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NaCl胁迫对不同地域胡萝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不同地域的10个胡萝卜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程度NaCl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及其细胞结构、淀粉积累的影响,旨在探讨胡萝卜的耐盐性,为胡萝卜耐盐资源的筛选、种质资源评价及耐盐育种、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胡萝卜幼苗生长受NaCl胁迫抑制的程度不同,随着NaCl胁迫程度的增大,对胡萝卜幼苗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幼苗期的耐盐性方面,10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表现耐盐性较强的品种在幼苗生长中同样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即鞭杆红、06211耐盐性较强,平安三号次之,bikkro为耐盐中等品种,其他品种耐盐性较弱。胡萝卜品种的耐盐性强弱与其地域有关。


带田残茬带宽度及高度对土壤风蚀模数影响的风洞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带宽和残茬高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利用野外移动式风洞对阴山北麓地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了原位测试。结果表明:作物残茬带对间作翻耕地具有保护作用,土壤风蚀模数在全部留茬时最小,全部裸露时最大,残茬与耕翻裸露地间作时居中。不同残茬降低风蚀模数程度不同,莜麦茬可以降低48.92%~67.39%,油菜茬可以降低5.22%~34.36%。不同带宽和残茬高度的间作组合,土壤风蚀模数都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呈指数曲线变化规律。在一定风速吹蚀下,残茬带宽从0.5~3.0m变化,土壤风蚀模数随带宽的增加而减小,符合幂函数曲线变化规律;残茬高度从5~25cm变化,土壤风蚀模数随残茬高度增加而线性降低。研究说明减少耕翻和作物留茬是控制风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土壤保护 风洞 带状间作 带田宽度 残茬高度 土壤风蚀模数


鄂尔多斯地区山羊脱毛症病因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找出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山羊脱毛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发病地区羊脱毛症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地区病区土壤、饲草料和山羊体内部分矿物质元素和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病羊脱毛处皮肤的实验室病原体检测未分离出寄生虫和皮肤真菌。发病地区处于低S、低Cu、低Zn、低Se的生态环境,而Mg、Mn处于正常水平。该病的发生与矿物质元素的代谢紊乱有很大关系。其中土壤、饲草料和山羊体内矿物质元素铜、锌、硒缺乏是该地区羊脱毛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白花草木樨与燕麦混合青贮的研究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设置了单贮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单贮燕麦(Avenasativa)、70%白花草木樨和30%燕麦混贮、50%白花草木樨和50%燕麦混贮与30%白花草木樨和70%燕麦混贮5个处理组,贮后分别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由此找出白花草木樨和燕麦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白花草木樨的pH值、氨态氮占总氮含量、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青贮饲料(P<0.05),单贮燕麦的pH值和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青贮饲料(P<0.05),单贮燕麦的粗蛋白含量与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贮燕麦的乳酸、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单贮白花草木樨(P<0.05),但与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没有显著差异(P>0.05);单贮白花草木樨的丁酸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草木樨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饲料(P<0.05),其他3组没有检测出丁酸。综合试验结果,单贮燕麦可以得到优良的青贮饲料,且燕麦添加比例为70%的混贮效果较好,且燕麦添加比例为50%混贮的效果与其相近。


农牧交错带绿肥用豌豆种质资源的初步评价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与筛选优良绿肥用豌豆品种资源。收集我国不同地区的50份豌豆品种及品种资源作为供试材料,经过3年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试验,根据豌豆的11项性状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豌豆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评价。绿肥用豌豆叶部性状变异范围大于荚部性状;各指标中,叶片宽的变异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196.68。在划分的5个类群中,1类品种小区鲜草产量≥4.46 kg,籽实产量≥2.45 kg,生育期为88 d左右。豌豆鲜草产量与生育期、叶片长、单株荚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籽实产量与生育期、株高、单株荚数、鲜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综合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质高产品种资源白瓜皮和阿杂山藜豆。
利用饱和烷烃技术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放牧绵羊食性的测定
《畜牧兽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饱和烷烃技术在放牧绵羊食性测定中的应用,本研究在4.4hm2放牧试验区内,放牧8只蒙古羊,分别于6、9和11月利用饱和烷烃技术对放牧绵羊的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季节,不同牧草的烷烃模式存在差异,其中以C27和C31差异最为显著,C33次之,C29最差。绵羊的食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羊只所食的牧草主要以冷蒿、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为主,分别占79.68%、12.12%和7.30%,而短花针茅只占0.90%;而进入秋季后,随着适口性好植物密度的降低,羊只开始对短花针茅进行采食,由原来占食入牧草总量的0.90%升高到3.81%,同时无芒隐子草的采食量也开始增加,由原来占食入牧草总量的12.12%提高到23.57%;冬季家畜采食牧草的种类开始减少,冷蒿占羊只采食量的86.26%,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分别减少到8.33%和5.41%,而对短花针茅不采食。综上,饱和烷烃技术可以准确测定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的食物组成。
关键词: 饱和烷烃技术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放牧绵羊 放牧季节 食性


用GGE双标图分析燕麦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评价燕麦品系的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GGE双标图对2006—2008年国家燕麦区域试验10个试点的12个裸燕麦品系及6个参试地点的6个皮燕麦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坝莜8号、坝莜3号和张燕2号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科燕1号和保罗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在10个裸燕麦试点中,河北张北最具有代表性,吉林白城、新疆乌鲁木齐、河北崇礼、宁夏固原和内蒙古武川的鉴别力较好,而甘肃会宁和山西右玉的鉴别力较差。在6个皮燕麦试点中,内蒙古武川最具有代表性,青海西宁的鉴别力最好,河北张北的鉴别力较差。本研究为客观评价燕麦参试品系的高产性及稳产性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也为国家燕麦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一株拮抗放线菌NMG8-2的抑菌特性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拮抗放线菌NMG8-2的抑菌活性,评价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开发应用价值,对该菌株及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发酵液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平板对峙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杯碟法测定拮抗放线菌NMG8-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1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MG8-2菌株及其发酵液对苜蓿茄镰孢根腐病菌、立枯丝核菌等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环腐棒杆菌、青枯雷尔氏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发酵液能抑制苜蓿茄镰孢根腐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的抑菌作用对碱、紫外线、高温和蛋白酶均比较稳定,但在强酸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连续传接10代,抑菌活性仍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