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双改"背景下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制棒生产现状与分析

中国瓜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大力支持全省食用菌产业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的"双改"工作以削减散煤用量.从食用菌制棒生产基本概况、使用设备、废气排放情况等方面介绍梳理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制棒生产现状,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制棒"双改"后成本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制棒生产"双改"工作中存在的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意识淡薄、清洁能源保障工作做得不够、生产过程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制棒清洁化生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双改 制棒 河南省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鲜食与完熟谷物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粮食与油脂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测定小麦、玉米、青豆3种谷物鲜食和完熟期的基本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并对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谷物中粗蛋白、膳食纤维、总酚、总黄酮、植酸、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完熟谷物,总糖、淀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及5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低于完熟谷物;在抗氧化活性方面,3种鲜食谷物的DPPH·、O2-·及ABTS+·清除率均高于完熟谷物,而鲜食谷物的·OH清除率低于完熟谷物;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DPPH·与O2-·清除率与总黄酮含量相关性较强,·OH清除率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性较强,ABTS+·清除率与总酚含量相关性较强,均呈正相关.

关键词: 鲜食谷物 完熟谷物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氦氖激光在农业上的应用

河南农业 2022

摘要:一、氦氖激光简介(一)氦的理化性质氦,元素符号He,原子序数2,原子量4.002 602(氦-4),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太阳”。氦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分别为氦-3和氦-4。自然界中存在的氦基本上是氦-4,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是已知气体中最小的,其密度为0.17 847 g/L,是密度第二小的气体。氦的惰性表现在其极难形成化合物,这是因为氦原子内层的原子核到外层的电子层距离很小,并且达到了稳定结构。它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氦气的用途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草莓超高垄省力化栽培技术规程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传统草莓生产劳动强度大、架式基质栽培成本太高,以及为应对劳动力老龄化,笔者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草莓试验基地研发了超高垄省力化栽培。本文从场地选择、栽培槽、灌溉系统配置、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记录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设施草莓超高垄省力化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设施草莓 超高垄 省力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规划评估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22

摘要:文章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评估体系进行研究,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等3个方面量化评估了2016—2020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及院属研究机构的发展情况,基于评估研究结果,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持续强化成果转化、有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院所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总结了评估体系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发展规划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发展规划 评估指标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作物伴生育苗对西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探明种间伴生改善西瓜根际微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以茼蒿、大葱、小麦与目标作物西瓜同穴育苗,研究伴生对西瓜根际土壤pH值、EC值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不同伴生育苗模式均可改变西瓜根际土壤的酸碱性和电导率,促进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降低真菌数量,改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根际土壤脱氢酶、脲酶、转化酶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综合考虑,茼蒿的改良作用明显优于小麦和大葱,其与中晚熟、早熟西瓜伴生后,pH值分别提高69.05%、25.93%,EC值降低47.62%、47.37%;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37.77%、11.98%;土壤脱氢酶活性提高105.79%、160.78%,转化酶活性提高24.56%、14.93%,脲酶活性提高15.89%、86.66%,多酚氧化酶提高18.18%、22.8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脱氢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他相关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茼蒿、大葱、小麦与不同基因型西瓜伴生均提高根区土壤酶活性,改善微生物结构,以茼蒿伴生育苗效果最好;同时,可以通过人为改变土壤相关酶活性调节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以降低西瓜土传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 西瓜 伴生育苗 pH值 EC值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辛酸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家禽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硫辛酸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抗氧化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动物的抗氧化及免疫水平。近年来,硫辛酸因具有改善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肉品质等功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肉鸡生产中。文章综述了硫辛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和肉品质方面的影响,为硫辛酸作为一种环保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过程中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硫辛酸 肉鸡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梨发酵果酒品质评价及挥发性化合物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品种梨发酵果酒的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探究适宜的梨酒加工品种.方法 以河南省主栽的酥梨、圆黄、早酥红、中梨1号和晚秋黄5个梨品种为原料制备发酵果酒,比较采用不同品种梨所酿梨酒的酒精度、色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酚和黄酮含量等理化指标,对发酵梨酒的外观、香气、滋味和典型性进行感官评价,对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不同品种梨发酵果酒进行挥发性化合物鉴定.结果 梨品种是决定梨果酒品质的首要因素,发酵梨酒的总酚含量对酒体色泽和口感有决定性作用;晚秋黄梨酒的感官评分最高,酒精度(12.83%vol)、糖酸比(0.96)、黄色度(0.225)、黄酮含量(683.63 mg/100 mL)最高,总酚含量较低(5.45 mg/100 mL).5种梨发酵果酒样品中共定性出1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酯类7种、醇类5种、醛类4种、酮类2种、酸类1种,Gallery Plot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结果均可将5种梨发酵果酒样品有效区分.结论 晚秋黄梨为适宜的酿酒品种,所酿梨酒色泽金黄、果香浓郁、酒体丰满、醇厚协调、典型性突出.

关键词: 发酵果酒 理化指标 感官评价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与不同作物多样化轮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华北平原冬小麦与不同作物多样化轮作下的土壤真菌群落差异,为生态可持续种植制度的构建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连续冬小麦-夏玉米M、冬小麦-夏花生(夏玉米)PM和冬小麦-夏大豆(夏玉米)SM轮作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丰度、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与连续冬小麦-夏玉米处理相比,轮作花生PM2和大豆SM2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ITS序列拷贝数,轮作花生或大豆处理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不同轮作茬口之间土壤真菌群落存在明显分离,轮作作物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华北平原砂壤质潮土中不同作物轮作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均以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以Sordariomycetes和Eurotiomycetes为优势菌纲.不同轮作茬口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显著的类群,Neocosmospora、Plectosphaerella和Gibellulopsis等潜在病原真菌在冬小麦-夏花生(夏玉米)轮作处理中显著富集,而Penicillium和Zopfiella等潜在有益真菌在冬小麦-夏大豆(夏玉米)轮作处理中显著富集.与连续冬小麦-夏玉米处理相比,轮作花生或大豆处理增加了病理营养型、病理-共生营养型和腐生-共生营养型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而腐生营养型土壤真菌相对丰度有所降低.综上,在连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加入夏花生或夏大豆替代夏玉米进行不同周期轮作,可增加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其中,夏大豆茬口利于土壤潜在有益真菌的富集.

关键词: 轮作 土壤 真菌群落 ITS序列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特性及品质研究

花生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探究了物料温度、装载量和风速对花生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新技术在花生产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燥水分比均随着干燥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花生的整个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干燥时间随着物料温度和风速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装载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单位能耗随着物料温度和风速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随着装载量的增加而降低;干燥因素对花生蛋白质和氨基酸影响较小,而对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影响显著;干燥后的花生酸价和过氧化值均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物料温度超过45℃时,花生发芽势降低,而物料装载量和风速对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物料温度为45℃(碳纤维远红外板温度50℃,热泵温度40℃),风速1.0 m/s,装载量1 240 g/盘时,花生干燥时间最短(8.0 h),单位能耗较低(8.57 kW·h/kg),花生营养品质和发芽率高。

关键词: 碳纤维远红外联合热泵干燥 花生 干燥特性 营养品质 发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