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研究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当地牧民作为信息报告人,运用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共有29种和2变种;食用部位包括全株、地上部位、根、茎、鳞茎、叶、花、果和种子,其中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位。民间食用方式可分为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零食6种类型。其中,蔬菜用野生植物最多,其次为茶用和调料用植物。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通常采取生食和熟食两种方法。采用腌制或干燥是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原料或加工品进行保存的主要方法。羊肉、牛肉、鲜奶和酸奶是当地蒙古族用野生植物烹饪各种食物和调制奶茶时的必用原料,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 锡林郭勒 典型草原地区 蒙古族 野生食用植物 传统知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研究新技术:RNA-Seq及其应用

遗传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转录组研究能够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功能以及基因结构,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RNA-Seq作为一种新的高效、快捷的转录组研究手段正在改变着人们对转录组的认识。RNA-Seq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组织或细胞中所有RNA反转录而成的cDNA文库进行测序,通过统计相关读段(reads)数计算出不同RNA的表达量,发现新的转录本;如果有基因组参考序列,可以把转录本映射回基因组,确定转录本位置、剪切情况等更为全面的遗传信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医学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文章主要介绍了RNA-Seq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并就RNA-Seq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为今后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RNA-Seq 转录组 新一代测序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N03、K2S0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日光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作物水分吸收、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亮剑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200mmol/L的KNO3,K2SO4及其混盐处理对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含水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渗透调节物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和渗透电解率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水分含量相对于CK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0mmol/L处理含水量为最低;叶片SOD活性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POD和CAT呈现出降低一升高一降低的趋势;Pro、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电解渗透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测定指标,K2SO4处理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混盐和KNO3.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 辣椒 生理生化特性 Secondary salinization Pepper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型微生态制剂在奶牛日粮中应用效果试验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基于研究芽孢杆菌型微生态制剂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设计。试验选取市售枯草芽孢杆菌型微生态制剂,添加于近干乳期奶牛日粮中,进行效果求证和比较。结果显示,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有提高乳品质的趋势。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微生态制剂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浓缩料中添加黄腐酸和苦豆籽渣的青肥效果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30只11月龄平均体重40 kg的德美杂交肉羊按体重、性别平均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喂给含有苦豆籽渣17.56%、黄腐酸0.4%和2%的浓缩料配制成的两种肉羊日粮与不合有此两种原料的第3种日粮(对照日粮),3组日粮的DM、、ME、CP营养指标基本相同.经63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每日进食DM、ME、CP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日粮中含有4.39%苦豆籽渣及含有0.1%和0.5%黄腐酸可提高育肥羊日增重6.3%和14.56%.

关键词: 苦豆籽渣:黄腐酸 浓缩料 育肥羊 日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栽培水氮高效利用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沙壕渠实验站,通过田间试验,对节水灌溉模式(拔节+抽穗2水)和常规充分灌溉模式(分蘖+拔节+抽穗+灌浆4水)下,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产量形成、水分利用和氮素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水与4水处理间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差异,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比4水处理提高7.8%。在较低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耗水量和WUE同步提高,当施氮量超过一定值后,产量和WUE开始下降。两种灌溉模式下,增施氮肥均能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但氮素利用效率明显降低。与4水处理相比,2水处理下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小麦的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素农学利用效率与总施氮量均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河套平原春小麦实现节水、省肥、高产相统一的适宜施氮量(纯N)为8~10 kg/667m2。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WUE) 氮素利用效率(NUE) 高产 春小麦 河套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马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基因多态性及在不同毛色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突触融合蛋白17(STX17)基因与蒙古马毛色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半巢式PCR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蒙古马STX17基因第6内含子的多态性以及不同毛色蒙古马皮肤组织中STX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巢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青毛蒙古马第6内含子处存在4.6kb的重复片段,在其它毛色中不存在该重复片段;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TX17基因在蒙古马青毛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骝毛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结果证明蒙古马STX17基因与其青毛表型具有典型的相关性。

关键词: 蒙古马 STX17基因 多态性 基因表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刍动物粗饲料纤维品质的整体评定研究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文中在测定江西近年引进推广的6种粗饲料鲁梅克斯K-1(RK1)、紫云英(AL)、高丹草(SHS)、苏丹草(SSS)、游客紫花苜蓿(MSE)与"金诺1号"牧草蔗(GSC)的纤维成分基础上,通过体外发酵实测了这6种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的48 h消化(发酵)率(NDFD),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6种粗饲料的可发酵纤维指数(FFI)指数。按NDFD所测定的6种粗饲料纤维品质自高到低的排序为:GSC(71.7)>RK1(68.3)>AL(67.0)>MSE(65.7)>SHS(63.3)>SSS(56.3),括号中的数字为消化(发酵)率,单位为%NDF。按FFI的排序为:GSC(11.29)>SHS(7.09)>RK1(5.37)>AL(5.09)>MSE(4.59)>SSS(4.37),括号中的数字为可发酵纤维指数(FFI)。2种指标评定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由于FFI以NDFD为基础,将纤维中可利用的部分与纤维中不可利用的部分,通过比例关系结合起来一并考虑,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纤维的品质,具有取代NDFD作为评定反刍动物粗饲料纤维品质技术指标的潜能,但需要用体内试验进行验证。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粗饲料纤维 品质评定 消化率 可发酵纤维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山北麓残茬间作带田土壤风蚀规律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带状间作农田残茬带宽度对土壤风蚀模数的影响,进一步验证野外移动式风洞对研究区带田土壤风蚀模数进行的原位测试结果,采用风蚀圈和陷阱诱捕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积和风蚀情况进行监测。风积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宽小于6m时,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减小,带宽6~10m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增加,带宽大于10m后风积量开始下降;与残茬带等宽间作裸地中,随带宽加大风积量不断降低,带宽在3.6m左右时达到最低值,带宽大于3.6m后风积量随带宽增加而不断增加。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宽度莜麦残茬带中,5m带宽内土壤风蚀量显著降低,5~10m范围缓慢上升,带宽超出10m土壤风蚀量又呈现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带宽间作裸地中,土壤风蚀量基本在带宽3m之内呈直线下降,带宽在3m左右时土壤风蚀量最低,带宽在3~7m时土壤风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7~10m时土壤风蚀量基本保持稳定,带宽大于10m后土壤风蚀量又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带宽残茬+等宽秋翻地的土壤风蚀量变化规律,基本与间作裸地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带宽间作裸地带中不同位置土壤风蚀量随距莜麦残茬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带状间作 带田宽度 风蚀规律 风蚀圈 陷阱诱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日光温室土壤主要盐分对作物水分吸收、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以辣椒品种亮剑为研究试材,比较研究了50,100,150,200 mmol/L的KNO3,K2SO4及其混盐处理对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含水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渗透调节物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和渗透电解率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辣椒幼苗茎叶和根系水分含量相对于CK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200 mmol/L处理含水量为最低;叶片SOD活性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而POD和CAT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Pro、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电解渗透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测定指标,K2SO4处理对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程度明显大于混盐和KNO3。

关键词: 次生盐渍化 辣椒 生理生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