副猪嗜血杆菌流行优势菌株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调查研究河南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S)流行优势菌株及其耐药性情况,2017-2018年从河南规模化猪场分离到30株HPS,根据菌株分离部位统计,肺脏、气管是HPS分离的首要组织部位,肺脏分离14株,占46.67%;气管分离11株,占36.67%.通过PCR分子血清型鉴定,河南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5,7,4型,其中血清型5型有9株,占30%;血清型7型有5株,占16.67%;血清型4型有4株,占13.33%.通过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30株分离菌株除对头孢噻呋100%敏感外,对其他17种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突出,预防控制HPS病选药、用药方面更需慎重和规范.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型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夏玉米品种及其密度对子粒机收质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设置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子粒机收质量及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机收子粒破损率为1.03%~6.26%,杂质率为0.17%~2.12%,含水率为23.9%~35.80%.除60 000株/hm~2密度下创玉107、粒收1号和先玉335外,其他处理组合的破碎率均低于5%;所有处理组合杂质率均低于3%.随种植密度从60 000株/hm~2增加到90 000株/hm~2,机收脱粒时子粒含水率、破碎率和杂质率均呈降低趋势.机收子粒腐籽率为0.58%~5.89%,除迪卡517、华皖267和粒收1号外,其他品种均超过2%;90 000株/hm~2密度下子粒腐籽率显著高于60 000株/hm~2和75 000株/hm~2.在黄淮海地区评价玉米品种的子粒机收质量时需关注腐籽率.种植密度、基因型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子粒机收质量,基因型的影响效应大于种植密度.

关键词: 夏玉米 子粒机收质量 种植密度 基因型 破碎率 杂质率 含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工艺的青豆粉营养品质及风味变化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与鲜青豆进行比较,研究煮制青豆、烤制青豆、冻干青豆对青豆粉的基本成分、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的青豆粉的淀粉、粗蛋白、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冷冻干燥青豆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0.40g/g和0.96 mg/g;煮制青豆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0.30 g/g和0.71 mg/g;冷冻干燥、煮制后的青豆所得青豆粉的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能力较高,而炒制所得青豆粉的抗氧化能力最低.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鲜青豆和3种加工工艺的青豆粉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鲜青豆、煮制后热风干燥的青豆粉、烤制干燥青豆粉和冷冻干燥青豆粉各自鉴定出17、20、41种和2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综合分析,冷冻干燥和煮制后干燥的青豆粉抗氧化能力较高,能够较好的保存青豆的营养价值,对于青豆的香气也有较好的保留和增加.众所周知冷冻干燥会能耗较大,因此,可选择煮制后热风干燥制作青豆粉.

