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江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变化的时空特征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面评价大坝对鱼类群落的影响,需了解工程不同调度运用模式下鱼类群落的时空变化.2006~2009年(三峡工程175m试验性蓄水前后),采用渔业声学、渔获物统计、地统计分析方法对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的时空变异进行研究.为实现声信号的种类判别,通过渔业声学和渔获物统计数据的匹配,从声学数据中获取渔获物统计"所选择"的以铜鱼属和瓦氏黄颡鱼为优势种的群落,并结合地统计模拟获得了该群落的时空分布、铜鱼属和瓦氏黄颡鱼的资源量变化.结果显示,该鱼类群落自2008年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种类组成和鱼类空间格局的变化及铜鱼属资源量的显著下降.本研究认为,蓄水改变了下游江段鱼类的栖息地条件,优势种鱼类铜鱼属等为应对坝下江段栖息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空间迁移,从而导致原有栖息地内该种群资源量的显著减少及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异.同时,该变化与三峡工程蓄水所导致的下泄水中的泥沙含量显著下降密切相关.


东海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0年9月及2011年5月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测定了火枪乌贼(Loligo beka)的胴长、角质颚形态指标等参数,阐述了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及其长度的相对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喙长(RL)、头盖长(HL)、脊突长(CL)、翼长(WL)、翼宽(WW)等长度上、下颚差异较大,其中,上、下颚HL相对于RL均存在着等速生长现象(P>0.05);CL相对于RL均存在着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5);而WL、WW相对于RL则呈现极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01)。上、下颚各长度指标均受生长的影响,均随胴长的增长呈极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RL/HL、RL/CL、HL/CL的比值非常稳定,不随胴长、体质量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可作为火枪乌贼角质颚形态特征的稳定性指标。


2011年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和主要生产企业经营概况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12
摘要:201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南极磷虾主要生产企业的经营情况出现波动。南极磷虾捕捞产量下降。产品销售方面,北美市场出现增长,欧洲市场销售下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本文对2011年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和主要生产企业的经营概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业内关于南极磷虾产业发展前景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论述。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涉足南极磷虾的捕捞和产品研发。在全球渔业资源日趋紧张和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南极磷虾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十分必要。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CBH)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方法】以CBH质量分数分别为20%,27%,34%,41%和48%的5组等脂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77±0.5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测定并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鱼体营养成分、血脂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饲料CBH质量分数的升高,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CBH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饲料系数以27%CBH组最低;肝体比、脏体比随着饲料CBH水平上升而显著升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以41%CBH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27%和34%CBH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CBH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幼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48%CBH组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结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CBH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适宜添加水平可达41%;摄取CBH水平过高(48%)会导致脂肪肝和高血脂,并对鱼体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生活史不同阶段的海月水母(Aurelia sp.1)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的相互捕食关系
《海洋与湖沼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交叉实验和水母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海月水母及海蜇之间的相互捕食关系。海月水母螅状体(口柄直径约为1mm)能够捕食海蜇碟状体及伞径≤8mm的海蜇幼体;海月水母的碟状体只能够捕食海蛰碟状体;伞径100mm的海月水母体能够捕食海蜇碟状体及伞径≤30mm的海蛰幼体。在海蜇对海月水母的捕食实验中发现,伞径≥10mm的海蜇幼体对海月水母的碟状体有捕食行为。通过对两种水母相互捕食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海月水母捕食海蜇的能力明显强于海蜇捕食海月水母的能力。这或许有助于解释近年来海月水母不断暴发而海蜇资源日渐减少的现象,有助于改进海蜇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提高放流效果。


细鳞鲑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发生
《中国水产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头肾和脾。仔鱼出膜前5 d胸腺原基形成,出膜前1 d胸腺即出现少量淋巴细胞,仔鱼19日龄后,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渗入胸腺实质而形成小梁,仔鱼35日龄左右,胸腺己经分化出模糊的内区和外区;仔鱼出膜前2 d,出现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仔鱼3日龄后,头肾由肾小管构成,10日龄后,组织开始淋巴化,仔鱼35~45日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退化,头肾内出现血窦,并进一步淋巴化,50日龄后,肾小管退化完毕,头肾主要由淋巴组织和大量血窦构成;5日龄细鳞鲑仔鱼,脾原基出现,16日龄后,脾开始淋巴化,35~50日龄,脾内建立起发达的微血管系统以及血窦结构。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分化较早,其发育速度较其他淡水硬骨鱼类相对滞后,但组织淋巴化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揭示细鳞鲑早期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为实现细鳞鲑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科学基础。


司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苯巴比妥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水产品中苯巴比妥残留量测定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通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苯巴比妥在0.05~4.0μg/mL内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当添加量在30~200μg/kg时,加标回收率在80.49%~102.42%,相对标准偏差为1.52%~10.15%,方法检出限lO/μg/kg,定量限30/μg/kg。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能满足水产品中苯巴比妥残留量的测定及确证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水产品 苯巴比妥 C18柱 solid phase extrac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ishery productsl phenobarbital C18 column


鱼类重量自动分级装置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便于捕捞后的鱼类后续加工,需要对其大小进行自动分级,分级是加工前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基于鱼类体维特征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对鱼类分级原理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鱼的分级间距。针对不同鱼类的体维特征参数存在差异,设计了一种分级间距可以调节的机械式自动分级装置,对分级装置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叙述。根据分级装置结构性能,以分级辊不同倾角和转速对该分级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分级方法可靠,最大混级率为5.83%,处理能力为2.1t/h,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