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动物胶原的研究进展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胶原是结缔组织主要成分之一 ,近年来随胶原提制技术的发展和对其性质、结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进一步促进了胶原应用的研究。本文就胶原提制技术及其特性、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胶原 制备 特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牙鲆饲喂湿颗粒饲料的应用研究

海洋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0,10% ,20% ,40%和60 %比例的全价粉末饲料与冰鲜杂鱼混合 ,配制成湿颗粒饲料 ,投喂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S.) ,进行工厂化养殖试验。结果证明随着添加全价粉末饲料量的增加 ,饲料系数逐渐降低 ,鱼体增重率逐渐增加 ,在鱼体防病、成活率、体色方面 ,投喂添加粉末饲料的湿颗粒饲料都明显优于单一的冰鲜杂鱼 ,其中 ,4号饲料在养殖成本方面 ,每公斤鱼的饲料投入比鲜杂鱼节省1.26元

关键词: 牙鲆 湿颗粒饲料 粉末饲料 鲜杂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OU SVIDE概况及其展望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消费者开始注重快速方便、有营养的安全性即食性食品。从 Sous vide(真空调理食品 )工艺流程可以看出 ,先真空包装经巴氏杀菌后再冷藏 ,虽然能杀灭大部分腐败菌 ,但肉毒杆菌及其芽孢还可能继续存在 ,因此 ,Sous vide产品的安全性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要制定合理的 HACCP系统。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如果能更好地与 Sous vide产品结合起来 ,必然会使中国菜系发扬光大 ,进而形成工业化生产 ,有着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Sousvide 肉毒杆菌 真空包装 巴氏杀菌 HAC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省海水鱼类培养殖业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黄渤海海洋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适宜山东沿海鱼类增养殖的主要种类,回顾和山东省主要海水鱼类增养殖种类研究和生产发展的历史、山东省近年海水鱼类养殖概况,最后论述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关键词: 海水鱼类 养殖现状 可持续发展 人工养殖 放流增殖 山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麒麟菜风味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麒麟菜风味食品的加工技术以及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控制点,提出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麒麟菜24h,可增加藻体的强度和弹性,提高藻体的口感。同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麒麟菜风味食品调味料的配方组成,以色、香、味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酱油:陈醋:辣椒油:芝麻油之比为2.0:3.0:2.0:1.5时,调味料的食用效果最佳,是调味料配方中理想的组合。

关键词: 麒麟菜 风味食品 生产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养殖施氏鲟性腺发育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供实验用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为野生亲本人工繁殖的第 1代人工养殖群体。对 0~ 4龄鲟性腺发育定期活体取样监测观察 ,发现雌鲟在 3龄 ,肉眼可以观察到卵巢中直径为 0 .2~ 0 .3mm的白色卵粒 ,处于卵巢发育的第Ⅱ期。 4龄雌鲟卵径达 0 .5~ 0 .8mm ,卵黄生长期开始 ,卵核位于卵母细胞的中央。推测养殖雌性施氏鲟在5~ 6龄可以达到性成熟产卵。 3龄雄性养殖施氏鲟精巢宽 0 .9~ 1.5cm ,重 9.1~ 15 .6 g ,呈粉白色。 4龄雄鲟已完全达到性成熟 ,精巢宽度达 3.5~ 5 .7cm ,重 2 6 0~ 5 0 4g ,通过注射激素催情 ,可获得大量优质精液。养殖雄性施氏鲟的性成熟年龄比野生的提早 3~ 4年

关键词: 施氏鲟 人工培育 性成熟年龄 性腺发育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生长的幂指数生长方程

水产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鱼类生长 幂指数生长方程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操纵法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探讨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CSCD

摘要: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无论对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措施过去都集中在理化方法和工程措施。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生物操纵的方法 ,即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整来进行治理 ,并对此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营养盐 生物操纵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排粪能为 2 2 .5 2 %~ 4 5 .99% ,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 ,低于 3 %。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低温 耗氧率 排氨率 摄食率 生长率 能量收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稚鱼生长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CSCD

摘要: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养殖密度分别为 0 .2 32、0 .6 6 5、1.34 7和 2 .46 9kg·m-2 的流水环境中 ,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表现为不等速性 ,但生长离散没有加剧 .试验持续 2 8d后 ,各组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 ,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 ,而饵料转化率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特定生长率 (SGR)与养殖密度 (D)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 史氏鲟鱼 特定生长率 生长效率 饲料转化率 人工饲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