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眼斑拟石首鱼暴发性传染病病原初步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年 8~ 10月广东沿海网箱养殖的眼斑拟石首鱼 (Sciaenopocellatus)流行一种暴发性传染病 ,经抗菌药或杀虫剂处理均无效。为查明病因 ,取病鱼镜检 ,未发现寄生虫 ,也分离不到细菌。电镜观察 ,可见病鱼的脾脏细胞内有截面为六边形、直径约 15 0nm的病毒颗粒 ,且脾、肝、肾都有一定程度的病变 ;用 2对日本所报道的虹彩病毒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 ,在病鱼的脾脏样品中扩增出 2条大小与所报道的虹彩病毒扩增产物吻合的特征带 ,故初步认定虹彩病毒是眼斑拟石首鱼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原

关键词: 眼斑拟石首鱼 暴发性传染病 虹彩病毒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游江段四大家鱼资源调查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四大家鱼 产卵场 监测 长江中游江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老化虾池生态系中几类主要细菌的季节变化特征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对青岛市老化虾池生态系中几类主要细菌的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虾池水体中的异养菌总数在放苗前和养成前期均较低 ,从养成中期开始逐渐增高 ,7、 8月份菌量达到最高 ,养成末期逐渐有所下降 ,总变化幅度为 1 0 3~ 1 0 5cells/ml;弧菌数和硝酸盐还原菌数在养殖中、后期增长速度高于其他种类 ,在总菌中所占比例增大 ;沉积环境中的 3类细菌的数量均比同期水体中的菌量高 1~ 2个数量级 ,养殖后期和末期菌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硝酸盐还原菌在总菌量中占较高比例。因此认为 ,现有老化虾池微生物群落的演变不利于对虾的生长 ,应对微生态平衡进行人工调控。

关键词: 养虾环境 老化虾池 细菌 季节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省海水鱼类增养殖业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黄渤海海洋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适宜山东沿海鱼类增养殖的主要种类 ,回顾了山东省主要海水鱼类增养殖种类研究和生产发展的历史、山东省近年海水鱼类养殖概况。最后论述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关键词: 海水鱼类 养殖现状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方氏云鳚的排空率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在实验室内约 15℃水温下 ,投喂以细长脚 (Themisto gracilip es)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饵料 ,对成体方氏云 (Enedrias fangi)进行了排空率研究。对 3种排空模型拟合效果的分析显示 ,平方根模型最符合方氏云的排空。在不摄食阶段 ,全消化道内含物的量 (CDW)随时间 (TIME)的变化可以下式描述 :CDW0 .5=3.890 - 0 .175· TIME(R2 =0 .939,p<0 .0 0 0 1)。方氏云的排空率为 0 .175g/10 0 g wet· h。

关键词: 方氏云 排空率 平方根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氯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杀菌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安全性 ,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对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急性毒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鱼类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对鲢、草鱼、鲤、鲫、大口鲶及中华鳖等水产养殖动物安全。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杀菌效果 水产养殖动物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采用室内流水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各组分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鲷的生长量、总呼吸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日粮水平升高呈增长趋势 ,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分别用对数曲线或直线加以定量描述 ;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黑鲷摄食、生长、排泄和总呼吸代谢水平的显著差异 ,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黑鲷的各能量收支分配率随摄食水平不同有较显著差异 ;代谢能分配率和排泄能分配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 U型变化趋势 ,而生长能分配率却恰恰相反。除摄食高蛋白饵料时引起排泄能分配率增加外 ,摄食不同饵料对黑鲷的能量分配模式影响不十分显著

关键词: 能量收支 日粮水平 饵料种类 黑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黄海4种小型鱼类摄食排空率的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现场或实验室模拟法测定了体重分别为 ( 6 72± 1 95 )g、( 2 0 3± 0 46)g、( 0 68±0 1 5 )g和 ( 2 1 8± 0 60 )g的渤、黄海 4种小型鱼类斑、赤鼻棱、玉筋鱼和小鳞的摄食排空率 ;并比较了线性、指数和平方根 3种常用数学模型对其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4种实验鱼类的摄食排空曲线均可较好地用 3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 (df=7— 1 0 ,r2 =0 785 2— 0 9787,P <0 0 1 ) ;如果以r2 为指标评价 ,指数模型对玉筋鱼和小鳞的拟合程度较高 ,而平方根和直线模型较适于描述赤鼻棱和斑 ;综合评价结果则进一步表明 ,指数模型最适于定量描述 4种鱼类的摄食排空曲线 ,平方根模型次之 ,直线模型较差。 4种鱼类摄食排空率有较大差异 ,从排空起始至胃含物的 5 % ,用时范围在 1 1 64— 2 4 70h之间 ;本实验条件下 ,4种鱼类摄食排空率顺序为 :玉筋鱼 >赤鼻棱 >斑 >小鳞。引起不同鱼类摄食排空率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胃结构有关。

关键词: 摄食排空率 小型鱼类 渤、黄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RAPD技术研究3种鳗鱼的种质鉴定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从3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日本鳗(Anguillajaponicus)、欧洲鳗(Anguillaanguilla)和美洲鳗(Anguillarostrata)的DNA进行扩增,均得到1~13条大小不等的DNA片段,长度大部分在500~2300bp,其中14个引物共扩增出37个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这3种鳗鱼。日本鳗和欧洲鳗和美洲鳗种群内相似系数分别为0.885,0.717,0.686;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日本鳗和欧洲鳗0.747,日本鳗和美洲鳗0.668,欧洲鳗和美洲鳗0.211。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日本鳗 欧洲鳗 美洲鳗 RAPD 种质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海域营养盐限制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