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阴外动脉灌注葡萄糖对关中奶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阴外动脉灌注葡萄糖对乳腺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用体重、产奶量相近、2~3周岁、安装有阴外动脉和乳静脉血插管的3只关中奶山羊,每只羊每天分别灌注葡萄糖0、20、40、60 g,连续灌注7d。结果表明:葡萄糖灌注能够显著增加乳腺对葡萄糖的摄取量(P<0.05);乳腺对甘油三酯和总蛋白的摄取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糖的灌注显著增加了乳蛋白含量(P<0.05);灌注葡萄糖20、40 g处理组乳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和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乳腺灌注葡萄糖使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并有效改善乳成分。

关键词: 葡萄糖 阴外动脉 生化指标 乳成分 奶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结合内蒙古实际,从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对新时期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的新认识。初步分析计算了内蒙古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14 337.6亿元,考虑人们的支付意愿后为7 547.7亿元。其中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价值占农业总功能价值的89.3%。农业多功能价值是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82倍。由此认为,实现内蒙古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和实施全面的、正确的农业多功能统筹战略。

关键词: 内蒙古 农业 多功能性 基础地位

放线菌TL05-22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放线菌TL05-22发酵液的抑菌谱及稳定性。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杯碟法测定拮抗放线菌TL05-22发酵液的抑菌谱;以苜蓿尖镰孢根腐病菌为指示菌,杯碟法测定发酵液的传代稳定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紫外线稳定性。[结果]放线菌TL05-22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供试真菌以对苜蓿尖镰孢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3.68 mm;供试细菌中以对大白菜软腐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9.12 mm。将发酵液于60~100℃处理30、60 min,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发酵液在pH值6~14时抑菌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pH<6条件下抑菌活性明显下降;连续培养10代,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放线菌TL05-22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关键词: 放线菌 发酵液 抑菌谱 稳定性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作物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养殖业不同产业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中一些趋势性变化因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而异,例如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作物和不同时相而异,反之,极端性气候/天气事件对农业不同行业的生产都显得危害很大,而气候变化中区域性干旱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复杂,一些气候变化因子的实际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困难。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农业 农业生产 农业气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量元素缓释丸对山羊脱毛症的防制研究

饲料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山羊脱毛症的病羊投服微量元素缓释丸,进行防制试验,结果表明:投服矿物质缓释丸对山羊脱毛症具有较好的防制效果。应用微量元素缓释丸,可使血清中微量元素和生化指标含量在投服后60 d时达到最高值,并在投服后180 d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效期超过了6个月。

关键词: 山羊 脱毛症 微量元素 缓释丸 防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理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关系。【方法】选用25条引物,对来自于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分子指纹分析,研究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从25条ISSR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好、条带稳定的引物,用其对28个棉花黄萎病菌株进行扩增,共获得1 989条谱带,其中1 9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9%,表明ISSR标记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通过对棉花黄萎病菌ISSR遗传相似系数的统计与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r=0.88,该r值介于0.8和0.9之间,表明进化树符合较好,故将ISSR标记应用于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信度。ISSR多态性与棉花黄萎病菌的落叶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菌落形态类型、地理来源未表现出相关性。【结论】供试的不同地理来源的棉花黄萎病菌株遗传相似性较高,基因多样性较低,且ISSR多态性与地理来源未表现出相关性。

关键词: 棉花 棉花黄萎病菌 遗传多样性 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HI体系在巴盟奶牛业中的应用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奶牛常规牧草和精料为原料,利用动物饲养试验,通过每月一次的指标测定,形成DHI报表,根据每月报表的综合情况来分析现阶段奶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以制定出适应该牛场饲养管理的最佳模式,为今后牛场奶牛饲养管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DHI体系 奶牛 生产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料奶优良风味保持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建立保持原料奶优良风味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并研究其可行性。以呼和浩特市郊区某奶牛养殖场1 000头泌乳牛为试验动物,试验期90 d,其中前30天为对照期,采用常规饲喂和管理方式,后60天为正试期,采用HACCP体系。测定和分析原料奶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浓度和风味强度以及感官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执行HACCP体系后,原料奶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和干物质的比率以及酸度、抗生素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但其中酸度趋于降低,抗生素指标趋于增高;细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2)执行体系前后在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浓度上存在差异,导致了原料奶风味的差异,感官评价均属于1级奶,执行体系后感官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3)执行体系后各来源的风味强度指数均大于执行体系前;挤奶过程及贮藏过程对原料奶风味的影响较大。本文建立的保持原料奶优良风味的HACCP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保持原料奶的良好风味,而且可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关键词: 原料奶 优良风味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应激对奶牛体温和呼吸机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的影响并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影响的机理。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其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且以上指标均与TH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5);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奶牛热应激时,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显著升高,且处于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直肠温度 平均体温 呼吸频率 平均体表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的营养安全性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转Cry1Ac/sck基因糙米作为肉仔鸡日粮原料的营养安全性,将3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一组饲喂含转基因糙米日粮,另一组饲喂含非转基因糙米日粮,第三组饲喂非转基因玉米日粮。试验期42 d。测定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屠体性状,肌肉成分,21,42 d测定生产性能,器官指数。42 d测定屠体性状和肌肉成分。结果显示,转基因糙米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器官指数、屠体性状、肌肉成分和健康状况在试验期内未产生明显的有害影响(P>0.05)。

关键词: 转基因糙米 生产性能 肉仔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