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不同生育阶段盐分胁迫对棉花生长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生育阶段盐分胁迫下棉花的水分调节机制,采用筒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咸水(NaCl)灌溉对不同生育阶段棉花"冀棉616"生长指标和一些水分生理指标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溉水矿化度达到4 g·L-1后就会抑制棉花营养生长,但较少影响生殖生长(蕾期和花铃期);盐分胁迫没有影响棉花蕾期生育进程,但推迟了苗期生育进程,并有促进提前吐絮的作用;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不同生育阶段棉花叶片的气孔阻力均呈递增趋势,而叶绿素相对含量在苗期时呈递增趋势、蕾期时呈先增后减趋势、花铃期呈递减趋势;盐分胁迫显著增大了调查时期内除叶片以外所有器官的干鲜比,而叶片干鲜比基本稳定;盐胁迫下,棉花具有优先供给叶片水分和降低叶片蒸腾耗水的水分调节机制。

关键词: 咸水 灌溉 棉花 生长指标 干鲜比

水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应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肥是作物产量的两大限制因子。当前在作物生产中对水氮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严重威胁环境。为了探讨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合理的水氮配合措施,在5年水氮定位试验基础上对周年轮作体系产量、氮吸收与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方法】试验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轮作种植,设置水、氮两因子,裂区试验设计,水分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水分设置限水和适水两个处理,根据华北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灌溉制度,冬小麦限水和适水下灌水次数分别为1水(拔节期)和2水(拔节+开花水),夏玉米限水和适水下灌水次数根据不同年型降水量而定(1水为播前水,2水为播前水+12展叶水,3水为播前水+12展叶水+开花水)。周年设置6个施氮水平,小麦+玉米氮肥用量分别为(0+0)、(60+60)、(120+120)、(180+180)、(240+240)、(300+300)kg·hm-2。【结果】在供水量较高和较适宜的条件下(年供水量大于609.5 mm),水分不是氮肥肥效发挥的限制因素,氮肥对产量的贡献较大;而供水量较低的条件下,肥效受较大抑制,供水对产量贡献较大。供水量和施氮量有明显的耦合效应,限水和适水下得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冬小麦分别为134.8和126.4kg·hm-2、夏玉米分别为176.8和127.2 kg·hm-2。限水和适水下单季施氮量分别为300和240 kg·hm-2时,地上部总氮量达较高值,但限水和适水下夏玉米和限水下冬小麦氮量超过60 kg·hm-2、适水下冬小麦施氮量超过120 kg·hm-2时,秸秆残留氮素明显增加,对籽粒氮的贡献变小。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且随年度推移氮肥偏生产力明显降低,尤其是小麦季施氮量60 kg·hm-2处理随年份增加降低尤为迅速。在本试验条件下周年施氮量限水240 kg·hm-2、适水120 kg·hm-2就能保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降低。【结论】限水条件下水是限制氮肥肥效发挥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善水分条件可更有效的提高氮肥肥效,因此在干旱年型应降低施氮量。中高产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限水和适水下得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311.6和253.6 kg·hm-2,此时最佳产量可分别达16 127.5和17 272.9 kg·hm-2。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水氮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1983~2011年育成审定的4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3年产量试验,分析了不同育种阶段品种产量与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1983~1985年育成品种产量在2 000~2 500kg·hm-2,1989~2004年育成品种产量在3 000~3 500 kg·hm-2,2004~2011年育成品种产量在3 500~4 500kg·hm-2,2004~2011年育成品种的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显著高于1983~1985年育成品种,增长率分别为44.34%和14.70%;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节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形态性状、荚粒性状、品质性状间都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是决定产量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育种进程中,产量、株高、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的改良潜力较大,而蛋白含量的改良潜力较小,株高(93.58%)、主茎节数(89.68%)和百粒重(86.49%)的广义遗传力很高(85%以上),其余性状的遗传力在65%以下,建议选育过程中对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进行早代选择。因此,适当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粒重是河北省育种方向之一;但在主抓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同时,应协调与主要因子相关的性状。

关键词: 河北省 不同年份 大豆 育成品种 产量构成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甜樱桃砧木细胞核DNA含量和染色体倍性

果树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甜樱桃砧木DNA倍性的快速鉴定方法。【方法】以甜樱桃砧木试管苗本溪山樱、‘Colt’、‘兰丁1号’、‘吉塞拉6号’和‘ZY-1’为试材,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甜樱桃砧木细胞染色体的倍性,并通过传统的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不同砧木品种间细胞核DNA含量差异显著,且随着倍性水平的增加,细胞核DNA相对含量随之成倍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制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甜樱桃砧木的细胞核DNA含量,具有样品制备简单,测量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是进行倍性鉴定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甜樱桃砧木 流式细胞术 细胞核DNA含量 染色体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屋面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和温光性能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日光温室保温蓄热能力和土地利用率,在普通日光温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建成了双屋面日光温室,并对其温光性能及土地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阳屋面日光温室在冬季最冷的1月份保温性能和蓄热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日光温室,为喜温果菜的越冬安全生产提供了设施保障。双屋面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阳屋面日光温室主要用于蔬菜越冬和春提前生产,阴屋面日光温室适于早春叶菜类和茄果类越夏连秋生产。

