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金鱼源维氏气单胞菌JY01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 JY01)是从福州某养殖场内金鱼烂尾、腐皮和溃疡等病灶处分离出的1株革兰氏阴性优势菌.为了解其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特征,基于IlluminaPE150和Pacbio测序平台对维氏气单肥菌菌株JY0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和组分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同时预测致病因子和耐药基因.结果 表明:维氏气单肥菌菌株JY01基因组序列长度为4.97 Mb,GC含量为58.17%;共预测到4601个编码基因、31个rRNA、16个基因岛及124个tRNA;其中,3461个基因在COG中获得注释,3082个基因聚集到GO聚类分析中,4345个基因在KEGG代谢通路中富集,预测维氏气单胞菌菌株JY01携带13种毒力因子包含240个相关毒力基因及9大类抗生素耐药性包含175个抗生素耐药基因.

关键词: 金鱼;维氏气单胞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注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株拮抗放线菌复合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克服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治效果差等不足,本文研究了2株优良放线菌菌株之间亲和性及其复合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表明,2株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将亲和性菌株FX81和FX28等比例同时复合发酵,复合发酵液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6.0 mm,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菌株FX81(27.0 mm)和FX28(28.8 mm)。将2株拮抗菌制成复合菌剂BOF8128对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效为82.03%,比单一菌剂分别提高了8.13%(BOF81)和18.63%(BOF28),同时复合菌剂显著促进了番茄地上部分的生长,干重增加76.58%。由此表明,2株放线菌在防治番茄青枯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有望用于进一步菌肥的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 拮抗放线菌 复合菌剂 青枯病 生防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毒理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五氟磺草胺是当前我国稻田用量较大的一种除草剂。为明确其施用后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环境风险,寻找较适合南方稻区农药生态毒理学检测的指示生物,为稻田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了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为受试农药,比较其对模式生物大型溞和南方常见物种发头裸腹溞的急性活动抑制试验和繁殖试验结果。急性活动抑制试验结果表明,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型溞、发头裸腹溞的48 h-EC50(95%置信限)分别为0.81 mg a.i.·L-1(0.54~1.18 mg a.i.·L-1)、0.52 mg a.i.·L-1(0.33~0.85 mg a.i.·L-1),其毒性均为高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型溞的21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1.22×10-3 mg a.i.·L-1;对发头裸腹溞的14 d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7.66×10-4 mg a.i.·L-1;采用TOP-RICE暴露模型进行初级评估发现,25 g·L-1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大型溞的急性风险可接受,但对发头裸腹溞的急性、无脊椎动物(慢性)风险不可接受;进一步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法进行高级评估,发现五氟磺草胺对无脊椎动物的急性风险可接受,但对无脊椎动物的慢性风险不可接受。本研究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对南方溞种发头裸腹溞有潜在生态风险,建议该除草剂在稻田使用中,应重视其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风险,不可盲目加大用量;同时基于物种分布和风险考虑,建议采用更敏感的发头裸腹溞作为南方稻田农药生态毒理学检测的指示生物。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 大型溞 发头裸腹溞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繁殖 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福建茶叶 2021

摘要:“超干”发酵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发酵环境条件下的红茶新发酵方法。本文以紫牡丹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在采用超干发酵方法加工红茶过程中的7个关键节点取样,分别测定各茶样的水浸出物总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含量、花青素含量、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等品质相关指标,进而对其酚氨比值、茶色素各组分含量占比、花青素含量等的变化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品质相关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升降变化与感官审评结果基本吻合,“超干发酵”及配套加工技术是紫牡丹红茶最佳工艺之一。

