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内蒙古主推玉米品种部分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内蒙古的玉米育种材料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规律,用5个标准测验种(B73、Mo17、丹340、黄早4和掖478)和内蒙古主推品种的40个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得到200个杂交组合,通过种植鉴定,对F1产量及产量配合力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内蒙古玉米生产中应用的自交系分为国内群(Dom)、A群(Reid群)、B群(非Reid群)三大群,且M3401、巴816、MZY、K12、M9271等11个自交系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是较好的育种材料;主要杂优模式有Lan×塘四平头、Reid×塘四平头、Reid×Lan等三种模式;在200个测交组合中,M3401×黄早4、M9271×黄早4、K12×Mo17、昌7-2×掖478等7个组合的SCA值较大、产量高,在育种中可获得优良品种或组合。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研究水稻NH1家族蛋白之间相互作用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PR1(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s 1)是水杨酸(Salicilic acid,SA)介导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quired resistance,SAR)的关键调控因子,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拟南芥NPR1和水稻NH1/OsNPR1(NPR1 homo-logue 1)(NPR1的同源物)可增强抗病性。水稻基因组中还有4个NPR1旁系同源物(Paralog),为NH1的家族蛋白。本试验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or split YFP)研究了水稻NH1家族蛋白之间在活体内的相互作用,发现除NH2外,NH1、NH3、NH4和NH5都会和自身的蛋白互作,产生荧光信号,并且它们还会和家族成员的其他蛋白相互结合产生荧光信号。

关键词: 水稻 NH1家族蛋白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蛋白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代谢蛋白质组分的营养调控研究

饲料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1微生物蛋白(MCP)的代谢调控1.1MCP合成的调控MCP是通过胃区流入小肠的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来自于瘤胃的细菌、原虫和真菌。当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专化型尖孢镰刀菌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对尖孢镰刀菌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确立了适合尖孢镰刀菌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即25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有20 ng模板DNA、1 UTaq酶、0.4μmol/L引物、0.2 mmol/LdNTPs、4.0 mmol/L Mg2+和2.5μL10×buffer。PCR反应最佳退火温度根据引物而定,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2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此研究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分析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ISSR 正交设计 反应体系 优化 引物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炭复配基质特性及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工厂化育苗中,科学的基质配比是降低成本,培育优质壮苗的关键。本试验以德国进口草炭、珍珠岩为基础,加入不同比例的国产草炭与菌剂,科学复配成6种营养型蔬菜穴盘育苗基质。在现代化育苗温室条件下研究其理化特性及其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不同种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后6,种基质的容重与孔隙度均在理想基质范围内;S2(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7∶3∶10)与S5(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菌剂=7∶3∶10∶10)的pH值、EC值、可溶性盐总量、养分含量适中并具有较强的脱氢能力与较多的放线菌数量;S2具有较强的氮素转化能力。S5对黄瓜苗和辣椒苗效果最好,S2对番茄幼苗效果最好,均超过了S0(进口草炭∶珍珠岩=10∶10)。

关键词: 基质特性 黄瓜 番茄 辣椒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结构对山羊消化系统尿素转运蛋白-B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结构对山羊消化系统尿素转运蛋白-B(UT-B)表达的影响。选用1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45d后每组随机屠宰1只山羊,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所采集的样品中UT-B的表达情况,并对34ku UT-B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表达的UT-B处于30~55ku且均含有34ku的UT-B;饲粮高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回肠、盲肠盲囊和肾脏中34ku UT-B的表达;玉米膨化加工减少了34ku UT-B在回肠和肝脏的表达;各组织中34ku UT-B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皱胃、网胃、瘤胃背囊、瘤胃腹囊、腮腺、瓣胃、十二直肠、盲肠、盲肠盲囊、回肠和肾脏。由此可知,通过改变饲粮结构可以调控山羊消化系统各组织中UT-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尿素循环和机体氮代谢提供依据。

关键词: 饲粮结构 山羊 消化系统 UT-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用玉米株龄与主要数量性状相关分析

草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试饲用玉米(Zea mays)不同株龄的株高、株干质量、叶片干质量、籽粒干质量、株鲜质量、穗位叶面积、株初水分含量、饲用系数、经济系数等主要数量性状,以株龄的旬龄为自变量,以测试数量性状为因变量,经数量转换,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初水分含量频率的概率单位与株龄(旬龄)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数量性状的频率或累积频率的概率单位与株龄(旬龄)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并用回归方程预测了7个数量性状的主要增长期。

关键词: 饲用玉米 株龄 数量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花蒿提取物对奶山羊乳腺动静脉血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山羊乳腺阴外动脉血和乳静脉血中共轭亚油酸(CLA)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9只健康、体重(38±3)kg的泌乳期[泌乳天数(210±15)d]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羊,对照组、Ⅰ组和Ⅱ组奶山羊分别饲喂0、7.26和12.10g/d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经预试期30d后,分别在奶山羊乳腺阴外动脉和乳静脉于饲喂后0、3、6和9h采集血液,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乳腺组织能够合成顺9-油酸(c9C18∶1)和CLA,而不能合成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反11-油酸(t11C18∶1)和硬脂酸(C18∶0);黄花蒿提取物增加了动静脉血中t11C18∶1、CLA和c9C18∶1的含量,降低了C18∶2含量。结果提示,黄花蒿提取物能够促进乳腺合成CLA和其前体物。

关键词: 奶山羊 黄花蒿提取物 阴外动脉 乳静脉 共轭亚油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研究与应用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当前,奶业正成为我国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生产中为了满足高产奶牛对蛋白质的需要,通常从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增加过瘤胃蛋白两方面采取措施,但这两者本身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而且经研究认为,奶牛小肠氨基酸的平衡比蛋白质总量的需求更具有营养和经济意义。因此,开发和利用瘤胃保护氨基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成为营养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近年来瘤胃保护性氨基酸的包被方法、奶牛生产中应用及影响因素做一概述,旨在为这一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瘤胃保护性氨基酸 包被技术 奶牛 生产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浓缩料中添加黄腐酸和苦豆籽渣的育肥效果

饲料工业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30只11月龄平均体重40 kg的德美杂交肉羊按体重、性别平均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喂给含有苦豆籽渣17.56%、黄腐酸0.4%和2%的浓缩料配制成的两种肉羊日粮与不含有此两种原料的第3种日粮(对照日粮)3,组日粮的DM、、ME、CP营养指标基本相同。经63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每日进食DM、ME、CP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日粮中含有4.39%苦豆籽渣及含有0.1%和0.5%黄腐酸可提高育肥羊日增重6.3%和14.56%。

关键词: 苦豆籽渣 黄腐酸 浓缩料 育肥羊 日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