关键词: 双屋面日光温室 温度 光照 土地利用率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花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177个株系组成的花生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在充分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种植,收获考种后分析了22个表型性状、2个生理指标与抗旱系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结果节数、单株果数、百仁质量这5个表型性状的干旱胁迫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冠层温度2个生理指标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均与抗旱系数有显著相关关系,这7个性状可作为判定花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以抗旱系数≥1.1为标准,筛选到3个抗旱株系,即L19、L121和L146。

关键词: 花生 抗旱性 抗旱系数 胁迫指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CC)基于25S rDNA的FISH分析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25S rDNA-FISH对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CC)中期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花粉特性和结实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染色体数为28,含有9个25S rDNA位点,其中4个来自结球甘蓝4号和7号染色体;5个来自大白菜1~5号染色体;A、C基因组间不同染色体同源程度不同,减数分裂终变期常形成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等不同的联会方式;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游离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离不均衡,并存在染色体落后或丢失;末期Ⅱ有微核产生。异源三倍体花粉整齐度和生活力远低于其二倍体亲本,自交及与亲本甘蓝(CC)回交的结籽率都极低,仅为0.01%。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异源三倍体 FIS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热盐变化及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咸水资源,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1、3、5、7 g/L等4个矿化度咸水(分别用S1、S2、S3、S4表示)灌溉对棉田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及棉花长势、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内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及地下5 cm处土壤温度总体上都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差异不大;处理间土壤电导率差异明显,灌溉水矿化度愈高,土壤电导率愈大,棉花生育期结束后,降雨对各处理盐分的淋洗率介于29.40%~40.40%。土壤水分和盐分剖面分布受制于土壤质地、降雨和棉花蒸发蒸腾耗水;干旱时期,土壤干燥,盐分表聚,湿润时期与之相反。棉花成苗率、株高、单株最大叶面积和霜前花率均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降低,籽棉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S2、S1、S3和S4,其中,S4与S1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咸水灌溉通过改变马克隆值对纤维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S4处理。研究结果可为丰富棉花咸水灌溉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咸水灌溉 水热盐 棉花 产量 品质

离体叶段喷雾法建立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敏感基线及其监测技术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离体叶段喷雾法监测标准,采用该方法测定了2013年采自河南、河北省部分麦区的101个小麦白粉病菌野生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的EC50范围为0.239 8~7.558 5μg·mL-1,平均为3.561 2±1.881 3μg·mL-1;其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可作为喷雾防治时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三唑酮 敏感基线 离体叶段喷雾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斑病菌MAPK超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途径模型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的MAPK超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多重序列比对及保守位点分析,构建玉米大斑病菌中的MAPK级联途径模型,为深入研究该植物病原菌中MAPK级联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通过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HMMER 3.0软件搜索基因组,鉴定并获得MAPK超家族成员序列、基因组定位信息;采用MEGA 5.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通过GSDS工具进行基因结构分析;利用ClustalX、MEME工具分析MAPK蛋白激酶区的保守性及保守位点。【结果】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发现了4个MAPK基因、3个MAPKK基因和3个MAPKKK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将MAPK分为Kss1/Fus3、Slt2、Hog1及Ime2 4类;MAPKK分为Pbs2、Ste7及Mkk1 3类;MAPKKK分为Ste11、Bck1及Ssk2 3类。基因组定位及基因结构分析表明,MAPK超家族散布在基因组中,且MAPK基因的结构最为复杂多样,MAPKK次之,MAPKKK结构最简单。多重序列比对与保守位点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菌MAPK超家族的激酶结构域均高度保守,其中MAPK具有保守的"-TxY-"磷酸化位点,MAPKK含有保守的"-SD[V/I]WS-"磷酸化位点,MAPKKK含有"-G[S/T][V/P][F/M][W/Y]M[A/S]PEV-"特异性保守位点。【结论】全基因组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中包括4个MAPK基因、3个MAPKK基因和3个MAPKKK基因。通过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及多重序列比对和保守位点分析,在玉米大斑病菌中构建了Fus3/Kss1-homolog、Slt2-homolog、Hog1-homolog和Ime2-homolog4条MAPK级联途径,其中Ime2 homolog为一条新发现的MAPK级联途径。该信息为深入解析植物病原真菌MAPK超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MAPK基因超家族 系统进化 保守基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