关键词: 青豆粉 加工工艺 抗氧化性能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病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筛选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河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筛选多抗性品种可以为该区玉米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2015—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针对河南省6种玉米主要病害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抗性表现相对稳定,中抗品种占主要地位,比率分别为49.22%、52.00%、46.45%,抗性品种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抗性品种极少;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间品种抗病表现变化较大,2015年高抗性品种比率最高,为35.16%;在玉米南方锈病抗病品种鉴定中,抗病和高抗的品种总体较少,抗性类型品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玉米镰孢茎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相对较多,抗病品种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瘤黑粉病抗病品种鉴定结果在不同年份中差异较大,2015年和2016年以感病品种为主,2017年以中抗品种为主;玉米镰孢穗腐病高抗性品种较少,抗性品种比率逐年上升,中抗品种比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结合3 a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共获得中抗以上的多抗性品种23个。综上所述,近年河南省选育的玉米品种中,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的品种比例较高,而小斑病、南方锈病和镰孢穗腐病的高抗性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应进一步加强这3种病害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关键词: 玉米 抗病品种 病害 抗性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坐果节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殖生长阶段甜瓜坐果节位叶片早衰现象严重,不利于养分、光合同化产物向果实转移,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试验研究了不同氮钾肥用量对大棚甜瓜坐果节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延缓坐果节位叶片衰老,以期为优质高产栽培条件下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设重氮重钾(N2K2)、重氮轻钾(N2K1)、轻氮重钾(N1K2)、轻氮轻钾(N1K1)、中氮中钾(NK)5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氮钾处理对甜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SP)、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氮钾肥用量的增加,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呈先降低后上升;合理的氮钾肥用量(NK处理)有利于减缓SOD、POD、CAT活性和SP含量的降低速度和MDA含量的增加速度,越到生育后期效果越明显,高氮高钾(N2K2)处理反而不利于减缓SP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的降低速度及MDA含量的增加速度,加剧叶片衰老。NK处理甜瓜产量、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氮钾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植株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甜瓜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养分吸收累积量的影响,确定在连栋棚加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条件下,土壤施氮、钾量分别以N 200 kg·hm-2、K2O 300kg·hm-2为宜,但施氮、钾量过高或过低均加速甜瓜生殖生长阶段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降解速度,加剧叶片衰老,从而不利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甜瓜 氮肥 钾肥 抗氧化酶 可溶性蛋白质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为获得具有磷高效利用特性的转基因小麦植株,以郑麦7698等6个小麦品种(系)为受体,采用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对OsPHR2基因进行了遗传转化,对其阳性转基因后代进行遗传分析,并对高、低肥处理条件下转基因T1植株的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PCR检测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0阳性植株有180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116个株系中有15个株系OsPHR2基因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分离规律;高、低肥处理结果表明,低肥条件下OsPHR2基因可显著提高小麦的单株产量,但高肥条件下增产不显著,转OsPHR2基因郑麦1342、郑麦7698的单株产量在低肥条件下均较野生型对照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06%、9.27%,主要得益于千粒质量和穗粒数的增加.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OsPHR2基因 磷高效 低肥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提取高油酸花生油脂体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粮油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油脂体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高油酸花生油脂体的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油脂体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酶法提取高油酸花生油脂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5.5、液料比6∶1(m L/g)、酶用量440 U/g、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60℃,该工艺条件下高油酸花生油脂体得率为49.30%,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一致.所提取油脂体中粗脂肪含量为(60.14±3.75)%、粗蛋白含量为(8.06±0.63)%.与花生原料相比,高油酸花生油脂体中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油酸花生油脂体中特征性内源油体蛋白为油体膜蛋白和油体固醇蛋白,总含量近80%.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油脂体 酶法提取 响应面 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苗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与常见其他种类害虫的识别特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农业害虫.2019年1月份入侵我国,半年时间已迅速扩散和蔓延至21个省市.在黄淮海夏玉米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劳氏黏虫等鳞翅目害虫常常混合发生.这几种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取食为害玉米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给田间鉴定带来困扰.本文详细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劳氏黏虫的低龄和高龄幼虫的形态差别,以期为黄淮海玉米田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监测和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苗期害虫 幼虫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开花期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仪测定田间主要光合特性参数,同时期取样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优良芝麻品种从初花期到终花期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芝麻品种光合生理特性表现基本一致,但是不同品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高低不同.各品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变化曲线一致,呈倒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整个花期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品种高含量值出现的早晚有差异,但都出现在盛花期.芝麻单株重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呈正相关,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呈正相关.

关键词: 芝麻 开花期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黑地珠蚧发生为害及其系统发育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花生地下害虫花生新黑地珠蚧为研究对象,对其田间危害及虫体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发育研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花生新黑地珠蚧在河南省一年发生一代,多发生于沙壤土,主要以珠体状的2龄若虫为害花生根部;雌雄珠体数量及大小差异均较大,单株花生上为害的雌珠体数17~78头,雄珠体数59~146头,雌雄珠体性比为1.00∶2.61,雌雄珠体直径分别为4.72~7.26 mm和1.83~2.65 mm.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传统形态学分类的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中所采集害虫为花生新黑地珠蚧,隶属于半翅目蚧总科珠蚧科.

关键词: 花生新黑地珠蚧 田间为害 虫体发育 系统发育分析 珠蚧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