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LY20株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中国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明确福建某羊场引起山羊皮肤脓肿的病原,无菌采集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观察、形态学镜检、生化试验及16S rRNA进化树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细菌,经鉴定确定为伪结核棒状杆菌,命名LY20株。毒力因子检测显示,分离菌携带PLD、NanH、FagA、FagB、FagC、FagD、OppA、OppB、OppC、OppD、OppF共11个毒力因子。PLD全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伪结核棒状杆菌分成羊型和马型2个独立分支,分离菌与羊型聚在同一分支,亲缘性最近,与另一个分支马型亲缘性较远。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显示,分离菌与羊型伪结核棒状杆菌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与马型伪结核棒状杆菌的同源性分别为98.1%~98.2%和97.4%。用4.4×108 CFU/mL菌液,0.2 mL/只,腹腔接种小鼠,48 h内死亡率达100.0%,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皮下接种小鼠,接种部位出现脓肿、破溃后流出淡黄色脓液。病理切片观察,可见肝脏淤血,脾淋巴细胞坏死,肺脏出血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十二指肠和直肠上皮细胞脱落、间质出血、淋巴细胞浸润;皮肤化脓坏死性肌炎,肉芽组织增生。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28种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山羊皮肤脓肿为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所致,且小鼠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出血、坏死及化脓性炎症。

关键词: 山羊 伪结核棒状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毒力因子 病理学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进"三茶融合"发展与县域茶叶品牌建设的思考-以尤溪县为例

茶叶学报 2021

摘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的指示精神,把"三茶融合"作为新时期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切入点。本文结合尤溪县茶产业发展实际,就如何发挥山区优势与叠加效应,提出促进"三茶融合"发展与县域茶叶品牌建设的思路与具体对策,为着力构建新时期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之新格局夯实重要基础。

关键词: “三茶融合” 绿色发展 茶叶品牌 对策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钙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钙肥及其施用方式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2种方式,分别施用1 500倍糖醇钙和800倍硝酸钙2种不同的钙肥,测定巨峰葡萄成熟过程中的果皮着色、不同部位钙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质、总糖、总酸含量及果粒硬度等指标。【结果】钙肥施用对提升巨峰葡萄外观着色、内在品质及不同部位钙含量等均起到一定作用。不同处理间以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处理果皮着色较深;糖酸比值44.63;总酚、花色苷、共价结合型果胶及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皮与果肉钙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36倍和1.73倍;果肉硬度比对照高出19.28%;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提升5.71%。【结论】钙处理对提升巨峰葡萄内外在果实品质具有一定作用,以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 500倍糖醇钙肥处理对巨峰葡萄鲜果品质提升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叶面肥 灌施 巨峰葡萄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叶绣球菌酸奶的研制

中国食用菌 2021

摘要:以广叶绣球菌子实体超细粉、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广叶绣球菌风味、营养价值更高的绣球菌酸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值为考察指标,进行广叶绣球菌酸奶发酵配方的优化。结果表明,绣球菌酸奶的最佳配方条件为绣球菌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5%、奶粉添加量15%、发酵菌粉添加量0.3%。以该配方制备的绣球菌酸奶酸甜适口,实现了酸奶和绣球菌的营养相结合,具有更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酸奶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蛋白补饲过瘤胃赖氨酸对山羊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低蛋白补饲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山羊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8只山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处理Ⅰ组、处理Ⅱ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为12%,不含RPLys;处理Ⅰ组CP为10%,补饲0.5%的RPLys;处理Ⅱ组CP为10%,补饲1%的RPLys。结果显示:(1)各组山羊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 0.05);2个处理组的CP和粗脂肪(EE)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且处理Ⅱ组高于处理Ⅰ组(P> 0.05)。(2)各组山羊的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由此可知,在低蛋白时补饲RPLys可提高山羊饲粮养分消化率,未对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综合来看,RPLys的添加水平为1%时效果最好。

关键词: 过瘤胃赖氨酸 血液生化指标 养分消化率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蓝生产概况、形态特征观测及生化成分评价

