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过瘤胃包被亮氨酸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免疫机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亮氨酸及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HMB-Ca)对绒山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21只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6个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HMB-Ca 0.5 g/d(A组)、HMB-Ca 1.0 g/d(B组)、HMB-Ca 1.5 g/d(C组)、亮氨酸0.5 g/d(D组)、亮氨酸1.0 g/d(E组)、亮氨酸1.5 g/d(F组)。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保护性亮氨酸、HMB-Ca均可提高机体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5),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降低血清中可溶性CD4和CD8的含量,其中C组的效果最好(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保护性亮氨酸、HMB-Ca可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

关键词: 过瘤胃保护 亮氨酸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 免疫 白绒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动物营养学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回顾及其展望

饲料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在回顾反刍动物营养学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反刍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并对其面临的历史任务和优先研究领域进行了论述和展望。

关键词: 反刍动物营养 发展趋势 历史任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裸燕麦区域试验中地点鉴别力和育成品种稳产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区域试验品种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了解当前燕麦育成品种的稳产性,利用AMMI模型对2006-2008年全国区域试验中裸燕麦的产量数据进行了地点鉴别力和品种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白城、内蒙古武川、四川昭觉试点鉴别力较高,山西五寨、甘肃会宁、山西右玉试点鉴别力较低。白燕2号、坝莜10号、9314-122品种稳产性较好,8652-3、S016、保罗品种稳产性较差。

关键词: 燕麦 品种稳定性:试点鉴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绵羊及其杂交后代肉品质特性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以及利用提供信息,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74份燕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到73种燕麦醇溶蛋白图谱。其醇溶蛋白带纹遗传相似系数为0.1667~1.0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964。共分离出19种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带纹,醇溶蛋白的带纹多态性为100%。等位基因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229,表明供试燕麦种质醇溶蛋白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燕麦醇溶蛋白聚类分析将74份材料分为6类,部分供试材料分类结果与其地理来源有关。

关键词: 燕麦(Avenasativa L.) 种质资源 醇溶蛋白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种鸡进雏前育雏舍消毒效果的检测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消除病原微生物传播隐患,保证蛋种鸡的安全传代。采用三氯异氰脲酸对进雏前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用平板暴露法和琼脂平板涂抹法,分别对消毒前后育雏舍空气和鸡笼的细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消毒前后细菌总数差异显著,细菌的杀灭率均达到94%以上,消毒效果较好。

关键词: 熏蒸消毒 消毒效果 三氯异氰脲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骨形态发生蛋白IB型受体(BMPR-IB)基因在蒙古羊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BMPR-IB基因是发现最早且对绵羊排卵率影响机理已经阐明的多胎主效基因,主要在与繁殖有关的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且对绵羊排卵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的相对定量方法对BMPR-IB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蒙古羊的卵巢和子宫组织进行了差异表达的研究。定量结果得到-βActin基因的扩增曲线回归方程为y=-3.358x+35.708,回归系数R2=0.990,BMPR-IB基因的扩增曲线回归方程为y=-2.119x+31.424,回归系数R2=0.992。以非发情期蒙古羊的卵巢组织定量结果为对照计算得到BMPR-IB基因在发情期蒙古羊的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发情期的子宫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发情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是非发情期的2.65倍。

关键词: 蒙古羊 BMPR-IB基因 差异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赤峰市4个蔬菜主产区设施土壤含盐量均高于相邻大田(CK),除元宝山区外,松山区、红山区及宁城县0~5cm与其低层5~20cm土壤含盐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盐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宁城县连续栽培20年日光温室土壤含盐量达到最大值,表层0~5cm4.12g/kg,低层5~20cm1.8g/kg,4个地区设施土壤平均含盐量顺序依次是宁城县>元宝山区>松山区>红山区,宁城县表层和低层平均含盐量最高分别为3.14g/kg和1.45g/kg,比对照大田(CK)增加292.5%和215.2%。连续栽培5年左右设施土壤耕层0~20cm平均含盐量达到最高,这与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有关。引起设施土壤盐渍化的盐分离子存在地区差异,宁城县设施土壤SO42-含量最高达到1008mg/kg,NO3-含量最高为936mg/kg,Ca2+含量最高达448mg/kg,该地区设施土壤含盐量与阴离子SO42-、NO3-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和0.974**,与阳离子Ca2+、Mg2+、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5*、0.873*和0.865*;元宝山区设施土壤含盐量与Ca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42-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和0.950*。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次生盐渍化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硼素吸收分配规律及施肥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马铃薯栽培的养分吸收与生理调控,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区马铃薯钼吸收规律及施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置对照(CK)、有机肥(M)、氮磷肥(NP)、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M+NP)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向成熟期的推进,叶片中硼的含量大幅度上升,茎和块茎硼含量均缓慢下降。全生育期平均叶、茎、块茎硼含量分别为40.8,27.5,12.9 mg/kg;全株和块茎硼素吸收量动态变化可分别用一元三次方程和Logistic方程理想模拟。硼的最大吸收量出现在出苗后86 d(淀粉积累期),最快吸收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5 d左右(块茎增长初期)。有机肥、氮磷肥均可显著促进硼的吸收,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对硼的吸收有正交互效应,大幅度提高了硼的吸收量;随着生长中心由茎向块茎的转移,硼在茎叶中的分布逐渐下降,块茎中分布逐渐上升。淀粉积累期茎和叶中硼的分布为60%,块茎为40%,即块茎硼的运转率为40%。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提高了硼的运转率。马铃薯硼的消耗系数平均0.002,生产效率平均173,每生产1 000 kg块茎(鲜)需吸收硼素5.5~6.1 g,平均5.8 g。

关键词: 马铃薯 吸收分配 有机肥 氮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线照射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防治黄瓜苗期白粉病,照射时间长孢子萌发率低,相对防治效果好,但对寄主影响大。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对白粉菌孢子的致死效果越好,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致死率逐渐增加,但始终达不到100%,如每次处理时间30 min,每天处理1次,4~7 d孢子的致死率分别是95.5%、97%9、7%、98%。紫外线每次照射时间越长,照射次数越多,病情指数在照射前后变化越小,说明每次处理时间越长,处理次数越多,防病效果越好。但对黄瓜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紫外线 防治 黄瓜 白粉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