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ECOD、APND和GST活性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诺氟沙星药饵每天2次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给药剂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15mg/kg(LD组)、30 mg/kg(MD组)和60 mg/kg(HD组),连续投喂7 d后,分析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GST活性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GST活性随着取样时间推移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MD组鳃GST活性在4 h时达到最低,是对照组的8.87%;LD组血清GST活性在24 h达到最低值12.01 U/mL,仅为对照组的25.02%。与对照组相比较,给药组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APND和ECOD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随着浓度升高,APND和ECOD活性逐渐降低;而随着时间推移,APND和EC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探讨诺氟沙星对上述酶类的影响,为诺氟沙星的合理使用及与其他药物的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细胞色素P450 诺氟沙星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缘盒龟鉴赏与养殖攻略(上)

海洋与渔业 2012

摘要:黄缘盒龟(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s Gray),又称黄缘闭壳龟,隶属龟科盒龟属,俗称盒龟、夹板龟、金头龟等,其名因地而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南、福建、广东、台湾等中南部山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的九洲岛等地.该龟外形奇特,色泽漂亮,性格温顺而胆大,易与人亲近且为半水柄性,尤其是头部金黄色,

关键词: 黄缘盒龟 养殖 鉴赏 黄缘闭壳龟 南部山区 夹板龟 金头龟 金黄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常用杀菌消毒剂对养殖水体中硝化细菌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调节和改善养殖微生态环境平衡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离自养殖水体的硝化细菌为试验材料,运用生态毒理学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常用杀菌剂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甲醛、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0.1mg/L二氧化氯、0.6 mg/L高锰酸钾、20 mg/L甲醛、0.7 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对硝化细菌生长的影响较小,同时对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在水产养殖中,应选用适宜浓度的杀菌剂对水体进行消毒。

关键词: 硝化细菌 杀菌剂 水质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文秘与档案工作一体化的思考

中外企业家 2012

摘要:农业科研单位文秘与档案工作同为农业科研活动服务,既有工作分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新时期,有效地将文书、档案实施一体化管理是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办公自动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首先探讨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然后论述科研单位文秘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问题,最后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秘档案电子一体化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 文秘 档案 一体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3个野生群体ITS1序列分析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脊尾白虾的莱州湾、海洲湾、象山湾3个野生群体共计62个个体的核糖体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1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对序列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长臂虾亚科ITS1同源序列虾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尾白虾的ITS1序列具有长度多态性,其长度为345~384 bp,62条序列GC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AT含量;共检测到79个变异位点,39种单倍型,多态位点比例为21.7%;海洲湾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象山湾群体次之,莱州湾群体最低。在脊尾白虾ITS1序列中发现微卫星序列共有8处,重复序列类型为(GC)n、(AG)n、(GGC)n、(GGA)n、(AT)n、(GA)n,以(GA)n类型最多。AMOVA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弱或只有中度分化。另外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分子进化树,探讨长臂虾亚科几个种的系统进化关系,系统树显示同种的不同个体、同属的不同种聚在一起,与形态学的分类吻合。

关键词: 脊尾白虾 ITS1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台湾海峡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记耳石生长轮纹数量,依据耳石日轮对采自珠江口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日龄进行了鉴定、并据此研究了其产卵期和生长特性.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为12月至次年的7月,主要集中在2、4、5月,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占样本总数的27.27%;其次为2月,占18.18%.用直线、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关系对棘头梅童鱼的生长特性进行回归分析,体长范围为29.8~104.0 mm的棘头梅童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为幂函数关系,体重生长为匀速生长;体长随日龄的生长关系以幂函数模型符合程度较好,体重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则符合指数关系和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耳石日龄来推算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是可行的,并可用于研究一定体长范围内鱼的生长.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棘头梅童鱼 耳石 日轮 产卵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鲵虹彩病毒的PCR检测及初步应用

河北渔业 2012

摘要:通过了解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在EPC细胞接毒情况和PCR的实际检测情况,为大鲵的病毒检测提供必要判断依据和检测方法。通过细胞接毒和组织分离分别提取病毒质粒,进行普通PCR扩增,电泳分析,比较病毒细胞培养和组织直接提取结果。Gsiv病毒体外培养:经传代48h的EPC细胞,25℃培养,12h后可观察到CPE出现,24h病变明显,CPE达15%,48h后CPE可达70%,72h后细胞完全脱落;PCR检测:对3个样本分别从组织提取和经细胞扩增分离的病毒进行普通PCR扩增检测,经细胞培养扩增的3个样本全部呈阳性;经组织提取的3个样本,2个呈阳性,一个呈阴性;电泳观察,病毒的扩增产物在500bp左右。在体外环境下GSIV是高病力的一种病毒,对EPC细胞在25℃时效应时间为3d,普通PCR经组织的检出率低,经细胞培养扩增可提高检出率但耗时久,不利于实际生产中快速、准确诊断疫情的需要。

关键词: 大鲵 虹彩病毒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载脂蛋白A-Ⅰ-1基因3'非编码区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草鱼EST文库中载脂蛋白A-Ⅰ-1基因(Apoprotein A-Ⅰ-1,apoA-Ⅰ-1)3'非编码区进行SNPs筛选,在珠江水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群体144个样本中发现2个SNPs位点.C792T位点的CC型占46.53%,CT型占50.69%,TT型占2.78%;G851A位点的GG型占77.08%,GA型占20.83%,AA型占2.08%.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个SNPS位点与草鱼4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792T位点TT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G851A位点GG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GA型和AA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且GG型个体的体长和头长均值与GA型和AA型个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2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6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双倍型D3(TTC792T - GG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高,D6型(CCC792T-AA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低,且二者在体长、体高、头长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推测C792T位点TT型为有利基因型;G851A位点GG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为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草鱼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为加快草鱼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鱼 SNP 载脂蛋白A-Ⅰ apoA-Ⅰ-1 生长性状 双倍型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4个地理种群自交与杂交F_1的形态特征分析

水产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三亚(S)、泰国(T)、印尼(Y)和非洲(F)4个斑节对虾地理群体的形态亲缘关系,实验运用多元分析方法,采用8个测量性状4个斑节对虾地理群体杂交与自交的10个F1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亚和非洲杂交SF(S♀×F♂)与泰国和非洲杂交TF(T♀×F♂)的F18个性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以S、T、Y为亲本的7个杂交与自交F1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斑节对虾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共构建了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2.54%。主成分1主要反映了斑节对虾第三腹节长(TSL)、第二腹节长(SSL)、第六腹节长(SISL)和头胸甲宽(CW)特征,方差贡献率48.15%;主成分2反映了体长与头胸甲长的变化,方差贡献率24.39%。10个F1辨别准确率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T(S♀×T♂)、TS(T♀×S♂)、TT(T♀×T♂)的F1形态距离最近,首先聚为一支,SF、TF、YF(Y♀×F♂)的F1形态距离较近,聚为另一支。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杂种 形态特征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就不同品系罗非鱼的营养需求特点作一综述,旨在为我国的罗非鱼饲料配制及营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罗非鱼 营养 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