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若干思考 -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21
摘要:文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系统阐述了省级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做法,分析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力度、增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力量、提升种质资源利用技术水平、提高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率等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省级农科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平.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酒曲发酵马铃薯饮料浆液制备工艺
《食品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丰富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开发新型甜酒曲马铃薯发酵饮料。本试验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底物料液比、α-淀粉酶添加量和糖化酶添加量对甜酒曲发酵马铃薯饮料的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料液比为1∶16 (g/mL)、α-淀粉酶添加量为70 U/g、糖化酶添加量为140 U/g时,所得甜酒曲发酵马铃薯饮料的还原糖含量为4.16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27%,酒精度为8.6%vol,产品有光泽、香味较好、口感细腻柔和、组织均匀,感官评分最高,达9.2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芙蓉葵新品种'滨海紫'
《园艺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芙蓉葵新品种‘滨海紫’是由实生种子系统选育而来。多年生高大草本花卉,茎丛生状,总状花序,花蕾暗紫红色(RHS N79A),花深紫红色(RHS 61A),果实蒴果,较小。适应性好,耐盐碱,耐涝,观赏价值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下化肥减施对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减轻张家口地区蔬菜种植潜在的面源污染,降低下游水域富营养化水平,将冬绿肥二月兰纳入甘蓝单季农作制度,构建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甘蓝种植前将二月兰翻压还田(还田量17.5 t/hm2),甘蓝种植时减施化肥。以当地甘蓝生产上的传统施肥量为对照(CK),化肥施用量设传统施肥量的100%(GM+100%)、90%(GM+90%)、80%(GM+80%)、70%(GM+70%)和0%(GM)5个处理,研究了化肥不同减施量对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月兰还田条件下,甘蓝产量随着化肥减施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GM+100%、GM+90%和GM+80%处理的甘蓝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均与CK差异也不显著;GM+90%和GM+80%处理改良土壤效果较好,二者的土壤各养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较CK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降低明显;与单作模式相比,轮作模式下虽然二月兰的生产成本增加了1 650元/hm2,但二月兰植株的养分和水分价值却增加了4 011.91元/hm2;GM+100%、GM+90%和GM+80%处理的经济效益分别较CK提高了25.40%、6.57%和2.75%,其中GM+100%处理的产投比较CK增加了0.15,其他2个处理的产投比均与CK相当。从生产、生态和经济3个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在二月兰还田量17.5 t/hm2条件下,甘蓝季化肥施用量较传统施肥量减少20%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马铃薯雪花粉饼配方优化
《食品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优化传统特色马铃薯主食的配方、实现传统主食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试验以新型马铃薯雪花粉饼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优化试验,研究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加水量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对马铃薯雪花粉饼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为25%、加水量为85%、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添加量为5%时,制成的马铃薯全粉饼色泽良好,表面光滑,硬度适宜,咀嚼适口性好,所得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0分。该研究将为新型马铃薯雪花粉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鼻检测香红梨腐烂程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1
摘要:目的 利用电子鼻技术监测贮藏、运输过程中香红梨(Pyrus communis L.cv.Xianghong)的腐烂情况,确定腐烂果的特征传感器.方法 利用电子鼻技术对按腐烂点直径划分的3个等级香红梨的挥发性气体进行测定,同时比较贮藏初期和后期果实挥发性气体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载荷分析(loading analysis,LA)对电子鼻响应信号值进行分析.结果 电子鼻传感器W5S、W1S、W1W、W2S、W2W是检测香红梨挥发性气体的特征传感器.贮藏期间,氮氧化合物、甲烷、硫化物和萜烯类、醇类和部分芳香族化合物释放量逐渐增加.果实腐烂使硫化物和萜烯类(W1W)、甲烷(W1S)、氮氧化合物(W5S)挥发性物质进一步积累释放,传感器响应值比贮藏初期(P)分别提高了7.7、4.6、4.5倍.通过监测W5S传感器响应值变化可判断果实的腐烂情况.LDA分析对不同贮藏时期和不同腐烂程度香红梨的区分能力更好.结论 电子鼻传感器W5S、W1S、W1W、W2S、W2W可灵敏反应香红梨的挥发性气体,其中W5S、W1S、W1W为果实腐烂特征性传感器,其响应值可区分果实腐烂程度.
关键词: 香红梨;腐烂;电子鼻;挥发性气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微量元素营养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梨生产中施肥结构不平衡问题严重,尤其对微量元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微量元素是梨树生理代谢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梨树生长发育以及梨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探究微量元素在梨树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铁(Fe)、硼(B)、铜(Cu)、锰(Mn)、钼(Mo)、锌(Zn)、硅(Si)、氯(Cl)等微量元素在梨树中的生理作用、缺素和毒害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些年梨树生产和基础科研方面与微量元素营养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揭示梨树吸收转运微量元素机制以及梨新型高效肥料开发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