热带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研究马蓝在主产区的分布、种植面积、栽培方式、形态特征差异、成分含量等.采用实地调研、走访、咨询同行、测试分析、查阅文献等方法,总结概述当前中国马蓝及其炮制品生产概况.结果显示:当前中国马蓝栽培面积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福建、四川、广东等省区,其他省份面积栽培较少,其中以贵州的栽培面积最大.贵州多采用大田栽培,云南、四川大田和林下栽培均有,福建、广东多为果园套种.云南栽培的马蓝植株直立、粗壮、叶片大,福建的植株呈匍匐状、茎枝较细、叶小,贵州植株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贵州、云南、四川栽培的马蓝作为南板蓝根用或加工为青黛,福建以加工青黛为主,广东则以南板蓝根为主.12月马蓝鲜叶中的靛蓝、靛玉红和吲哚苷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样品中的靛蓝和吲哚苷含量最高,贵州样品最低,在3个主产区均未检测到靛玉红.本研究结果为马蓝规范化栽培、推广及产业发展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蓝;主产区;形态特征;生化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EC205单链抗体增强巨型艾美耳球虫核酸疫苗免疫原性的评价

中国兽医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scFvDEC205(DEC205单链抗体)能否增强巨型艾美耳球虫优势抗原片段EmIMP1C的免疫原性,构建重组质粒pVAX1-scFvDEC205-EmIMP1C,转染HEK-293T细胞检验其体外表达情况,于试验鸡大腿肌肉处定期3次注射该重组质粒。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1-scFvDEC205-EmIMP1C,并能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的IgG抗体效价最高,达3 200。第3次免疫后,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血清中IFN-γ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试验鸡产生的CD4+和CD8+T细胞比例,用CCK8法刺激鸡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均显示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病理切片结果提示pVAX1-scFvDEC205-EmIMP1C组的病变程度最轻。结论:重组质粒pVAX1-scFvDEC205-EmIMP1C能有效诱导鸡产生免疫效应,scFvDEC205具有增强EmIMP1C抗原免疫原性的效果,为今后开发靶向鸡球虫疫苗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巨型艾美耳球虫 EmIMP1C抗原 DEC205 单链抗体 DNA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满江红内生细菌的培养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环境中的传播。水生植物满江红含有丰富的内生菌,建立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及所含有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方法,可以为水环境中抗性基因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对小叶满江红的内生细菌进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得到高质量的序列数据量48.66 G,预测出54 180个基因(ORFs)。通过分类学信息数据库NR共注释出1 712种微生物物种,在总门水平上属38个门,其中3种培养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物种丰度均占全部门类的99.14%以上。在总属水平,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的丰度为91%左右,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可达1.2%左右。比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数据库ARDB,3个样品共注释到10个与抗生素有关基因ARG,主要针对杆菌肽(bacitracin)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产生抗性。与综合抗生素抗性基因数据库CARD进行比对,获得212抗生素相关基因ARO。按照抗性机制分类,其中对抗生素起直接作用的抗性类基因AR的丰度占88%以上;对抗生素有敏感作用的抗性基因AS的丰度均在7%左右;抗生素靶标类抗性基因AT占4%~6%。【结论】通过3种不同的培养基获得的满江红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抗生素抗性基因类型基本一致。

关键词: 满江红 内生菌 抗生素抗性基因 宏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与"茶-草-菌"技术应用展望

茶叶学报 2021

摘要:本文简述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类、研究方法和培肥、套种绿肥与食用菌及覆盖等农业措施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构建"茶-草-菌"耦合生态茶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微生物群落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 茶园土壤微生物;茶-草-菌耦合;生态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乡村产业异业联盟的发展及启示

台湾农业探索 2021

摘要:【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台湾农业异业联盟的发展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农业异业联盟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与有效经验,为大陆乡村产业异业联盟发展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阐述异业联盟概念解释与发展阶段,分析异业联盟在台湾乡村产业中的有效实践措施,结合异业联盟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典型运用与案例,凝练出运用异业联盟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启示。【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台湾乡村产业异业联盟的特点在于组建路线清晰,运作机制明确;政府引导促进,资源结合紧密;注重品牌契合效应,人力培育全面;科技研发助推,重视农业软资源。最后从中总结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分级辅导有序成长;多渠道协作发展,挖掘多方功能潜力;重视乡村人力培育,打造整体产业品牌;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基层渗透等启示。

关键词: 异业联盟 乡村产业 启示 台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