关键词: 紫牡丹 茶树品种 红茶 加工 生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石斛兰资源形态学多样性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植物形态学特征的观察描述为植物遗传学分析提供依据。通过观测20份从国内各花卉公司引进的石斛兰资源形态学性状,并基于观测性状分析这些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根据花朵数量、花大小、花香、花色等因素,从20份被观察石斛兰中筛选出6份观赏性强、开发价值高的石斛兰品种,包括布兰诗歌、澳洲泼墨石斛、金钗石斛、聚石斛、胭脂和桃花依旧。对20份引进的石斛兰品种资源进行形态学的聚类分析,发现各资源间遗传差异较大,相似系数在0.78~0.91,相似系数在0.90以上的有4组,分别是澳洲红花石斛与澳洲金边石斛、糖果线条与尊贵、布兰诗歌与三亚阳光、阿当绿与桃花依旧,这对石斛兰育种、栽培和应用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石斛兰 形态学 遗传多样性 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TV-2)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ENTV-2检测方法,用于ENT的早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将ENTV-2与ENTV-1、ERVs、JSRV进行比对,寻找ENTV-2的保守序列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所建立的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将PCR扩增产物连接T载体构建的阳性质粒作为标准品,对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检测ENTV-2 qPCR方法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2);该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对ENTV-2可以产生特异性扩增曲线,与ENTV-2高度同源的ERVs没有交叉反应,也无法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绵羊肺炎支原体(Mo)、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等常见病原;敏感性良好,最低检测限度为7.5×102 copies·μL-1,敏感性可达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0倍;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CV<1%,重复性良好;对81份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17.3%。【结论】建立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良好,敏感性较高,重复性良好,为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 SYBR-GreenⅠ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BM模型和面板模型Tobit

东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运用EBM模型和随机面板Tobit模型对福建省2000~2017年9地市农业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的地市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7年,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人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存在"正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对外开放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正的影响效应,而工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农药使用强度对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产生负的影响效应。

关键词: 农业环境效率 影响因素 EBM模型 面板Tobi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中四环素类及磺胺类抗性基因分布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施用猪粪沼液对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分布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方法】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集养猪场周边长期用沼液作为肥料的土壤,同时采集当地未施用过沼液的土壤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土壤中四环素类和磺胺类ARGs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在施用沼液的土壤中能检测到11~13种ARGs,沼液的长期施用提高了土壤中ARGs的多样性,显著增加了土壤中tetG、sul1和sul2等基因的相对丰度,使四环素类和磺胺类ARGs在土壤中的存在水平升高。上述2类ARGs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均在春季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在长期施用沼液的土壤中存在大量的tetG、tetZ、tetM、tetO、tetW、sul1和sul2基因,这些基因在不同季节里都是优势ARGs。【结论】沼液农用会增加土壤中ARGs的存在水平,因此需要加强优化畜禽废弃物发酵工艺,以减少ARGs在沼液肥中的残留。

关键词: 土壤 沼液 抗性基因 荧光定量PCR 季节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期番石榴果实香气成分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番石榴不同成熟期果实香气组成,旨在为番石榴果实适时采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蜜、珍珠、本地、西瓜、红宝石5个番石榴品种始熟期、成熟期及完熟期的果实进行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水蜜始熟果、成熟果、完熟果中分别鉴定出19、12、8种化合物,珍珠鉴定出22、11、5种化合物,本地鉴定出14、11、11种化合物,西瓜鉴定出17、11、5种化合物,红宝石鉴定出21、19、12种化合物。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均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始熟果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77.13%94.85%,红宝石含量最高;完熟果均以醛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82.56%96.79%,珍珠含量最高。从始熟期至成熟期,白肉型品种(水蜜、珍珠、本地)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大幅增加,萜烯类含量急剧下降;红肉型品种(西瓜、红宝石)的果实萜类、醛类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各品种始熟果中萜烯类物质均由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组成,倍半萜类种类较丰富,白肉型品种始熟果中倍半萜类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单萜类,红肉型两者差异不大;始熟果的单萜类主成分为β-罗勒烯,倍半萜类主成分为石竹烯,白肉型品种石竹烯含量高于β-罗勒烯,红肉型品种反之。完熟果中醛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醛或3-己烯醛。

关键词: 番石榴 成熟期 香气组分 醛类 萜烯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艳无核'葡萄在福建的引种表现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2018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葡萄新品种‘红艳无核’开展区试观察,经过连续3年试种,总结其在福建的引种表现:‘红艳无核’葡萄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725.4 g;果粒椭圆形,深红色,平均粒重7.32 g;果肉较脆,清香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3%,鲜食品质优良;不裂果,耐贮运;未见明显葡萄病虫害。适宜在福建避雨设施栽培。

关键词: ‘红艳无核’葡萄 福建 引种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